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K-12教育的全称是什么,代表何意

首页

K-12教育的全称是什么,代表何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6-02 22:37:00
      ,“K12”中的“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三)。“K-12”是指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因此也被国际上用作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而在国内,“K12”则有其更为独特的含义。“K12”,一个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无比熟悉的名称。
      提起“K12”,中小学的教师、校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立刻会想起他们网上共同的家,想起他们每天都会光临的地方: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然而,K12虽然起源于它的网站,但它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图书教材已经和它的网站一样出名,所以,目前K12已经“升华”成一个非常著名的“品牌”,为广大教育用户所熟知。
      事实上,自K12诞生之日起,至今还不到四年的时间,但是,在这短短的四年间,它却很是做了几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才成就了今天K12的辉煌夺目。大事一:1998年,在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筹划建设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1999年4月18日,K12中国中小学家教育教学网正式开通。
      2000年,正当K12网站影响力不断扩大时,其创始人、原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人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相东和王珏带领K12毅然离开可以背靠、可以乘凉的“大树”,走上市场化运营道路。2000年夏,6月飞雪,纳斯达克的网络神话的破灭让无数网络英雄气短,启迪网、教育热线等一大批教育类网站风光不再,甚至有一些很快就灰飞烟灭。
      而K12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一年以后,它逐渐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网上教育资源的集散地。时至今日,K12教育网的人气更是越来越旺,在基础教育类网站中首屈一指。不得不说,K12,不仅在教育网站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即使在网络行业中也绝对称得上是姣姣者。
      大事二:2000年10月,K12教育网若在股市上,相信它肯定会始终坚挺,逆势飘红。其原因就在于K12当时的主营业务顺利完成“鼠标+水泥”的转型,由一家纯网站公司发展为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应用软件提供商。K12首家推出的《K12教育资源库》,基本解决了学校教育资源紧缺的难题,获得了广大学校用户的广泛认可,因此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当时仅仅在北京召开的的一次电教会议上,定价6800元的《K12教育资源库》当场销售了数十套。凭借着《K12教育资源库》的80张光盘,K12敲开了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大门,不仅为公司掘到了第一桶金,依靠资源库生存了下来,更开创了一个广阔的资源库市场,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资源库建设的热潮。
      K12产品开发定位之准确、产品开发的实施手段之精妙、市场宣传场面之大,成为教育软件行业中影响最为深远、场面最为波澜壮阔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令无数教育界同行叹为观止。大事三:在接下来的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K12继《K12教育资源库》后,连续推出包含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交流通讯平台和网络教育管理平台的全线产品共一百多种,基本能够满足学校对于教育软件的需要。
      而且所有这些产品全部都基于网络、基于浏览器,非常符合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因而也得到了大量的用户的认可。目前,已经有近万所学校、数十个地区教委采用了K12的产品。应该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K12已经成为产品线最长、技术水平最高、用户数最多的教育软件提供商,创造了教育软件行业中产品开发与产品销售的一大奇迹。
      2001年,在IT产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K12在进军教育信息产业的第一年就取得了1500万的骄人业绩,其强劲的上升势头令整个教育界瞩目,成为当年最为耀眼的新星。大事四:2002年,K12在教育信息行业的王者风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建设城域网的精神,在强劲的市场需求的带动下,K12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全线产品经过全面深化、整理、重新开发和升级后,全面推出可以运行在城域网和校园网之上的整套解决方案———《K12教育数码港》。
      可以说,《K12教育数码港》并不是最先推出的城域网/校园网解决方案,但却是最为成熟、最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凭借K12优秀的产品线、强大的技术水平、极高的品牌认知度,《K12教育数码港》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内,就在全国取得了数十个地区教委的定单,取代了教育资源库,成为K12发掘的第二个金矿。
      而那些跟风做资源库的厂商在不经意间又被K12远远地甩在了后面。K12城域网解决方案几乎百分之百的中标率,造就了K12的另一个不败神话。2002年半年刚刚过去,K12已经取得了比2001年全年度还好的业绩。每年超过200%的增长速度,令整个教育信息行业同仁仰视,同时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大事五:K12,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非常著名的教育品牌。它不满足于仅仅涉足教育信息产业,它要凭借K12的强大品牌优势和数年发展积累的资源优势,进行更为强力的扩张。这一次,它选中的是“教育文化产业”,具体的来说就是教育媒体产业和教育图书产业。K12立志要成为“教育媒体大王”,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地进展。
