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找最新各地生物题

首页

找最新各地生物题

找最新各地生物题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4-12 14:48:46
  •   北 京 四 中理综合练习二生物部分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在植物激素作用下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叫脱分化
      ②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比可以调控愈伤组织芽和根的形成
      ③在获取单克隆抗体时首先要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培养具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要明确各工程的步骤、注意事项等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时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植物激素的作用下,外植体细胞脱分化形成全能性较高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不同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下再分化形成具有根或芽的胚状体。所以①②正确;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细胞壁,而在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等方法促融获得杂种细胞,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获得杂种细胞,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具有双亲特点的杂种植株。
         答案:D   2.钾是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的化学元素,下列关于生物体吸收和利用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K+,此过程所需的载体和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   B.水培植物的培养液中K+缺乏时,植物衰老的器官首先表现出缺乏症状   C.人体内K+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D.人在剧烈呕吐或腹泻时,会使血钾含量降低,导致骨骼肌抽搐   解析:   本题以钾元素作载体,综合考查动植物体内价元素的吸收、利用和排出等问题。
      在植物体内,植物吸收钾离子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同时需要细胞内的载体蛋白的协助,钾进入植物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当缺乏该元素时,首先是衰老的器官表现病变;人体内钾离子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人在剧烈呕吐或腹泻时,会使血液中各种离子减少,引起骨骼肌抽搐的原因是血钙低而非血钾低。
         答案:B   3.某豆科植物的一个豆荚内有6粒种子,下列表述正确是(  )   A.该豆荚及其内部种子的发育至少需要6个雌蕊、12个精子   B.环境稳定的条件下,该植物所结豆荚的颜色相同,种皮颜色不同   C.该豆荚里的种子种皮颜色相同,但子叶的颜色有可能不同   D.该豆荚内种子积累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果实的光合作用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绿色植物化的结构、双受精、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及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同学们要明确一个豆荚是一个果实,来自于子房的发育,豆荚里的豆粒是种子,来自于子房中的胚珠的发育,所以该豆荚及其内部种子的发育至少需要1个雌蕊(或1个子房),6个胚珠,12个精子;果皮、种皮来自于子房壁和珠被,所以基因型和表现型均相同,而子叶来自于受精卵的发育,跟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有关,所以6粒种子的子叶颜色有可能不同。
      该种子中积累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该植物营养生长时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答案:C   4.在实验室中观察老鼠行为时,实验用的老鼠看见猫的影像时,马上四散躲藏。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老鼠表现出的行为与激素调节无关   B.实验证明,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的递质,都会起突触后膜的兴奋   C.老鼠看到猫的影像后,所做出的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D.老鼠看到猫的影像后,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沿反射弧单向传导   解析:   本题考查反射、反射弧以及动物行为的调节等问题。
      老鼠看见猫的影像而四散逃窜,是属于条件反射活动,反射弧简单概括如下:   猫的影像刺激视神经末梢(感受器)→传入神经→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做出反应),该过程是兴奋沿着反射弧单向传导,因为细胞之间的兴奋的传导是通过突触单向传导的。
      在该过程中也会有激素的分泌,如肾上腺素等。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以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答案:D   5.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右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乙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B.乙生态系统的废弃物不能完全自然净化和分解,易造成污染   C.乙生态系统的发展要依赖甲生态系统,同时也会对其产生干扰   D.乙生态系统与甲生态系统相比,开放程度大,自动调节能力弱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构建的生态系统,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较少,而消费者尤其是人类的数量很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需要从其他的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同时产生的废弃物不能被完全分解而造成对其他生态系统的干扰性,所以说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30.(22分)下列叙述是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内容,请分析回答:   (1)为检验在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孟德尔使用的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亲本的基因型(分别用Y、y和R、r表示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理论解释即假设,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选用的是测交实验,测交的亲本是杂合体和隐性类型的个体。   (2)在生产实践上,为鉴定某一小麦个体是否为杂合体(显性基因用A表示),可以采用的除上述方法之外的另一传统的实验法是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小麦是两性花,能进行自花传粉,所以可以采用自交的方法进行检测,如果是纯合体,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如果是杂合体,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显性和隐性之比为3 :1。有的同学可能想到单倍体育种,但这种方法不是传统的育种方法,传统的育种方法就是各种杂交方法。
         (3)请利用遗传图解对(2)中方法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4)某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下图表示该基因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                  O  P                  ↓ ↓   DNA   T  A  C……C  A  T  T  A  G  G  A  G  C  C  C  A  T  T       A  T  G……G  T  A  A  T  C  C  T  C  G  G  G  T  A  A   mRNA  A  U  G……G  U  A  A  V  C  C  U  C  G  G  G  U  A  A   ①具有该基因结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细胞。
         ②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上图箭头P处的碱基“T”丢失了,或上图箭头O处由T变成G,这两种突变对该蛋白质合成影响最大的可能是____________点的突变。   ③欲测定果蝇的基因组,最少应检测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条。
         解析:   真核生物的基因具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而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P点为1个碱基的缺失,从缺失部位开始密码子都发生错位,编码的氨基酸相应发生变化。而O点是1个碱基的置换,只是该位置的密码子发生改变,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可能发生变化,其他位置的氨基酸不会发生变化。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如果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应检测3条常染色体和X、Y2条性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参考答案:   (1)测交(1分)  YyRr×yyrr(2分)    (2)自交(1分)  小麦为两性花、用自交的方法操作更简便(2分)   (3)图解及解释(图解共4分,过程全部写对各2分)   P  AA×AA         P    Aa×Aa      ↓                ↓   F1  AA          F1  1AA:2Aa:1aa   表现型  100%显性性状  表现型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分析:   若F1全为显性性状则该个体为纯合体(2分)   若F1显性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比例为3:1则该个体为杂合体(2分)   (4)①真核(2分)  ②P(2分)  ③5条(2分)   31.(20分)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后期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是什么牵引染色体运动的呢?某同学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显微镜、洋葱、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滴管、广口瓶、清水、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15%的HCl、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等。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此同学提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实验设计,请预期此实验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考察同学们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同学们要会根据题干中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推测分析各用具的作用,然后整理实验思路,设计完整的实验步骤。材料和用具用到秋水仙素,同学们应该想到该实验的假设是: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为我们已经学习过秋水仙素可以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
         实验方案的思路是:先分组培养洋葱根尖,然后1组用秋水仙素处理,1组用清水培养,然后分别剪取根尖制作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后期的细胞或染色体是否向两极移动。   参考答案:   (1)染色体的运动是纺锤丝的牵引引起的(2分)   (2)(共9分)   ①取两个广口瓶分别标号甲、乙;取两个生长状况一致的洋葱,分别置于广口瓶上;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用清水培养。
      (3分)   ②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甲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继续培养一段时间。(3分)   ③分别切取甲、乙两瓶中的洋葱根尖2~3mm,经15%的HCl解离、清水漂洗、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后制片。(3分)   ④用显微镜分别观察甲、乙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比较正在分裂的细胞内染色体的位置或观察有无后期的细胞。
      (3分)   (3)(共6分)   在甲瓶中培养的洋葱,其根尖正在分裂的细胞内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说明染色体的运动是由纺锤丝牵引的;(3分)   在甲瓶中培养的洋葱,其根尖正在分裂的细胞内的染色体能移向细胞两极,说明染色体的运动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
      (3分)   同学们容易出现的问题是:①取材部位不对;②先解离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应该注意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活细胞; 。

    华***

    2006-04-12 14:48:46

  • 2006-04-12 12:56:05
  •    帐号免费注册
     

    z***

    2006-04-12 12:56: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