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首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12 00:01:28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
      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2体制上的特点 (l)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2)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也只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宗主国、联系国的法令。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
      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 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1.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该制度有助于美国扩大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但由于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1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
      7%,而1948年~1960年为6.8%,1960年~1965年为7.9%,1965年~1970年为11%。 2。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基金组织成员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矛盾,但是“协定”毕竟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得到正常运转,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
      避免了经济严重恶化和货币体系崩溃的局面。 3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逆差国提供各种信贷支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克服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促进币值的稳定。 4.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
      同时也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因而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一般偏重内部平衡,所以国内经济比较稳定,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

    1***

    2005-11-12 00:01:28

其他答案

    2005-11-11 23:28:30
  •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
      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2体制上的特点 (l)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2)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也只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宗主国、联系国的法令。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
      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 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1.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该制度有助于美国扩大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但由于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1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
      7%,而1948年~1960年为6.8%,1960年~1965年为7.9%,1965年~1970年为11%。 2。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基金组织成员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矛盾,但是“协定”毕竟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得到正常运转,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
      避免了经济严重恶化和货币体系崩溃的局面。 3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逆差国提供各种信贷支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克服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促进币值的稳定。 4.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
      同时也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因而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一般偏重内部平衡,所以国内经济比较稳定,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

    小***

    2005-11-11 23:28:30

  • 2005-11-11 23:19:51
  •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
      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2体制上的特点 (l)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2)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也只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宗主国、联系国的法令。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
      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 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1.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该制度有助于美国扩大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但由于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1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
      7%,而1948年~1960年为6.8%,1960年~1965年为7.9%,1965年~1970年为11%。 2。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基金组织成员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矛盾,但是“协定”毕竟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得到正常运转,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
      避免了经济严重恶化和货币体系崩溃的局面。 3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逆差国提供各种信贷支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克服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促进币值的稳定。 4.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
      同时也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因而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一般偏重内部平衡,所以国内经济比较稳定,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

    w***

    2005-11-11 23:19: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