      2002年1月,K12投资创办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目前仅半年,就已经获得了全国各地教师与各级教育领导的广泛好评,并在众多教育工作者中口碑相传,相约“一定要订一本看看”。可以预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很快成为面向中小学校的、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教育媒体。
      同时,K12还正在进军教育图书产业,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编著并推出了《中国教育面临的紧要问题》、《校园网基础教程》等图书,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欢迎。而后编写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系列教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教材》,开发了将书本教材、光盘教材、网络课程三位一体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系列电子教材》。
      网站+教育资源+教育软件平台+教育传媒+教育图书,五位一体,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开创了教育企业同时涉足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先河。也正是由于在内部产业架构方面的优势,形成了K12在教育领域内无与伦比的综合竞争力。一、K12:品牌的源泉-K12教育网虽然,2000年6月,在互联网的冬天刚刚来临的时候,K12就已经脱离了纯粹的网站经营模式,完成了向教育信息化产业的转型,但是K12教育网这个网站依旧给它带来了很多价值,K12教育网的创始人之一、总经理王相东先生介绍,“从诞生的那天起,K12教育网的宗旨从未改变过,那就是:为中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服务,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
      如今,在全体K12人的努力下,经过三年建设,K12教育网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网上教育资源集散地,在基础教育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声誉,是国内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大型教育网站。”K12教育网,在老师们中间确实是响当当的。很多一线的老师都喜欢K12教育网的网上教育资源交流中心,如网上教学软件交流中心、教案交流中心、试题交流中心、素材交流中心、论文交流中心等。
      老师们有资源需求,首选就是K12。全国各地的老师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K12的资源中心,并从这里寻找自己需要的课件、教案等作为参考,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据了解,北京第十九中学的校长特意定期打包下载K12的优秀课件,提供给全校老师参考使用,而福建一些地区的老师也因为一段时间上不了K12教育网,还曾经集体向福建电信提出申诉。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因为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拥护,K12才成为教育工作者欢聚的大家庭。我们从K12网络管理员那里得到这样一组数据:网上“课件交流中心”中教师自发上传的课件已突破12000个,“教案交流中心”和“试题交流中心”中的教案和试题数量均已经突破10000篇,“论文交流中心”更是突破30000篇;在K12网上建立“个人专辑”的老师也已突破10000个;每日页面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教育求职”中有数千名老师和数百个教育单位在进行人才交流活动;K12各类教育论坛中的文章总数已超过10万篇,且正以每天上千篇的速度发展;至于个人主页及电子邮件的用户更是数以十万计。
      2000年至今,K12教育网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发展,并且是在热热闹闹地、充满活力地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K12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是K12获得市场优势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K12及时的战略调整,将网站品牌成功迁移到网下,开发了直接面向教育信息化全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也为K12网站提供了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并回过头来进一步提升了K12的品牌价值。
      虽然2000年6月,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正式注册公司名称为“北京育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但K12始终是K12,K12的网站与它的产品、解决方案、图书媒体,互动发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K12模式”。二、K12:“校校通”全系列软件产品提供者软件是计算机应用的灵魂。
