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

首页

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

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我们国家应采取哪些举措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01 18:55:35
  •     上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而同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更让人们心中对未来满怀憧憬。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人们感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魅力和艰辛。对那些推动科技发展的知识界精英们,人们表达出自己的由衷敬意。事实上,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充分褒扬了科学精神,并提出鼓励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曾几何时,孩子们都把成为一名科学家当作最崇高的目标,“我们爱科学”也成为当初最响亮的口号。
      但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少的年轻一代将科学研究工作树立为自己的理想,“科学”在整个社会的位置也似乎呈下降趋势。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适时召开,将对重新定义科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只有在全社会掀起重视科学、热爱科学的浪潮,才能有助于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目标,那将是中国迈向真正富强的重要标志。人们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使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使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昂首阔步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普遍意义上,将那些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以创新型国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来看———即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
      新世纪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进的背景下召开的。众所周知,在当今,正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财富形成和积累的重要源泉,并且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年的期限,看上去不短,但同样弹指一挥、时不我待,因此,真正完成科技进步的目标,切实实现向创新型国家的深刻转变,是关系到未来中国发展的十分具有紧迫感的重要历史事件。   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基础。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必须得到显著加强,而创新能力建设更需要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当前的状况是,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许多企业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这不仅体现出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也反映出国内还没有形成“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
      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397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61亿元,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而目前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可怜的万分之三,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显然相距甚远。因而,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企业的发展。
      一种悲观的看法认为:目前我国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依赖引进的现状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改变。这么说显然不无道理,事实上,目前国内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而自主创新更是很少成为企业寻求更大程度发展的首要选择。
         必须严肃指出的是,自主创新能力被看作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引导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显然是为了更加契合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沛的动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仅为5%左右,而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也成为一大难点,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只能依赖进口。这种局面下的负面影响十分突出,比如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就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却又是花钱买不来的。所以,只有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国家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依靠自主创新是惟一靠得住的解决方案。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为唤起全社会再次重视科学创造了契机,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也使人们看到了我国依靠“科技兴国”的决心和志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经济发展紧紧地与科技联系在一起。应该看到的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还有很多需要扭转的观念、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w***

    2018-02-01 18:55:35

  • 2018-02-01 18:01:35
  •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人们感受到科学工作者的魅力和艰辛。对那些推动科技发展的知识界精英们,人们表达出自己的由衷敬意。事实上,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充分褒扬了科学精神,并提出鼓励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曾几何时,孩子们都把成为一名科学家当作最崇高的目标,“我们爱科学”也成为当初最响亮的口号。
      但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少的年轻一代将科学研究工作树立为自己的理想,“科学”在整个社会的位置也似乎呈下降趋势。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适时召开,将对重新定义科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只有在全社会掀起重视科学、热爱科学的浪潮,才能有助于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创新型国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目标,那将是中国迈向真正富强的重要标志。人们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使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使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昂首阔步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普遍意义上,将那些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以创新型国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来看———即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追赶。
      新世纪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进的背景下召开的。众所周知,在当今,正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财富形成和积累的重要源泉,并且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年的期限,看上去不短,但同样弹指一挥、时不我待,因此,真正完成科技进步的目标,切实实现向创新型国家的深刻转变,是关系到未来中国发展的十分具有紧迫感的重要历史事件。

    丁***

    2018-02-01 18:01: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时事政治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