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当归益气补血,你知道中国的当归之乡是哪里吗?

首页

当归益气补血,你知道中国的当归之乡是哪里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4-09 15:01:35
    当归之乡 —— 岷县
    甘肃省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宜于各类药材的生长,因此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全县共有以当归、红(黄)芪、党参、贝母、柴胡、大黄、丹参等为主的药用植物400多种,其中尤以当归为最,称为“岷归”,已有17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其药用价值很高,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和地区。

    b***

    2006-04-09 15:01:35

其他答案

    2006-04-09 15:18:40
  •   当归之乡——甘肃省岷县。
    秦岭当归 
           药谚云: “十药九归”。可见,当归是中药里不可缺少的一味常用名贵药材,素有“药王”之称。它能调气养血,“为女人要药”,享有“中国妇科人参”之誉。 
     
       当归,产于陕西秦岭地区的称作秦归。
      还有川归、西归、云归、东当归等名称,均以产地名之。古代的名称更是各异。最早始见于"申农本草经》,称之为乾归;《尔雅》曰山蕲、白薜,:《本草纲目》谓之文无。诸多名称的来历,古人有许多解释,《尔雅》云:“薜,山蕲,白薜。蕲音白。蕲即古芹字”。郭璞注云:“当归也,似芹而粗大”。
      许慎在《说文》中云:“生山中者名薜,一名山蕲。然则当归,芹类也”。这是古人误认为当归是芹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作了纠正,曰:“当归本非芹类,特以花叶似芹,故得芹名。古人娶妻为续嗣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
      崔豹《古今注》云:“古人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即当归,芍药一名将离故也”。   以上即古人关于“当归”命名的缘由,虽说法很多,但基本为两种:一种说法是,当归有“思夫”之意,即妻子思念远离家乡的丈夫,盼望能及早归来。有一则谜语:“丈夫出门三年整”,打一味中药,谜底是.“当归”。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解释,有趣而较确切。此说是从医疗效果引伸出的形象比喻。因为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娶妻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是,有些妇女因月经不调,气血不和,不能生育,经医服用当归之后,气调血和,营养得当,就有了生育的能力。这时候,若丈夫恰当其时归来团聚,则续嗣有望。
      另一种说法是,因当归是补血调气药,能治孕妇产后气血两亏而引起的恶血上冲。明人李士材在所著《本草图解》中谓:“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药学辞典》中也说:“当归因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
      此说是根据药性来定名的。   关于“当归”的历史传说,在很久以前就产生了。相传三国时,姜维归顺诸葛亮后,忙于战事,长时间不能回乡省亲。老母思念儿子,托人捎去一包当归。姜维深悟母意,回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母),但在远志(中药名),不在当归”。
      老母深明大义,理解了儿子为国家,志存高远的行动。又传,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蜀中,临行前,臣子罗公远跪送一包礼物,因仓皇逃遁,玄宗来不及拆看,战乱平息后,他才打开包封查视,原来是一包当归。玄宗恍然大悟,立即驱驾返回长安。这正应了罗公远的预示,拆封之日,就是平安归帝都之日。
         当归是伞形科(Umbell汀erae)、当归属,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当归的茎高40~100厘米,绿色带紫,有明显纵沟;叶互生,为2~3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复伞状花序,白色小花,5瓣;双悬果,椭圆形,果有5棱,侧棱有薄翅,成熟后两瓣开裂。
      花期6~7月,果期8~9月。全草有特异香气。当归喜冷凉湿润气候,宜在湿度较大的高寒山区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沙质壤土为佳。以种子繁殖,栽培3年后才可采收。秋末挖取根部,除净茎叶、泥土,放通风处阴干数日,按大小分期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令透即成,贮于干燥处。
      当归以根入药,干燥根分为3部:根头部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及支根梢部称“归尾”。全长约10~25厘米,身长约3~10厘米,归头直径2~4厘米,支根直径0.3~1厘米。外表灰棕或棕褐色,全体具纵皱纹,归头顶部端平,归身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身面凹凸不平,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其下生有3~5条或更多的归尾。
      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裂隙,中层有线状浅棕色环纹,习称“菊花心”。并有多数棕色油点,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当归干品质地坚硬,吸潮后柔韧,气清香特异,味甘微苦辛。以主根大、身长、支根少,断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当归主产甘、陕、川、云、贵等省(区)。