      网络经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K12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育系统用户的需求,总是能够把最为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到软件中,足以证明K12在教育软件开发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从资源库,到网络视频教学系统,再到城域网解决方案,K12总能引领市场潮流,足以证明K12对教育本身的规律和教育的市场规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K12教育软件能取得成功,决非偶然。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之间,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冲击着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中国教育对信息技术的渴求也发展到了极为迫切的地步,很多地区的学校、教委都在积极准备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大潮涌动。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明确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与“校校通”建设目标,推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而这时,市场的情况是教育软件产品不少,但实用的不多,而且大多数不成体系,零零散散,不能满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核心需求。
      此外,当时从事校园网建设、教育软件开发的企业不少,但大多数都是非教育专业公司,从事教育软件研发的也不是深入理解教育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网站运营不利的情况下,K12直接舍弃了网上广告、网上资讯服务等项目,决心进入教育信息化市场。但教育信息化市场是很大的,需要进一步细分。
      K12依托自己深厚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功底,结合企业资源优势,直接定位于“教育软件”,要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满足其教育教学要求的全系列软件产品与整体应用解决方案。当时,K12在业内有非常著名的“三不做”原则:一不做网校,二不做系统集成,三不做课件。
      这令所有中关村的IT公司甚至国际上非常著名的咨询公司感到惊奇。因为一直以来,IT公司进军教育市场无不以这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K12的“三不做”原则是有自身深刻的认识的。不做网校,是因为K12认识到网校本身的特点并不符合具有较强“校内教育”特性的中小学生,不符合中小学的教育规律,并且为国家的政策所限制,当时就判定教案加题库型的中小学网校不会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不做系统集成,是因为K12并不具备所需的人财物方面的资源优势,而且系统集成的拖款情况极为严重,对企业运营非常不利。不做课件,是因为近十年的课件开发实践表明:没有一个课件能够在全国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思路、实际教学情况不同,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成型的课件显然不可能满足这些要求。
      这些造成了课件的实际市场容量有限,推广成本高,经常是课件的销售额甚至还冲抵不了市场和销售成本,大量课件开发公司因此倒闭,剩下的也仅仅是在苦苦支撑。K12凭借自己的经验,全面分析了市场需求,发现教师在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底层的教学资源,老师希望能够通过教学资源系统进行有关资料的查阅和课件制作素材的搜集。
      在经过严谨的论证后,立即组织了全国数十所科研院所和学校、动用了数百名人员、联合了十余家教育软件企业,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于2000年10月,首家推出《K12教育资源库》,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瓶颈,打响了漂亮的第一炮,为“校校通”工程和“课程整合”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教育市场上的资源库类产品有十余种,但K12教育资源库的核心位置几乎不可动摇,原因大概有三个:一是K12首家推出教育资源库,随后两次大的升级改版,推出《K12智囊教育资源库》、《K12学科资源库》,始终领先市场一步;二是K12独家倡导的“资源金字塔”理念,它集资源储备(K12资源库)、资源管理(K12建库王)、资源应用(K12网络课程制作平台)三层结构为一体,将资源建设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三是K12作为先进教育企业,它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对教学需求的准确把握,赢得了众所学校用户的信赖。
      资源库的成功让K12在教育信息化市场上一下子便牢固地站稳了脚跟,树立了品牌,并很快建立全国的渠道网络。而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资源库是我们产品的排头兵,”K12教育网的总经理王相东先生这样介绍,“2001年,我们集中研发力量,连续推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交流通讯平台和网络教育管理平台四大系列的全线产品共100多个品种,并经过整合提炼,统一数据接口与技术标准,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校园网、城域教育网整体应用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绝大多数核心需求。
      ”K12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凭借着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它的一切产品研发均以在教育中实用为准,绝不跟风,不追求短期效益。
      例如,K12首家推出资源库,因为网络教育、校园网建设、校校通、课件制作、课程整合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领域,无一不是以教育教学资源为核心的;为了满足教委和学校在教育评测方面的实际困难,组织了数百名优秀教师,针对新教材、新大纲、新题型组织了题卷系统和考评系统(《K12考评王》),切实减轻教师在教学评估方面的负担;针对校园网、城域网等宽带网络的兴起,K12敏锐地认识到在宽带网上视频技术的运用对教育的实际作用与深远影响,因此又组织力量开发出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视频产品(《K12视讯通》);……。

    j***

    2008-06-02 22:37:00

其他答案

    2008-06-03 09:44:00
  • K12公司叫北京育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在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了!

    p***

    2008-06-03 09:44: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