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哪些会计科目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首页

哪些会计科目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哪些会计科目之间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1-03 22:01:12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录经济业务时,在两个或两个以卜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对照关系。  在借贷记账法下,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记录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
      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心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例如用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这一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时,应在“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进行登记,由此,形成了“原材料”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互称为对应账户。
      通过两个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知道这笔经济业务是企业用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  会计分录指运用复式记账原理,确定每项经济业务应记账户的名称、方向(借或贷)和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是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直接依据。现举例说明某企业5月份发生下列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如下:例l:收到所有者投入资金10000元,存入银行。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和权益类“实收资本”科目同时增加了10000元,资产类增加应记入借方,权益类增加应记入贷方,故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和“实收资本”科目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实收资本10000   例2:购入材料一批已验收入库,材料价款5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库存材料增加,由于货款未付使企业负债增加,它涉及到资产类“原材料”科目和权益类“应付账款”科目同时增加。材料的增加是资产类增加,应登记在“原材料”科目的借方;  应付供应单位账款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登记在“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5000   贷:应付账款5000  例3:某企业以银行存款5000元支付上述应付供应单位的材料货款。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了5000元,同时,也使某企业所欠供应单位货款减少了5000元。
      它涉及到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和权益类“应付账款”科目。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减少,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应付供应单位的购货款减少是负债减少,应登记在“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例4:从银行提取现金6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库存现金增加了600元,银行存款相应地减少了600元。它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科目都是资产类科目。现金的增加是资产类的增加,应登记在“现金”科目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金的减少,应登记在“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现金600   贷:银行存款600  例5:厂部人员××报销差旅费100元,以现金支付。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现金减少了100元。报销差旅费,企业的管理费用增加了100元。它涉及资产类“现金”科目和费用类“管理费用”科目。
      管理费用的增加应登记在“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现金的减少应登记在”现金“科目的贷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100   贷:现金100  例6: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批,价值70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使库存材料减少了7000元,材料投入生产加工,使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增加了7000元。
      它涉及到资产类的”原材料“科目和成本类的”生产成本“科目。库存材料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登记在”原材料“科目的贷方;材料费用的增加是成本的增加,应记入到”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7000   贷:原材料7000  简单会计分录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分录只涉及两个对应账户,即“一借一贷”式的会计分录。
        如前面例子中的会计分录均为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两个以上对应账户,即“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必要时也可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在经济业务较为复杂时,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可以节省分录编制和记账的工作量。
      但应注意的是,为了反映出账户的对应关系,一般尽可能不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的编制举例如下:  例1:企业购入新设备一台,价款75000元,其中5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余额尚欠。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设备增加75000元,记入“固定资产”账户“借方”;同时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50000元,记入“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应付账款增加25000元,记入“应付账款”账户“贷方”。
      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75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应付账款25000  例2: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000元。其中,20000元直接:用于支付材料款,另10000元转存。这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短期借款增加30000元,记入“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应付账款减少20000元,记入“应付账款”账户“借方”;企业银行存款增加10000元,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
        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0000    应付账款20000   贷:短期借款30000  以上述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可编制试算平衡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借贷记账法里,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汇总记账凭证是对同类经济业务汇总记账的,是分借贷关系的。从汇总记账凭证上,可以看出该类经济业务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当月销售汇总记账凭证,涉及应收账款增加、银行存款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加等。
      而科目汇总表是将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业务涉及的科目借贷余在一张表上反映出来,如银行存款本期借方发生500万,贷方发生450万,你看不出对应的科目到底是库存现金,还是应付职工薪酬,还是主营业务成本等,任何科目都有可能与其构成对应关系,而达到科目余额表的结果。

    捡***

    2017-11-03 22:01: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