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理解个别财务报表中?

首页

如何理解个别财务报表中?

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抵消后的净额列示。如何理解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8-25 04:32:54
  •   这是由于资产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别造成的。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现在先纳税,以后有权利可以抵税,所以叫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是现在不纳税,以后要纳税,所以叫负债
    ###首先,这是会计和税收的暂时性差异造成的。
       例如: 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0 000 000元,会计处理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当年折旧额64 000 000元,累计折旧额244 000 000元,无减值准备;税务处理采用平均年限法,当年折旧额50 000 000元,累计税前扣除折旧额15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处理不存在差异。
       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暂时性差异及其递延所得税。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500 000 000 – 244 000 000 = 256 000 000元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 500 000 000 – 150 000 000 = 350 000 000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350 000 000 – 256 000 000 = 94 000 000元 (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表明,企业未来在使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根据税法的规定,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4 000 000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94 000 000 * 33% = 31 020 000元 (由于该固定资产在未来使用、处置时需依税法规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即意味着企业未来可少交所得税31 020 000元,由此形成当期期末企业的一项资产) 当期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31 020 000 – 26 400 000 = 4 620 000元 (由于企业当期期初已存在递延所得税资产26 400 000元,因此,只需在此基础上补计至31 020 000元即可)###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
      而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和暂时性差异相对应的,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是将来可用来抵税的部分,是应该收回的资产,所以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
      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你***

    2017-08-25 04:32:54

  • 2017-08-25 04:32:54
  •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字面理解,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不会递延的,不交就不交,多交就多交了。 
    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
      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和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应交所得税确定下来了(纳税申报表汇算清缴算出数据),但是,里面的时间性差异如何在账面上体现呢?所以,就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调整,将理应归属于以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挪后,将应归属于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提前,所以,就有了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另外,可以从所得的角度考虑,我资产增加了,费用减少了,负债减少了,总净资产理应增加。
      但是,税法上不确认这种增加。如果这种增加是确实的,那么,我就该为这种增加多交税,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同理,资产减少了,费用增加了,负债增加了,总资产相应就减少。可税法不确认这种减少。但确实是减少了,税法暂时不确认,以后也要确认,这种减少,就会让我以后少交税,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很多,你具体分析一下吧。###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除下列交易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企业应当确认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商誉的初始确认。
       (二)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 1.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除外: (一)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 (二)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一)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二)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 (二)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计算递延所得税 1)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2)比较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包括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3)根据准则的规定,确认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4)将上述应确认得期末递延所得税,与账面递延所得税余额相比较,确认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借或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或借:所得税费用 借或贷:所得税费用 贷或借: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存在暂时性差异所形成的一种在未来期间会减少或增加所得税 资产和负债。

    j***

    2017-08-25 04:32: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