      秦归与川归之分,是因商品流通渠道和集散地域不同。秦岭以北,以天水、西安、宝鸡为商品贸易集散地的地道当归,统称“西归”;产于甘肃中南部、陕西西南部的秦岭西南部山地的地道当归,统称“秦归”;秦岭东南部及大巴山产的当归,大部集散于重庆、武汉,统称“川归”;产于川西南和云贵的当归,统称“云归”;吉林延边等地所产的当归,统称“东当归”;还有产于甘肃宕昌、岷县及其毗邻县的当归,又统称“岷归”。
      就其质量和产量而论,秦归为当归之首,量大质优。秦巴山区所产当归,有身壮头大,断面色黄白,支根少,质实,油润,浓香等特点,自古驰名中外。宋代《图经本萆》曰:“当归,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本草纲目》云:“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
      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它处;头大尾粗色白坚枯者,为馋头归,只宜入发散药尔。韩懋言川产者力刚而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是矣”。可见秦岭当归质量之优了。尤以岷县、宕昌、唐县、凤县、略阳、留坝等县的当归最为有名,号称“岷归”,古药典中早有记载。
      故秦岭当归自古及今,都为我国和陕西的特产名贵药材。产品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   “秦归”品质优良,得力于秦岭一带特异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药农们丰富的栽培、加工经验。秦岭高寒山区,气候冷凉阴湿,雨量充足,常年云遮雾罩,对性喜阴凉湿润的当归和其它药材生长极为有利,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当归生长时间长,生产工序多,从播种出苗到结籽成熟,要经过幼苗、成药、返青、抽苔、开花、成熟等6个阶段,生长期约为850天左右,需越两冬跨3年。当归早期抽苔,影响产品质量。近年陕西科技人员与药农研究控制当归早期抽苔获得成功,使当归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
      当归的收获与加工也很有讲究,收获一定要在“霜降”后进行。采收过早,光合作用生产的营养物质,一部分还来不及输送到根部,会影响当归的产量和质量;收获过迟,不易挖采,而且会受冻变质。采收时不能伤根,要将分根也一并采回。待其水分蒸发变柔软后,用细柳枝或麻绳扎成小把,放在熏棚内用烟火熏烘。
      头两天火焰宜大,以后火焰减小,保持恒定,每隔3~5天翻棚一次,使当归受烟均匀。经25~30天熏烘,至九成干时,即为商品药材。   我国生产和利用当归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当归的药用价值,在一些古医药典籍中记载了不少有当归配伍的药方。
      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把当归列为“中品”,说它既能祛邪,又能补虚。《本草衍义》云:“当归补女子诸不足”。《本草纲目》中说当归性味甘辛,苦涩,入肝、脾、、心经,具有调气养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其部位不同,药效各异:“归首”(归头)能止血;“归身”能养血补血,常用于治疗贫血、体弱及子宫出血等疾病;“归尾”有行血破瘀之功,常用于经闭不通及瘀血积滞肿痛等疾病;原品当归,叫“全归”,全用活血。
      故当归入药,能上能下,可补可攻,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去瘀生新、润燥滑肠之功效,治血虚、月经不调、经痛、经闭、崩漏、产后腹痛、血虚便秘、风湿脾痛、跌打损伤、痈肿、贫血等症,尤为妇科要药。    现代医学化验分析,当归含挥发性油、卜谷甾醇、维生素B1。
      、水溶性不挥发性生物碱、糖分、香精等。其中丁稀基苯酞和正戊酰苯邻羧酸等,具有抑制和兴奋作用,能增加肝组织的耗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其次,糖分、醇剂、维生素Bl2,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茵有抗抑作用。但食之过量,对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有轻度抑制作用。
         当归除药用外,还可作佐膳佳品、健身食品。如用当归、生姜、羊肉相炖,可治妇女产后血虚、头晕、身体虚寒、腹痛、面色苍白、腰痛等症。当归、川芎和鸡仔蛋(即孵化不出的、已长毛的、尚在蛋壳内的鸡胚胎)同煮,对产妇出血过多、头昏眼花或病后欠补、体力不支的患者,尤有较强的补益作用。
      当归纯鸡肉,也是一般血虚衰弱者的滋补佳品。当归茶、当归酒、当归红枣茶等,深受群众喜爱,出口亦颇受欢迎。台湾对当归十分推崇,中药店均以红绸带捆扎当归出售。近年,还制成“当归美容霜”,具有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之功效,对治疗黄褐斑有显著疗效,畅销国内各大城市。
      近年来,已用当归提炼滋补精品,供宇航员使用。一些医学研究单位,正在研制当归新产品,使当归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

    b***

    2006-04-09 15:18:40

  • 2006-04-09 15:14:58
  • 是甘肃省岷县。

    猴***

    2006-04-09 15:14:58

  • 2006-04-09 15:13:51
  • 当归之乡———甘肃省岷县

    霞***

    2006-04-09 15:13: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