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国际礼仪的注意事项?

首页

国际礼仪的注意事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1-22 12:44:00
       任何服装都应做到清洁、整齐、挺直。上衣应熨平整,下装熨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鞍应上油擦亮。穿中出装要扣好领扣、领钩、裤扣。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长裤裤筒也不允许卷起。两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边一个,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
      均应扣全。男同志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女同志夏天可光脚穿凉鞋,穿袜子时,袜口不要露在衣、裙之外。  参加各种涉外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去帽子和手套,脱掉大衣、风雨衣等送入存衣处。西方妇女的纱手套、纱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
      在室内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镜。有限疾须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在握手、交谈时将跟镜摘下,离别时再戴上。  在家中或旅馆房间内接待临时来访的外国客人时,如来不及更衣,应请客人稍坐,立即换上服装、穿上鞋袜,不得赤脚或只穿内衣、睡衣、短裤、拖鞋接待客人。
        在交际场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关系亲切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时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
      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应只轻轻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仲出手后再握。多人同时擂手,切忌交叉进行,应等别人握手完毕后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在东南亚信仰佛的国家见面时双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国传统的拱手 行礼。这些礼节在一些场合也可使用。  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举起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也可脱帽致意。
      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与外商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点人。谈话时的距离要适中,太远太近均不适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时,不要凑前旁听;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可待别人谈完;有人主动与自己说话,应乐于交谈;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若谈话中有急事需离开,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时若超过三人,应不时与在场所有人攀谈几句,不要同个别人只谈双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谈的问题不便让其他人知道,可另约机会。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别人讲话时,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的看法。对于对方谈到的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应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
      要善于聆听对方的讲话,不要轻易打断,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别人讲话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老看手表等做出不耐烦的样子,或做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
      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自我介绍时,要主动讲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我介绍。
      为他人介绍时还应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以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其他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别人。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先将身份低的、年纪轻的分绍给身份高的、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妇女。介绍时,除妇女和年纪长者外,一般应起立。
      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交换名片也是相互介绍的一种形式。在送给别人名片时,应双手递出,面露微笑,跟睛看着对方,在接受对方名片时、也应双手接回,还应轻声将对方的姓名等读出,然后郑重地收存好。  涉外交往在谈话时,内容不能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提起一些谎诞离奇、耸人听闻、淫秽的话题。
      不应径直询问对方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 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应究根寻底,对方反感约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在谈话中一定不要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不要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要耻笑讽刺对方或他人,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男子一般不参加妇女圈内的议论。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宜询间妇女的年龄和婚姻状况,不要说对方的身材、健康、收入及私生活方面的话题。不要与妇女开玩笑,更不要无休止的攀谈以免引起对方和他人的反感。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对不起”、“打扰了”,“再见”等。
      见面对一般先问好,如“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顺利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是第一次到中国(或本地)吗?”“来中国多久了?”“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讲“很高兴与你结识,希望今后再见面,”“晚安,请代向朋友(夫人、丈夫等)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社交场合的谈话话题,还可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方面,但一定注意内外有别,保守国家秘密。  所送礼品,即使已有包装盒,也应再用花色或彩色礼品纸包扎,并用彩带系上梅花结或蝴蝶结。礼物宜当面呈送,但婚礼赠品可事先送去。节日礼品也可派人送或寄送。
        在挪威,商人出席对方晚宴的第二天,应当给主人送上一份礼物。  在丹麦,商人被邀请做客时,应给同行的其他商人各送一束鲜花或精美礼。

