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爸爸教数学和妈妈教数学有什么不同?

首页

爸爸教数学和妈妈教数学有什么不同?

有没有哪家有亲身体验……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6-24 16:56:14
      这个问题我正好回答。我和孩他爹都是学数学的,但是确实在教孩子数学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家是这样的。女儿现在二年级,做数学作业发现不会做的,就会求助。求助与我,我就会走过去和她一起分析,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些什么条件,每个条件有什么用,基本上让孩子自己思考,只是点到为止。
      孩子也能很顺利地完成作业。而一旦被爸爸听到我在讲题就会大发雷霆,不许我讲一个字,必须让孩子自己做。包括读题都不许。因为我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读题的语气就会给孩子暗示。不管多难的题,必须孩子自己思考,一小时不行就两小时,一天不行就两天。孩子当然不情愿,又哭又闹抗议,我最初也不理解,吵了好几架。
      但老公相当固执,最后只好听他的。然而,情况并不糟糕。很多题女儿其实都能自己完成,连她自己都会感叹原来这么简单。可不是吗,一二年级的数学有多难?偶尔实在不会,我也学会了不直接给她讲,而是让她先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出来,然后在卡壳的地方多问她几个问题,很快女儿就能解决了。
      总结一下,爸爸妈妈教数学的区别如下:猫妈的特点循循善诱,细致耐心,面面俱到。生怕孩子不理解,恨不得自己亲自代劳。这样让孩子很依赖,也乐得偷懒。虎爸的特点逻辑思维严密,坚决让孩子自力更生,不仅仅是解决一道题,而是培养孩子面对所有问题时应有的态度:大胆上;应有的能力:自主思考,挖空心思想想办法。
      长此以往,爸爸的方法确实更胜一筹。 。

    S***

    2019-06-24 16:56:14

其他答案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男女思维定势本就有所区别,这是既定的事实,但是,在数学思维引导方面,我并不认为需要刻意去区分爸爸或者妈妈的方式方法。家庭数学教育,主要是兴趣培养,爸爸妈妈的方法强强结合,是最佳启蒙数学方法。妈妈教数学的模式:第一,从日常生活中去渗透,让孩子对数学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认知;第二,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孩子主动学习数学。爸爸教的数学: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思维定势,为发散思维培养基础。无论是哪种,只要遵循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于他的成长有利,都是很好。

    瑞***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我觉得很多人说因为男女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爸爸妈妈会用不同的方式教数学或者其他。但我觉得性别并不是影响男女思维方式不同的唯一因素。比如说我们家的爸爸方向感或者理科思维就没有我好,而相对来说在人文科学方面爸爸就比我擅长。因此,之所以区分爸爸教的数学和妈妈教的数学,主要在告诉大家,我们对于孩子的数学启蒙,应该发挥出父母双方各自的优势。比如说,父母双方谁更关注细节,谁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好,谁就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中的小细节和小事件来吸引孩子对数学的关注和兴趣,父母双方谁的统筹能力更好,那么谁就在大局方面影响孩子,谁的理解能力更好,谁就在理解力方面更多的影响孩子。总的说来,就是说父母通过自己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来更多的影响孩子,一方面建立孩子对数学的敏感性和兴趣,另一方面也在建立孩子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各种数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赵***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爸爸和妈妈思考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管是教什么的,都会有所不同的。爸爸可能对于数学更加的敏感些,头脑转动的稍微快一点,可以教孩子不同的解题思路,往往能够想出一些比较新奇的方法。而妈妈呢,教来教去可能就是那两套方法,没有灵活运用起来,方法显得愚钝些,但同样可以解决问题。并不是说妈妈的方法不好,而是妈妈按常理出牌,而不像爸爸那样有多种形式。
    

    谁***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爸爸没怎么教过孩子数学,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但是我觉得妈妈也不是只会感性思维啊,至少我这个理科女是不服气的,给孩子做数学思维训练,我也做了很多。其实管他是爸爸教的还是妈妈教的,数学思维的启蒙和训练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换句话说,孩子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因为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变化是需要不同的引导和教育方法的。比如,如果一上来就让一个太严谨、太理性的爸爸给孩子启蒙数学,可能直接让娃娃蒙圈了。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就需要更多相对来说比较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归纳能力,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就不适合了。所以,我们会在学龄前给孩子讲述生活中的数学,然后逐渐开始引导并训练孩子的相关思维能力,如:逻辑推理、图形的分割、多角度解题等,让孩子感知数学的美的同时,也能够将数学用起来。总之,家庭里可以根据家长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父母的育儿优势,给孩子适宜的启蒙和引导就对了。
    

