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少数民族有哪些主要的民歌代表种类?

首页

我国少数民族有哪些主要的民歌代表种类?

我国少数民族有哪些主要的民歌代表种类?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9 12:07:40
  •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歌品种浩如烟海,这里只能选择 介绍有限的几种。
    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蒙古族民歌的主要题材有狩猎歌、 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短歌、叙事歌、摇儿歌和儿歌 等。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蒙古族民歌又可概括为长调和短调两
    类。
      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厚的 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长调范畴。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短歌、叙 事歌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
      公元7、8世纪, 蒙古族先民跨出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徙至蒙古草原。在这里,他 们基本放弃了原有的狩猎生产方式,改为以畜牧业劳动为主的生 产形式,随之而产生了反映游牧生活的牧歌体裁。蒙古族的长调 民歌不仅有较长大的篇幅,而且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在持续的 长音上常有类似于马头琴演奏式的颤动和装饰。
      有的长调还具有 史诗般雄浑的气魄和历史苍凉感。2005年,蒙古族长调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蒙古族的短调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公元7、8世纪以 前,蒙古族先民在我国黑龙江省西部的额尔古纳河流域从事狩猎 劳动时,产生的狩猎歌曲曲调短小,节奏整齐有力,并往往与舞 蹈和打击乐相配合。
      待蒙古族人民到达蒙古草原后,在牧区和农 区都产生出一些轻快活泼、节奏感鲜明的短调民歌。短调的曲调 较长调短小,音域也相对窄一些,但仍有蒙古族音乐中具有特征 意义的大跳音程。 宴席曲——宴席曲是流行在我国西北地区回族、土族、东乡 族、撒拉族、保安族中的一种民间风俗歌曲。
      当地一些汉族群众 也唱。 • 宴席曲在宴席上或人们欢聚时歌唱,徒歌形式,风格细腻、 委婉,有许多固定的传统歌词和曲调。回族常用的曲调有《十 绣》、《青溜溜青》、《方四娘》等,土族常用的曲调有《拉龙老》、 《唐德给马》、《兴阿隆列》等,撒拉族常用的曲调有《阿里玛》、 《莫奈何》等。
      歌唱时经常伴随着一些舞蹈动作。宴席曲中也借 用了一些汉族民间小调,如《尕老汉》、《孟姜女》、《四季》等。 藏族的山歌、箭歌和酒歌一~藏族民歌包括山歌(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颂经歌等几类。风俗歌中,又有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几种。
      其中,山歌音区 宽广,节拍自由,旋律起伏跌宕,与高原风光爽朗明快的特点相 吻合。风俗歌中的箭歌和酒歌则曲调简洁而婉转,风格热情、朴 实,具有鲜明的藏族民间音乐特点。 山歌在藏语中称“鲁”、“拉鲁”、“勒”等,是人们在广阔的 山野和草原间纵情歌唱的民间歌曲。
      它广泛流传于西藏、四川、 青海、云南、甘肃5个省区的藏族地区。藏族山歌唱词的内容包 罗万象,比如赞美情人,歌颂家乡、景色和骏马,思念父母和故 土,以及一般生活内容等等。由于宗教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 地位,山歌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歌词内容为赞颂佛祖、寺院、圣山 神水、活佛喇嘛等。
      藏族山歌有多种曲调,音乐结构大多为上下 二句体乐段,以五声音阶为主,羽、徵、商、宫调式均有。 箭歌在藏语中称“达鲁”,多流行于西藏东南部林区,又称 作“工布箭歌”,是从事狩猎活动的射手们夸耀弓箭和箭术时所 唱的歌曲,唱时伴随比较简单的舞蹈动作。
      箭歌的曲调清新明 快,有时还有调式的转换,给人以委婉亲切的感觉。广泛流行于 我国各个地区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一首箭歌。 酒歌是在民间喜庆饮酒时所唱的风俗歌曲,我国各民族都 有,但名称不同。西北回、汉等民族称酒曲,裕固族称阿克克愣 耶尔,壮族称铜葫芦歌,苗族称恰酒,葬族称酒礼歌。
