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哪国人叫什么啊?

首页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哪国人叫什么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23 01:42:32
  •   已经不止一遍看过夏丐尊老先生翻译的《爱的教育》。至今还记得他把教育的情与爱比作池水,正如他所说的:“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我为人师已十年,每天监督学生解题,终陷迷茫,取出尘封已久的书籍,真是感慨良多。 
    一本书读得多了,难免不由自主地归纳、总结。
      最值得体味的就是书中的师生关系、父母儿女情感好似飘渺而又触手可及的理想国,但有时又能把人心从高不可攀的天国拉回到残酷的现世。书中有战争、有贫穷、有显贵、有勇气、有气馁、有高尚、有卑贱,但唯独其中那润物细无声的爱令人陶醉并且是如此的光彩夺目和理所当然。
      就像春天用她蹑手蹑脚的小心轻轻叩开坚冰,听得见叮咚的泉水,还可以看得见光秃的小树发出新芽,绽出绿色。如果在灯下夜读倦了,怀卷而眠,便会梦见自己是一只小鸟,啁啾歌唱着轻盈起舞;当读到安利柯父亲制止安利柯用手去擦拭“小石匠”留在椅背上的石灰粉,我更象是在阅读一部老式的无声电影胶片,感动之余却发觉自己身处三月的暖阳间而无可适从;当读到病中的先生因为积劳成疾,扼腕悲伤之间却发现自己的影子而无比光荣。
      
    要说《爱的教育》最给我留下印记的就是“亲吻”和“爱抚”了。师生之间的“亲吻”、父母对子女的亲吻、健康对病中的亲吻、富贵对贫穷的亲吻、学生对战士的亲吻、商人对劳动者的亲吻;还有老师对坏学生的抚慰、父亲对孩子们的爱抚、孩子们对父母的娇嗔、老同学对新同学的爱护、得意者对失意者的安慰。
      好像缺少了亲吻和爱抚,书就不叫《爱的教育》了,于是我想起了姚明受伤倒地时,队医对他的亲吻,我又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于是掩衣轻轻推门,在女儿的脸蛋上留下一个深情的吻痕,待心情稍微平复,又拾卷而起,重温这理想国的吻。当然,总是有吻别的,书中最后一章《告别》无不是一幕肝肠寸断的离别之吻。
      
    《爱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师生之爱、家庭之爱或许就超越《教育学》了,在我们国家,祖国之爱历来是排在第一位的。《少年爱国者》就为我们上了极其震撼的一课,说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从巴塞罗那乘船回家乡意大利热那亚,途中许多虚伪的人为了摆阔施舍了很多钱给他,其中有几个人在挖苦少年国家的人民是:“下等的公民、强盗。
      ”这个怒不可遏的少年愤怒地把这些钱币掷向了施舍给他钱的人的脑袋上,并且严正地怒吼:“我不要那说我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十九世纪末的意大利和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很相似,有地位卑微的手工业作坊者,也有靠资本和技术垄断而发迹的商人,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卖炭者与绅士》这篇文章。
      法琵斯自倚父亲是上等人,很是高傲,和卖炭者的儿子培谛起了矛盾。法琵斯自知理错,恶毒地说:“你父亲是个叫花子!”法琵斯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便捉了儿子的手臂,拉到培谛身旁,说:“快道歉!”卖炭者想阻止,绅士可不干,逼着儿子支支吾吾向卖炭者道了歉,并且握住了卖炭者的手。
      故事说起来很简洁,但却给我们现代教育一个深刻的启示,正如教书先生在事后对学生们说的那习话:“今天的事情,大家不要忘记。因为这可算这学年中最好的教训了。
    当然,书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和孩子们对父母亲的依恋和热爱。
      其间有一对子女听到父亲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动向母亲要求放弃今后的礼物,甚至在饮食方面也要有所节制。这一切让父亲听到了。第二天,这对父母买来礼物,悄悄放在熟睡中孩子们的枕下。还有一篇《爸爸的守护者》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西西洛少年到医院看护从法国做工回到意大利的病父。
      由于少年的精心护理,病床上的“父亲“病情有了起色,就在这个时刻,少年真正的父亲看到了少年,原来,西西洛服侍错了人,不过,少年依然坚持继续服侍这位异乡的”父亲“,直到这位病人握着少年平安而终。
    《爱的教育》描绘教师和学生的篇幅并不多,但却篇篇精美无比,让人流连忘返。
      在书中,教师都有这么几个特点:表面严厉实质非常仁慈,衣着朴素,由于长期的劳累而身体虚弱,学生爱说自己老师的笑话却异常热爱自己的先生。书中的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度,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他们在课堂上的顽皮和嬉闹是中国不曾有的。这些学生给老师取绰号,向代课老师扔纸团,跳到讲台上大声喧哗,但往往却能得到老师的亲吻和宽恕,比如开篇讲的先生就用这样的口吻对犯了错的孩子说:“快回去!好孩子!“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为何超脱出任何一本《教育学》或《教育概论》就是因为她那丝丝入扣,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始终贯通其中,就犹如《音乐之声》的女主角朱莉·安德领着孩子们徜徉在绿色的大自然中,一切都随性地自然成长,在这种痛苦的成长过程中却找到了隽永的诗性和无尽的乐趣。
      关爱、尊重、理解和推己及人乃本书的亮点,我想,这恐怕是我们中国之教育最为缺失的吧!。

    刘***

    2018-09-23 01:42:3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