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们中国的舞狮子是怎么来的?

首页

我们中国的舞狮子是怎么来的?

在地理上,我们亚洲是没有狮子的,但我们传统节目却有舞狮子,为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9 00:35:50
      舞狮子是民间传统的娱乐形式,用于节日庆典等喜庆场合,以其造型生动、姿态活泼和表现力强等特点,为民众喜闻乐见。 
    然而,狮子舞究竟兴起于何时,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中国风俗史和舞蹈史上一个典型的悬案。 
    民间关于舞狮子来历的故事,大致有两种。
       一说,古时候狮子成精作怪,祸害人间,笑面佛可怜众生,便下凡来降服它。后来老百姓模仿笑面佛降服狮子的动作,创成狮子舞,意在辟除瘟疫,迄今民间常见的大头和尚弄狮子,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一说,东汉章帝时,大月氏遣使送来一头金毛雄狮。章帝对大月氏使者说:明年请来看驯狮吧。
      使者走后,章帝降旨重金召募驯狮的勇士。岂料驯狮人竟失手把狮子打死。章帝大怒,欲治其罪。驯狮人表示已经想出让死狮复活并使之驯服的办法。章帝无奈,姑妄信之。来年春天,大月氏果然派来使者,要看驯狮。一阵惊天动地的锣鼓声中,那只长大了许多的金毛雄狮在驯狮人手执绣球的引导下,活蹦乱跳地窜进宫来,时而腾跃扑捉,时而俯地打滚,在驯狮人的逗弄下,百依百顺,憨痴可爱,竟找不出一点儿桀骜凶狠之相了。
      大月氏的使者钦佩万分。事后,章帝询问死狮复活的秘密,原来那只“金毛狮子”是驯狮人的两个合作者披上狮皮扮演的。从此,舞狮子便成了汉朝招待各国使节的节目,后又走向民间,流传至今。 历史传说之外,研究者对舞狮来历的见解也诸说纷纭。以舞狮子兴起的时间论,流行的讲法就有六、七种之多。
       一说舞狮子渊源于汉代宫廷百戏中的“兽舞”。《汉书·礼乐志》:“常从象人四人。”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因见舞狮子在西汉时已具雏形。论者以为,随着张骞通西域之后,原产非洲、中亚的狮子便作为一种殊方异物传人中国,引起汉人的极大兴趣,百戏艺人模仿狮子的造型和动作,创造了形神兼备的狮子舞。
      由于这种狮子是人扮演的,故称“象人”。 一说舞狮子发端于南北朝时。但来源又有两说,或谓北魏时有一种木雕兽头的狮子舞,由“胡人”从塞北传到中原;或谓南朝宋文帝时,大将宗?U创制假面狮戏,以与林邑之象阵相御(《宋书·宗?U传》)。从此狮子舞先流行于军中,而后传到民间,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一说舞狮子源于唐代的“五方狮子舞”。据《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载,这种群舞由五只不同颜色的“狮子”和六十个首戴红巾的“狮子郎”一起表演,归为“龟兹伎”类。又据白居易《西凉伎》诗可知,这种舞蹈是安西都护进贡来的。 一说舞狮子是由古代印度传到中国的。
      具体讲法又有三种:一称佛教以狮子为“四足尊”;释迦牟尼在大众中讲决定之说而无所畏惧,犹如“狮子吼”;释迦牟尼的坐席名“狮子座”。以狮子譬喻佛法威猛,能降伏一切邪魔。随着东汉时佛教的东来,这种观念传到中国,进而表现为舞狮弘法的宗教仪式。据《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时洛阳长秋寺每逢四月初四前后,举行庆祝释尊诞辰的游行。
      当人们抬着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这种披锦挂彩的人扮狮子的导引,就是舞狮子的原型,此后民间艺人改造为独立的舞狮表演。一称舞狮子源起“达摩狮子”。佛经谓四足尊狮子以捕猎为乐,佛祖以救度众生为乐,故佛入于狮子游戏三昧。
      换句话讲,就是把佛祖普救众生称为狮子游戏。这本是佛经中的一种譬喻,后来被佛门弟子加以搬演,使成由一舞者扮成笑面佛逗弄狮子的舞姿,称为“达摩狮子”,再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时约南北朝时期。一称舞狮子源起唐初:当时西域使者护送产于当地的珍兽狮子来到长安,还特地选了一批舞人身着彩衣相伴,于进入皇城之时且行且舞,以此渲染欢快的气氛,此即舞狮滥觞,而且“伴舞”的对象是关在笼子里供长安市民沿途观瞻的真狮子。
      其后,人们创造了由人扮狮的狮子舞,以反映西域使者送狮来朝的欢乐景象。 综观上述各种讲法,撇开或西汉或东汉、或北朝或唐朝的时间差异不论,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舞狮的源头是宫廷艺人或民间艺人模仿狮子形神动作创制的一种娱乐性舞蹈,还是佛门弟子借以弘扬佛法的一种宗教仪式?再递进一层看,这种文化涵容上的不同,又与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狮子的问题密切有关: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从来不产狮子,狮子连同它最初的汉名“师子”,都是从外国传入的。
      认定舞狮滥觞于佛教并随之传来中国的讲法,多以这种观点为依据。 另一种观点认为,至迟到唐代,我国边陲如新疆、甘肃等地区一直有狮子出产。《穆天子传》卷一载:“狻猊□野马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师子,亦食虎豹。”检索古人文献记载中对狮子形貌、习性的描绘,与今人所见产自非洲、南亚等地的狮子有明显区别,再看舞狮中人所扮雄狮的螺髻大尾、凹面凸眼的造型,完全取自“狻猊”(即中国狮子)之形,也能反证舞狮起源与外国狮子无关。
      又晋张华《博物志》亦载,曹操征战匈奴冒顿王途经白狼山时,曾逢狮子,使人格杀之。再以《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有关五方狮子舞的来历的记载及白居易的诗句互相印证,所谓龟兹、凉州、安西都护云云,均明言这种狮子连同狮舞来自今新疆库车一带,且毫不涉及佛教。
      事实上,外国人一见舞龙舞狮,必然同中国联系在一起,而佛教虽有狮吼弘法之说,印度建筑亦多狮头石柱之制,但是并没有狮子舞的传承,因知所谓舞狮源起佛教的讲法是一种望经生义的误会。 对上述第二种观点的驳难者认为,其一,《说文解字》收字近万,找不到“狮”字;其二,自《汉书》起始有“师子”记载,一般多认为是波斯语的音译;其三,“狻猊”释为“师子”,不过是晋人郭璞的一家之见,后人跟着学舌而已,并无有力的旁证。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于舞狮子的来历,至今还是一个谜。 。

    1***

    2018-02-09 00:35: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