      藏族称酒 歌为“羌鲁”或“羌谐”,在年节喜庆或亲友聚会喝酒、敬酒时 唱,可以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酒歌在我国各藏区广泛流传,但 曲调不同,风格各异。每逢传统节日、亲友团聚或举行婚礼时, 人们按照古老的习俗,以辈分大小为序,从右至左围坐在藏式方 桌旁。
      斟酒人一般由妇女担当,按人们年龄的大小轮流给每个人 斟酒,并载歌载舞。饮酒人则必须按照敬酒者的歌声和词意在一 定的时候依次完成接酒杯、用无名指向天上弹酒三下、喝三口 酒、干杯等程序。酒歌的曲目丰富,既有传统歌词,也可即兴编唱新词,内容包括祝福、祈祷、庆贺、诙谐或爱情等。
       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从演唱形式上来说,哈萨克族民 歌有独唱、对唱和弹唱三种。弹唱又叫“冬不拉弹唱”,是民歌 与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由歌唱者自 弹自唱。弹唱有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类型。前者有固定唱词,旋 律宽广、悠扬,人们把善于这一类弹唱的人称作“安琪”,即歌 手;后者即兴作词,旋律简洁,人们称这类歌手为“阿肯”,即 草原上的游唱诗人。
       冬不拉弹唱源于哈萨克族牧歌。牧歌节奏宽广,并以j和T 为主要节拍。采用冬不拉伴奏后,逐渐形成以八分音符为单位、 以音为主的混合节拍,成为冬不拉弹唱艺术在节奏上的特征。弹 唱歌曲具有比一般独唱歌曲更长大的曲体结构,大多为加副歌的 单二部曲式。
       朝鲜族的农谣和抒情谣——朝鲜族民歌有农谣、抒情谣、风 俗谣、童谣和长歌等五种体裁,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农谣和抒情 谣,如著名的《阿里郎》、《桔梗谣》、《嗡嗨呀》等。这类歌谣反 映了朝鲜族音乐性格的基本特征。 农谣即劳动歌谣,在朝鲜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几乎所有 的劳动都有相应的歌曲。
      例如表现农田劳动的有《插秧歌》、《薅 秧歌》,表现捕鱼生活的有《船歌》、《拉网歌》,伐木时唱《拉木 歌》,打猎时唱《野鸡打令》,打铁时唱《风箱打令》,还有表现 多种家务劳动的民歌,如《织布谣》、《纺车谣》、《绩麻谣》、《摘桑 谣》等等。集体劳动时所唱的农谣节奏鲜明,常采用一领众和的 演唱形式,音乐结构短小;家务劳动歌谣多为独唱,节奏较 自由。
       抒情谣数量多,题材广泛,表现了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其 中有表现爱情内容的《阿里郎》、《呃郎打令》,表现劳动和丰收喜 悦的《丰收歌》、《道拉基》,表现妇女受苦内容的《苦媳妇》,带有知识性内容的《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讽刺类歌 曲《老头打令》、《棍杯打令》等。
      抒情谣大多旋律流畅,节奏、 结构均衡规整。 土家族的哭嫁歌——哭嫁歌又叫伴嫁歌、送嫁歌等,是一种 民间风俗歌曲,流行于我国哈萨克、柯尔克孜、土、傣、侗、 彝、哈尼、土家等民族中,以及南方汉族地区,其形式以鄂西土 家族较为典型。土家族的女孩子从十一二岁起便随母亲或亲属学 唱哭嫁歌。
      出嫁前的半个月至一个月时,新娘便一边准备嫁妆, 一边唱哭嫁歌。起初为隔夜哭,后来为连夜哭。有独自一人哭 的,也有姐妹、兄嫂、父母陪同一起哭的。哭嫁歌的歌词内容包 括辞别祖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表达姊妹依恋之情,或埋怨父母 包办婚姻、斥骂媒人、诉说做媳妇的苦楚等等。
      土家族的风俗以是 否会哭嫁来衡量女子的才德。因此距离婚期越近,哭嫁歌的词曲越 悲伤,直哭得新娘子嗓子嘶哑,两眼红肿,方被认为是贤德女子。 土家族的哭嫁歌虽然要唱很长时间,但音乐结构只是一个较 长的乐句的多次反复。在反复中,因歌词的变化而旋律略有变 化,但旋律的基本轮廓及终止音不变,每句均由高音级进下行, 句尾有时加进呜咽与抽泣声。
      歌唱形式有姑娘一人哭唱和两人哭 唱两种。两人哭唱时,出嫁的姑娘先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歌 声从句尾插入,两人的歌唱一起一落,很自然地形成模仿式多声 部音乐。 在各民族的伴嫁歌中,也有少数是向新娘祝贺的。20世纪 5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仍保留此种风俗,但所唱内容已有改变。
       苗族飞歌——飞歌是苗族的一种山歌,在湘西称“韶唔”, 即高腔之意;滇东北、湘西南靖县与城步县一带叫山歌;云南及 黔东南局部地区和黔西北一带叫“喊歌”、“吼歌”或“顺路歌” 等。飞歌只在山野及田间歌唱,音调高昂,气息悠长,节奏宽广 自由,句内常用滑音级进,句尾惯用甩音,并终止于高昂的呐喊声中。
