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问“官不必具惟其才”是什么意思?

首页

请问“官不必具惟其才”是什么意思?

请问“官不必具惟其才”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2-06 13:29:29
    公元前一千多年,周成王姬诵作《周官》一文,说:“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又说:“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唐代孔颖达注释说:“ 三公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
    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故《书》称:‘任官惟贤才。’又云:‘官不必备,惟其人。’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
    意即官负有重任,不该设置充数,必须贤德的人才可居其位,宁缺毋滥。
    

    冒***

    2009-02-06 13:29:29

其他答案

    2009-02-06 01:20:21
  •    古往今来,做天子的功业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那就是危险的时候了,再往前便是孤家寡人。越是英明神武,超凡卓拔的君主,越会成为国之大害。
     赢政为秦王时,也是英才盖世的雄主。他文韬武略前无古人,他广纳人才,一时间手下云集了一批来自各国的干才,如李斯、尉缭、蒙恬、王翦之辈,十年间便灭掉了六国,统一山河。
       但是,他称始皇帝后,却再也听不见任何意见了,谁说真话那就要遭贬斥诛杀,就连他自己的儿子扶苏,就焚书坑儒一事提了几句忠告,也被他赶出朝去。一时间这位纵横宇内的大帝,就变成了聋子瞎子,一帮佞臣宦官围绕在他的周围,暴政行于天下。秦虽强,安能不经二世而亡。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他鉴古知今,命五品以上官员每半年上书一次即百官上疏,评论朝政得失。贞观一朝,君明臣贤,文治武功,震古烁今,期间人杰辈出,得以被后人称为贞观盛世。 时下,各地政府都在召开“两会”,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可见听取民意是多么重要啊! 主明而臣直。
      
      自古进谏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如果朝臣们一味曲意迎缝不讲真话,一定是天子出了问题。愿我们人人都讲真话。 官不必具惟其才。 官不在多,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 让我们以史为鉴。 。

    1***

    2009-02-06 01:20:21

  • 2009-02-05 17:48:23
  • 当官的不一定要什么都会只要他有才能就好
    具做全讲。

    听***

    2009-02-05 17:48: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