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红楼梦的故事简要!!!

首页

红楼梦的故事简要!!!

红楼梦的故事简要! 
红楼梦的经典诗句!
急!急!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18 01:24:10
  •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雨村看中士隐丫头娇杏,发迹后娶娇杏;雨村因脏被革职,给巡盐御史林如海女林黛玉教书识字。
      

    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谈论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母逝;贾母要接外孙女黛玉;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雨村谋求复职。
      黛玉进贾府,贾母十分疼爱。“凤辣子”出场;宝黛相会,一见如故。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雨村授应天府,薛蟠争买英莲打死冯渊。
      门子以护官符为由阻雨村发签拿薛蟠,雨村听其计,徇情枉法。
    薛姨妈并宝钗薛蟠进贾府。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黛二人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领宝玉至其房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周瑞家的给刘姥姥介绍凤姐。
      刘姥姥先见平儿,误以为凤姐。凤姐初会刘姥姥,态度不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薛姨妈托周瑞家的给众姑娘送宫花,黛玉用话刺周。
      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宝玉邀秦钟来私塾读书。焦大当着凤姐和宁府诸人面骂街。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玉说服贾母叫秦钟一起上学。
      

    宝玉来看宝钗,宝玉要了金锁看。黛玉来了,见宝,钗在一起,心下不悦。黛玉借寻雁送手炉趁机奚落宝、钗。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上学,贾政让念四书,不让念诗经。
      

    秦钟、香怜交友,金荣取笑,秦、香向贾瑞告状。贾瑞偏袒金荣。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不满秦钟。
      金寡妇数说金荣。璜大奶奶到宁府,尤氏告知秦氏身体不好。
    冯紫英给贾珍荐幼时从学的先生张友士给秦氏看病。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贾敬寿辰,贾母未来,凤姐为之解释。
      

    凤姐和宝玉瞧秦氏。宝玉想起在此睡觉梦游太虚幻境事。凤姐劝解秦氏,贾瑞给凤姐请安。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找凤姐。
      被风姐戏弄。

    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风月宝鉴,一命鸣呼。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氏病夭。
      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小丫环宝珠甘为义女。

    尤氏犯旧疾不出。宝玉向贾珍荐凤姐理家。凤姐要治宁府五件风俗。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
      

    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随贾琏送黛玉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已殁。
    宁府送殡,北静王水溶会见宝玉。

    第十五回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北静王赞宝玉,赠以圣上亲赐念珠。
      凤姐、宝玉、秦钟在农人家打尖。宝玉观二丫头纺绩。

    来至换槛寺,宝玉,秦钟与智能玩笑;凤姐弄权图银害命。

    《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到贾府,与宝玉的爱情纠葛开始形成,并在矛盾中向前开展。
      直到第九十七、九十八两回,黛玉和宝钗在“哀”“乐”截然不同,“悲”“欢”强烈对比之下,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出闺成大礼”,终成悲剧结局,是主线的高潮,也是实现全书主题的集中所在。后二十一回,则是在高潮的余波中,情节的下降、结尾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贾家被抄而又赢得一个回光反照的局面。
      最后宝玉遁入空门,全书结束。从这条主线看,造成贾、林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桎梏下,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不能自主,而取决于封建家长的意愿。具体地说,贾、林的爱情、婚姻不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由以贾母为代表的荣府当权派们决定,而贾母又以封建的阶级利益做点为基点,她对林黛玉的“疼”,仅仅是从“骨血”关系出发,并不喜爱她不符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和“小性儿”;而对薛宝钗的“爱”,则是以她“端方”的封建品格为基点,尤其是适应封建道德要求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性格。
      由此终于选中了薛宝钗而弃置了林黛玉。其结果是,同时酿成3个人的悲剧: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了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真正赢得爱情,陪伴她提终生的凄凉孤苦。她和林黛玉,只不过是同一条封建毒草藤上两颗属性不同的苦瓜而已。
      这条主线揭示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也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制度的礼教的叛逆精神。
    《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它以封建的阶级压迫,等级制度以及封建遗族寄生腐朽,荒淫糜烂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它以贾府及其亲族的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它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提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
    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田***

    2018-10-18 01:24: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