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电视剧鹿鼎记(小春版)海大富跟太后对话(董鄂妃还有很多妃子的死因),能详细的说一下历史吗?

首页

电视剧鹿鼎记(小春版)海大富跟太后对话(董鄂妃还有很多妃子的死因),能详细的说一下历史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7 01:36:08
  •   董鄂妃其事
      萬千寵愛於一生
      董鄂妃的身世存在種種爭議,關於她如何入宮也是一個説不清的謎。今人只能從史籍上瞭解到,順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冊立爲賢妃,一個多月後順治又準備立她爲“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
      
      冊立典禮是在當年十二月初六舉行的,這一年順治19歲,董鄂妃18歲。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保存了冊立董鄂妃爲皇貴妃的《詔書》。按常規,皇帝只有在冊立皇后的大禮上,才會頒佈詔書公吿天下。董鄂妃享受到這種特殊禮遇,表明她得到了順治不同尋常的寵愛。
      
      董鄂氏入宮後,與順治的感情與日俱增。順治後來在《端敬皇后行狀》中回憶:他下朝時董鄂妃總是親自安排飲食,飯菜做好後更要先品嚐。當他批閲奏章時,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邊。
      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説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愼重。
      連宮女太監犯錯誤時,她也往往爲他們説情。
      順治十四年四月初七,董鄂妃生下一個男孩,排行第四。隨着新生兒的誕生,清朝後宮內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變得更加殘酷。
      順治的父親皇太極先後娶了包括孝莊皇后在內的五位皇后和妃子,都是蒙古族。
      順治的第一個皇后是孝莊皇太后的姪女,在順治十年時被降爲靜妃。順治的第二個皇后是孝莊的侄孫女,仍被廢棄。集萬千寵愛上的董鄂妃自然受到嫉恨。
      董鄂妃即將生産時,孝莊搬到北京永定門外20華里的南苑,這是皇家冬天狩獵閲兵的地方。
      
      董鄂妃拖着産後虛弱的身體,前往南苑照顧孝莊,她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更不幸的是,新生的孩子不久夭亡,這對董鄂妃是致命的打擊,從此她一病不起。
      佳人早逝空遺恨
      顺治的百般勸慰和關愛並沒有減輕董鄂妃因失去愛子所產生的精神痛苦,本來就十分孱弱多病的身體,又雪上加霜。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玉殞香消,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顺治說,董鄂氏死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崩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愛子愛妃的接連死去,使顺治的精神幾乎崩潰。
      他萬念俱灰,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意要出家為僧,並讓和尙溪森為他剃了髪。後來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顺治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顺治悲慟欲絕,他以超常的喪禮來表達對愛妃的哀悼。
      董鄂氏死後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福臨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后諭旨:‘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
      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謚號,謚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
      在禮臣們擬議謚號時,“先擬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猶以無‘天’‘聖’二字為歉”。
      顺治為什麼以無“天”“聖”二字為歉呢?因為清代謚法,皇后謚號的最後四字為“×天×聖”,“天”代表先帝,“聖”代表嗣帝,表示該皇后與先帝和嗣帝的關係。如孝莊文皇后在太宗時“贊助內政,旣越有年”,以後又輔佐順、康二帝,所
      以她的謚號最後四字為“翊天啟聖”。
      而董鄂氏謚號的最後四字為“溫惠端敬”四字,明顯比有“天”“聖”二字的皇后低了一等,所以顺治感到內疚。
      順治命令上至親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婦齊集哭臨,不哀者議處,經皇太后“力解乃已”。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二十七,董鄂妃的梓宮從皇宮奉移到景山觀德殿暫安,抬梓宮的都是滿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這在有清一代,不僅皇貴妃喪事中絕無僅有,就是皇帝、皇后喪事中也少见。
      董鄂氏的梓宮移到景山以後,顺治為她舉辦了大規模的水陸道場,有108名僧人誦經。整天鐃鈸喧天,燒紙施食,香煙燎繞,紙灰飛揚,經聲不斷。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董鄂妃的屍體連同梓宮一同被火化,骨灰被裝入“寶宮”(骨灰罐)。
      
      清制:平時皇帝批奏章用硃筆,遇有國喪改用藍筆,過27天後,再用硃筆。而董鄂妃之喪,福臨用藍筆批奏章,從八月到十二月,竟長達4個月之久。
      順治为情出家被阻
      寵冠後宮的紅顏知己魂歸西天,給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癡情天子顺治留下了無窮的哀戀和回憶。
      為了彰顯董鄂氏的賢德、美言、嘉行,福臨命大學士金之俊撰寫董鄂氏傳,又令內閣學士胡兆龍、王煕編寫董鄂氏語錄。福臨親自動筆,飽含深情地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以大量的具體實例,展現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賢德,洋洋達四千言,內容十分豐富。
      順治送走愛妃後,就選擇了凈髪出家。
      其實順治並不是突然想出家的,據歷史學家陳垣考證,順治對佛敎的啓蒙始於一代高僧憨璞聰。順治十年,這位高僧入宮,他對佛法的解釋深深觸動了順治。
      在憨璞聰推薦下,僧人玉林和溪森先後入宮講授佛法。順治開始信佛,法名“行癡”。這位行痴皇帝在愛妃火化後的當月,就請溪森爲自己舉行了凈髪儀式。
      
      皇帝出家震驚朝野。在孝莊的壓力下,玉林把溪森綁起來,並架起乾柴,要當衆燒死他。就在這時,傳來順治決定蓄髪留俗、不再出家的緊急口諭。
      順治沒能當成和尙,三個月後,他在病中把身邊的近侍吳良輔送到憫忠寺代替他削髮爲僧。
      
      5天後,順治帶着無限惆悵,在紫禁城養心殿閉上了眼睛,年僅24歲,死因是天花。順治去世距董鄂妃病逝,僅隔三個多月。

    张***

    2018-09-17 01:36: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