      常由二人一同歌唱,歌唱时女用真声,男用假声。飞歌的歌 词内容题材广泛,有生产劳动歌、季度时令歌、迎送客人歌和情歌 等。在节日及农闲时举行的传统风俗性活动“游方”(即前文所说 传统歌唱节日)中,飞歌是苗族青年们相互交往与表达爱情时喜唱 的曲调。
       彝族“四大腔”——“四大腔”产生于云南建水、石屏一带 彝族的尼苏支系中,并与青年男女传统风俗性的社交和爱情活动 紧密相联。这种风俗性活动尼苏人称之为“吃火草烟”,一般是 傍晚时在郊外或村头公房内举行,共有三项内容:一、“款白话”。 在饮酒、吸烟的过程中,青年男女用韵白相互对答。
      “白话”可 说可唱,内容多为互相谦让、赞美或逗趣;二、对唱曲子。由青 年男女各一人担任领唱或对唱,其余青年围坐四周为之伴唱。所 唱的曲子是一个篇幅长大、并有较固定程式的套曲;三、跳弦。 以四弦、三弦、二胡、笛子、树叶等做伴奏,众人集体歌舞。
      聚 会中所唱的曲子,即“四大腔”。 “四大腔”是《海菜腔》、《山药腔》、《四腔》和《五山腔》 的总称,分别流传于尼苏人居住地的4个区域,是四种不同的声 腔和套曲形式。与其他彝族民歌相比,“四大腔”具有篇幅长大、 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演唱技巧较高等特点,是 彝族民间音乐中艺术水准较高的品种。
       “四大腔”所唱题材十分广泛,往往围绕爱情内容,并涉及 到各种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和等多种歌 唱方式,旋律有悠长的歌唱性与简洁的叙述性两种同风格。两种 曲调或交替出现,或交织在一起。歌唱时真假嗓相结合。 作曲家王惠然在他的著名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中,就使 用了 “四大腔”中《海菜腔》的旋律素材。
       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就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我国少数 民族多声部民歌更多地集中在南方,例如壮族、侗族、布依族、毛南族、仫佬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佤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和高山族等。这些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多声部民歌主要产生于传统的群体劳动和群体风俗性聚会(如歌会、祭舞、伴嫁等)中。起初,多声部唱法是在群体歌唱中偶然形成的,后来,逐步发展为自觉的多声部意识,并在各民族中形成了不同的织体结构和不同的音程美感。到了这个阶段,歌者和听众就有了严格的音准和音程概念,音程的准确与协和就成为评判歌手优劣的标准。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有壮族的“双声”,侗族的“大歌”、“拦路歌”、“耶”、“嘎哨”,布依族的“大歌”、“小歌”, 毛南族的“欢”、“比”,仫佬族的“小歌腔”,土家族的“哭嫁歌”,苗族的“赛咳”,瑶族的“蝴蝶歌”、“老人调”、“青年调”, 畲族的“双音”,佤族的“玩调”,彝族的“ 丫腔”,傈僳族的“木刮基”、“优叶”、“摆时”,纳西族的“窝热热”,景颇族的“舂 米歌”,高山族的“锄草歌”、“酒歌”、“丧葬歌”、“祭祀歌”、“婚礼歌”等。
      这些多声部民歌的织体结构,有轮唱式、主旋律与模仿旋律相结合、持续低音和固定音型与主旋律相结合、支声旋律与主旋律相结合、和声式与对位式等类型。 居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蒙古族也有多声部民歌。蒙古族的多声部民歌有多人唱和一人唱的两种,其织体类型都属于持续低音与主旋律相结合式。
      蒙古族一人唱的多声部民歌蒙语叫“呼麦”,学者称之为“喉音艺术”,是由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其歌唱原理是,当声带持续发出实音时,通过气息的冲击再发出高声部泛音,以气息的调整使泛音构成旋律,同时强化泛音,弱化实音,使实音成为持续低音。蒙古族的呼麦有两类,其一为“乌音根呼麦”,旋律舒缓优美;其二为“哈日黑热呼麦”,旋律平直、简单。
      技巧高超的呼麦歌唱家,可以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唱出旋律优美、润腔丰富的泛音曲调,类似于蒙古族的长调。

    是***

    2016-06-29 12:07: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器乐/声乐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