    d***

    2008-11-22 12:44:00

其他答案

    2008-11-22 17:03:00
  •   接待谈话时的礼节: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
      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说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地与在场的所有人攀谈几句。
      不要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也不要与个别人只谈两个人知道的事而冷落第三者。如所谈问题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另找场合。 在交际场合,自己讲话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要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
      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不对此轻易表态,可转移话题。在相互交谈时,应目光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的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妇女长的胖、身体壮、保养的好等语。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究根问底。
      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内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地攀谈而引起旁人的反感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与之开玩笑,争论问题要有节制。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好吗?等等。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一切都顺利吗?”“好久不见了,你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最近休假去了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
      ”“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迎宾礼仪 在迎宾过程前期准备和后期接待: 迎宾它所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在有约在先的情况下,由主人一方出动专人,前往来访者知晓的某一处所,恭候对方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迎宾仪式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宾主双方热情见面。 二是向来宾献花。献花者通常应为女青年,或少先队员。
      若来宾不止一人,可向每位来宾逐一献花,也可以只向主宾或主宾夫妇献花。向主宾夫妇献花时,可先献花给女主宾,也可以同时向男女主宾献花。 三是宾主双方其他人员见面。依照惯例,应当首先由主人陪同主宾来到东道主方面的主要迎宾人员面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宾。
      随后,再由主宾陪同主人行至主要来访人员的队列前,按其职位的高低,由高而低,一一将其介绍给主人。 四是主人陪同来宾与欢迎队伍见面。 在迎宾工作之中,要进行必要的先期准备,以求有备而行,有备无患。 1掌握基本状况:一定要充分掌握迎宾对象的基本状况。
      来宾尤其是主宾的个人简况。例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专业、专长、偏好、著述、知名度,等等。必要时,还需要了解其婚姻、健康状况,以及政治倾向与宗教信仰。在了解来宾的具体人数时,不仅要务求准确无误,而且应着重了解对方由何人负责、来宾之中有几对夫妇,等等。
      来宾此前有无正式来访的记录。如果来宾,尤其是主宾此前前来进行过访问,则在接待规格上要注意前后协调一致。无特殊原因时,一般不宜随意在迎宾时升格或降格。来宾如能报出自己一方的计划,例如,来访的目的、来访的行程、来访的要求等等。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之下,应当在迎宾活动之中兼顾来宾一方的特殊要求,尽可能地对对方多加照顾。
       2制定具体计划:一定要详尽制定迎接来宾的具体计划,可有助于使接待工作避免疏漏,减少波折,更好地、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根据常规,它至少要包括迎送方式、交通工具、膳宿安排、工作日程、文娱活动、游览、会谈、会见、礼品准备、经费开支以及接待、陪同人员等各项基本内容。
       单就迎宾而言,接待方亦应有备在先,最为重要的有五项内容。即一是迎宾方式,二是迎宾人员,三是迎宾时间,四是迎宾地点,五是交通工具。 迎宾方式:要不要搞迎宾活动,如何安排迎宾活动。怎样进行好迎宾活动。一定要精心选择迎接来宾的迎宾人员,数量上要加以限制,身份上要大致相仿,职责上要划分明确。
      在迎宾工作中,现场操作进行得是否得当,乃是关键的一环。 时间问题: 1要预先由双方约定清楚。 2要在来宾启程前后再次予以确认。 3要提前到达迎宾地点。 地点问题: 1交通工具停靠站。例如,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等。 2来宾临时下榻之处。
      例如,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等等。 3东道主一方用以迎宾的常规场所。例如,广场、大厅,等等。 4东道主的办公地点门外。例如,政府大院门口、办公大楼门口、办公室门口、会客厅门口,等等。 前三类地点多用以迎接异地来访的客人。其中的广场,主要用以迎接贵宾。
      第四类地点也就是办公地点门外,则大多用以迎接本地来访的客人。 确认来宾的身份。通常有四种方法可行。 1、使用接站牌。使用接站牌时,牌子要正规、整洁,字迹要大而清晰。不要随便用纸乱写。尽量不要用白纸写黑字,让人感到晦气。接站牌的具体内容,有四种主要写法:一是“热烈欢迎某某同志”,二是“热烈欢迎某单位来宾的光临”,三是“某单位热烈欢迎来宾莅临指导”,四是“某单位来宾接待处”。
       2、使用欢迎横幅。 3、使用身份胸卡。 4、自我介绍。在方便、务实的前提下,上述四种确认来宾的方法,可以交叉使用。 施礼问题:在迎宾之时向来宾施礼、致意,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下列四点。 1是与来宾热情握手; 2是同来宾主动寒暄; 3是对来宾有问必答; 4是为来宾服务周到。
      接到来宾后,在步出迎近地点时,迎宾人员应主动为来宾拎拿行李。不过,对于来宾手中的外套、提包或是密码箱,则没有必要为之“代劳”。 引导问题:来宾的引导,指的是迎宾人员在接待来宾时,为之亲自带路,或是陪同对方一道前往目的地。在一般情况下,负责引导来宾的人,多为来宾接待单位的接待人员、礼宾人员、专门负责此事者,或是接待方与来宾对口单位的办公室人员、秘书人员。
      在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导者应主动在外侧行走,而请来宾行走于内侧。若三人并行时,通常中间的位次最高,内侧的位次居次,外侧的位次最低。宾主之位此时可酌情而定。在单行行进时,循例应由引导者行走在前,而使来宾行走于其后,以便由前者为后者带路。在出入房门时,引导者须主动替来宾开门或关门。
      此刻,引导者可先行一步,推开或拉开房门,待来宾首先通过。随之再轻掩房门,赶上来宾。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须先入后出,以操纵电梯。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导者则应后入先出,这样做主要是为表示对来宾的礼貌。出入轿车。如果引导者与来宾出行,宾主不同车时,一般应引导者座车在前,来宾座车居后;宾主同车时,则大都讲究引导者后登车、先下车,来宾先登车,后下车。
      在引导来宾时,切勿一味沉溺于高谈阔论,免得令来宾走神,“一失足成千古恨”,当众跌跤丢人。

    z***

    2008-11-22 17:03:00

  • 2008-11-22 13:01:00
  • 推荐金正昆教授的交往礼仪视频,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

    x***

    2008-11-22 13:01:00

  • 2008-11-21 17:56:00
  • 很多,衣食住行方面都有要注意

    s***

    2008-11-21 17:56: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