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恒星到底有多少种死法?

首页

恒星到底有多少种死法?

我目前知道恒星可膨胀、爆炸或是塌缩,变为黑洞,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还有其他结果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16 20:36:57
      简单的说,只有两种。
    一是爆炸变成黑洞,二是冷却收缩变成白矮星。
    小质量恒星的死亡
        质量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经历红巨星阶段后,核心部分逐渐变为高温高密的简并态碳氧球体,外边紧贴着氦燃烧层,再外边是未燃烧的氦,最外边是氢氦混合气包层。
      核心部分形成简并态碳氧球的同时,混合气的包层一直在不断膨胀中。开始阶段由内部核反应产生的辐射压来推动,后来的推动力来源于气壳包层本身。气壳膨胀冷却的同时,原先高度电离的气体会复合为中性原子,复合过程中自由电子的动能转移给中性原子成为原子的热运动能量,使原子快速运动而推动包层继续向外膨胀,终于脱离核心部分向外扩散。
      形成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充分膨胀之后就显露出中心天体,它就是没有核反应能源的白矮星。白矮星的温度还很高,可达10万K以上。白矮星的辐射来自原先积存的热能,在它表面温度降到4000K以前,它所积存的热能可以使它维持发光80亿年。那以后辐射损耗更为微弱,还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
      白矮星最终会演化为黑矮星。 大质量恒星的死亡   大质量恒星经过一系列核反应后,形成重元素在内、轻元素在外的洋葱状结构,其核心主要由铁核构成。此后的核反应无法提供恒星的能源,铁核开始向内坍塌,而外层星体则被炸裂向外抛射。爆发时光度可能突增到太阳光度的上百亿倍,甚至达到整个银河系的总光度,这种爆发叫做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后,恒星的外层解体为向外膨胀的星云,中心遗留一颗高密天体。 金牛座里著名的蟹状星云就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超新星爆发的时间虽短不及1秒,瞬时温度却高达万亿K,其影响更是巨大。超新星爆发对于星际物质的化学成分有关键影响,这些物质又是建造下一代恒星的原材料。
       超新星爆发时,爆发与坍塌同时进行,坍塌作用使核心处的物质压缩得更为密实。理论分析证明,电子简并态不足以抗住大坍塌和大爆炸的异常高压,处在这么巨大压力下的物质,电子都被挤压到与质子结合成为中子简并态,密度达到10亿吨/立方厘米。由这种物质构成的天体叫做中子星。
      一颗与太阳质量相同的中子星半径只有大约10千米。 从理论上推算,中子星也有质量上限,最大不能超过大约3倍太阳质量。如果在超新星爆发后核心剩余物质还超过大约3倍太阳质量,中子简并态也抗不住所受的压力,只能继续坍缩下去。最后这团物质收缩到很小的时候,在它附近的引力就大到足以使运动最快的光子也无法摆脱它的束缚。
      因为光速是现知任何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连光子都无法摆脱的天体必然能束缚住任何物质,所以这个天体不可能向外界发出任何信息,而且外界对它探测所用的任何媒介包括光子在内,一贴近它就不可避免地被它吸进去。它本身不发光并吞下包括辐射在内的一切物质,就象一个漆黑的无底洞,所以这种特殊的天体就被称为黑洞。
      黑洞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对黑洞的研究在当代天文学及物理学中有重大的意义。 。

    飞***

    2006-08-16 20:36:57

其他答案

    2006-08-16 22:41:54
  • 简单的说,与质量有关,最大的成黑洞
    较大的成中子星,太阳这种中等的只能成为白矮星了
    至于膨胀是发生在塌缩之前,比如太阳,现在是稳定的发光和热,但后期会发出更多的能量,变的不稳定,同时膨胀成红巨星,可是能量是有限的,当他的能量无法维持他大量的发光和热时,就会塌缩了
    可是如果能量实在是太大了,就有可能无节制的发出能量,发生爆炸

    0***

    2006-08-16 22:41:54

  • 2006-08-16 16:03:53
  •   这需要根据恒星具体情况分析
    小质量恒星的死亡
        质量小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经历红巨星阶段后,核心部分逐渐变为高温高密的简并态碳氧球体,外边紧贴着氦燃烧层,再外边是未燃烧的氦,最外边是氢氦混合气包层。核心部分形成简并态碳氧球的同时,混合气的包层一直在不断膨胀中。
      开始阶段由内部核反应产生的辐射压来推动,后来的推动力来源于气壳包层本身。气壳膨胀冷却的同时,原先高度电离的气体会复合为中性原子,复合过程中自由电子的动能转移给中性原子成为原子的热运动能量,使原子快速运动而推动包层继续向外膨胀,终于脱离核心部分向外扩散。
      形成行星状星云。行星状星云充分膨胀之后就显露出中心天体,它就是没有核反应能源的白矮星。白矮星的温度还很高,可达10万K以上。白矮星的辐射来自原先积存的热能,在它表面温度降到4000K以前,它所积存的热能可以使它维持发光80亿年。那以后辐射损耗更为微弱,还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
      白矮星最终会演化为黑矮星。 大质量恒星的死亡 大质量恒星经过一系列核反应后,形成重元素在内、轻元素在外的洋葱状结构,其核心主要由铁核构成。此后的核反应无法提供恒星的能源,铁核开始向内坍塌,而外层星体则被炸裂向外抛射。爆发时光度可能突增到太阳光度的上百亿倍,甚至达到整个银河系的总光度,这种爆发叫做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后,恒星的外层解体为向外膨胀的星云,中心遗留一颗高密天体。 金牛座里著名的蟹状星云就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超新星爆发的时间虽短不及1秒,瞬时温度却高达万亿K,其影响更是巨大。超新星爆发对于星际物质的化学成分有关键影响,这些物质又是建造下一代恒星的原材料。
       超新星爆发时,爆发与坍塌同时进行,坍塌作用使核心处的物质压缩得更为密实。理论分析证明,电子简并态不足以抗住大坍塌和大爆炸的异常高压,处在这么巨大压力下的物质,电子都被挤压到与质子结合成为中子简并态,密度达到10亿吨/立方厘米。由这种物质构成的天体叫做中子星。
      一颗与太阳质量相同的中子星半径只有大约10千米。 从理论上推算,中子星也有质量上限,最大不能超过大约3倍太阳质量。如果在超新星爆发后核心剩余物质还超过大约3倍太阳质量,中子简并态也抗不住所受的压力,只能继续坍缩下去。最后这团物质收缩到很小的时候,在它附近的引力就大到足以使运动最快的光子也无法摆脱它的束缚。
      因为光速是现知任何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连光子都无法摆脱的天体必然能束缚住任何物质,所以这个天体不可能向外界发出任何信息,而且外界对它探测所用的任何媒介包括光子在内,一贴近它就不可避免地被它吸进去。它本身不发光并吞下包括辐射在内的一切物质,就象一个漆黑的无底洞,所以这种特殊的天体就被称为黑洞。
      黑洞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对黑洞的研究在当代天文学及物理学中有重大的意义。 。

    y***

    2006-08-16 16:03: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天文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