    悲***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爸妈教育的不同?爸爸教数学和妈妈教数学有什么不同?答: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妈妈是生活方面的归类,爸爸是非生活类。生活类别的人亲近,情感密切。这样的人教孩子数学的时候,孩子更多的寻求的是情感上的感觉。比如,更容易依赖,类似生活的依赖一样的。
      更愿意听妈妈讲明白题目。非生活类少了亲密,大脑的感觉紧张,互动不熟悉,又没有建立亲密的情感习惯,这时孩子更多的调整适应的模式,很类似对老师的感觉。面对老师的时候,是多对一,自己可以参考其他的同学的响应模式,老师也顾不过来对自己一个人,精神上就放松不少,能够专注到老师讲到内容上。
      而父母在家庭中,尝试扮演老师的角色是不会成功的,第一,孩子不习惯。第二,孩子没有参考样板(一对一)。第三,情感交织在一起,难以进入左脑进行学习类大脑活动。这样一来,爸爸教数学与妈妈教数学就有了三个核心的不同:1、情感响应的初始状态不同。2、自我习惯的互动方式不同。
      3、大脑处于接受信息时的加工过程不同。详情参考《妈妈教的数学》以及《爸爸教的数学》,两本书详细地解释了这种情况,用我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日记,进行了充分的对比。爸爸妈妈教数学,从孩子的视角看,真的完全不同啊。 。

    R***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一般来说,爸爸的思维相对比妈妈要更加理性、缜密。所以,爸爸教数学和妈妈教数学的效果是不同的。像我们家的情况,爸爸不以教的形式,而是和孩子探讨、玩的方式进行。比如口算,爸爸会和孩子进行比赛,看谁完成时间短且准确率高,有时候爸爸会故意输给她。这样一来,孩子的自信心就建立了,而且对做口算题也不排斥。有时候,爸爸会和她玩扑克牌,抢24或者钓鱼。两个人玩24会玩到吃饭时间都拉不动。一开始爸爸会让着,后来爸爸居然反应还没她快,手里的牌都给她赢了。相对于爸爸的做法,我给孩子讲数学就比较正儿八经,像老师一样,做错的题要抄出来重做,有时候还会要求多读数学课本的内容,加强理解。两种方式虽不同,但是我觉得结合起来还是挺有作用的。爸爸培养的是思维能力,妈妈培养的是学习习惯,两者结合起来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更有促进。
    

    A***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小的时候,妈妈管我比较多,做妈妈的心思细腻,对孩子照顾的多,但是代劳的也多。所以,妈妈教数学的话,会比较关注细节,比如计算的准确度啊,计算速度啊这些方面。我小时候,爸爸在学习上管的比较少。所以,如果是爸爸辅导功课的话,更倾向于让孩子自主思考,实在想不出来了,才会给讲。
      这样的好处就是,孩子思考更独立。同时,爸爸教数学,更鼓励孩子想出多种解决方案。所以,相对来说,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会更多的得到锻炼。“爸爸教的数学”VS“妈妈教的数学”,这个话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男女思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指导孩子学习数学方面也一定有区别。
      爸爸,作为男性,左脑(逻辑脑)比较发达,所以,爸爸教数学,逻辑性会更强,更注重从全局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妈妈,作为女性,右脑(感性脑)比较发达,这也是为什么女性会比较情绪化的原因。妈妈教数学,更强调计算和细节。总之一句话~凡事总有其两面性,爸爸教的数学和妈妈教的数学,各有利弊。
       。

    e***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看过一个科学研究,研究表明儿时父亲的陪伴质量,对孩子数学能力的形成会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其中的关联是十分复杂和微妙的,但总的来说,爸爸和妈妈对孩子数学的影响主要是在通过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两方面间接影响:一般而言,爸爸会更有担当,情绪更加稳定,空间方位感更好,更加富有理性,说话逻辑性强比较少用感性的词汇等,这几点都和数学学课的特点比较契合,另外坚强的意志对挑战困难的勇气,也是孩子在面对数学学习的诸多难关,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爸爸们在忙,也要多注意陪陪孩子,教没教数学不重要,有陪伴和交流就足够了。
    

    w***

    2019-06-24 16:56:14

  • 2019-06-24 16:56:14
  • 下个答案:
    爸爸和妈妈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其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实施的具体教育方法存在差别。爸爸理性思维强,妈妈感性思维强,具体到教数学方面,大多爸爸会注重启发式教学,教会孩子发散思维,由题目延伸出去,开拓多种算法或一题多解;但妈妈大多会更加注重兴趣启蒙,强调兴趣爱好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可能更看重孩子完成作业和多做习题。在具体引导方面,不会做那么多延伸,大概会考虑纵向拉深,挖掘题目的深度和难度,更加注重逻辑思维,非逻辑方法。所以,针对其不同特点,在教育孩子特别是辅助孩子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相互补充、互为优势,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构建其真正的数学思维模式,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
    

    以***

    2019-06-24 16:56: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