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M26坦克和IS2坦克若在朝鲜战场上对决,那不论是单挑还是整建制的坦克战谁会胜出?

首页

M26坦克和IS2坦克若在朝鲜战场上对决,那不论是单挑还是整建制的坦克战谁会胜出?

M26坦克和IS2坦克若在朝鲜战场上对决,那不论是单挑还是整建制的坦克战谁会胜出?M26坦克和IS2坦克若在朝鲜战场上对决,那不论是单挑还是整建制的坦克战谁会胜出?当时,我入朝坦克部队中有少量IS2重型坦克并参加过对美军阵地的炮击作战,可惜的是,一直未能出现IS2与M26的较量。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不妨假设一下,若这2中坦克真要是在战场上相遇,不论是单挑,还是整建制的坦克连、营对抗,这2种坦克谁会胜出?请分别说。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3-14 21:42:14
      IS2可能性较大。以下是两型坦克的资料。
    IS2坦克
    在斯大林-1重型坦克投入生产时,德军就已装备了"虎"1重型坦克。该坦克配用的火炮口径为88mm,可发射碳化钨芯穿甲弹、被帽榴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其中穿甲弹的初速为930m/s,在1000m的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为140mm。
      而‘斯大林’-1重型坦克使用的是85mm火炮,其火炮威力弱于"虎"1重型坦克。根据这一情况,苏军给‘斯大林’-1重型坦克装上100mm火炮,并称这为‘斯大林’-100坦克,但这种坦克没有被 批准投产。这是因为在彼得罗夫将军领导下,另一个设计小组在半个月内制造出一个装122mm 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1943年10月31日,该型坦克被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斯大林’-2重型坦克。
       该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部分、战斗部分和动力-传动部分。该车配有4名乘员。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其前方的上装甲板上开有观察孔。有的车上设有要开关驾驶窗,但只能供驾驶员观察,不能由此出入。驾驶员上下车时必须经过炮塔门或车底安全门。
       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左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 可使车长获得更好的视界。车长指控塔为固定式,呈圆柱形,周围有6具观察镜,顶部有1扇舱门。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右侧,他有1具潜望镜和单独的舱门。 主要武器是1门M1943II-25M型122mm火炮,该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装有双气室炮口制退器,采用立楔式炮闩、液压式驻退机和液气复进机。
      火炮方向射界为360度,高低射界为-3度——+20度。火炮可发射?光穿甲弹弹丸重25kg,初速781m/s,在1000m距离上垂直穿甲厚度为160mm;杀伤爆破榴弹弹丸重24。94kg最大射程14600m。辅助武器共有4挺机枪:1挺与火炮并列机枪、1挺安装在车首的II型7。
      62mm前机枪、1挺安装在炮塔后部的II型7。60mm后机枪和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的II、IIIK型12。7mm机枪的弹药基数为945发。发动机为B-2-‘斯大林’型V形12缸水冷柴油机,在转速2000r/min时功率为513hp。传动装置由机械式手操纵变速箱、二级行星转向机构及侧减速器等组成。
      变速箱为横轴式,有高、低速挡位。该2个档位又各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因而该变速箱共有8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有较大的变速范围,从而有利于提高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该二级行星转向机构,在变速箱两侧各装有一个,均由一个行星排、一个闭锁离合器和大、大小 两个制动器组成。
      驾驶员可根据路面和地形条件通过操纵杆分别操纵左、右两侧的行星转向机构,获得所需要的转向半径,其中有两个规定转向半径。当坦克以规定转向半径转向时,转向功率消耗较小。驾驶员通过操纵杆还可使两侧的二级行星转向机构同时处于相同的工作状态,使坦克在变速箱的各个档以可获得两种直线行驶速度或停车,从而有利于提高坦克的机动性。
      由于二级行星转向机具有这些特点,苏联后来的T54/55坦克和T62坦克也都采用了这种转向机构。 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装置和干销式履带,每侧的6个负重轮是全金属的,无橡胶轮缘。履带板为铸钢件,它有两个啮合孔和一个诱导齿。履带通过调整装置来调整松紧程度。
       车体和炮塔的装甲板厚度分别为:车体前上装甲板倾角70度,厚120mm,侧面装甲板厚89-90mm,后部装甲厚22-64mm,底部装甲板厚19mm,顶部装甲板厚25mm。炮塔装甲板厚30-102mm。炮塔内安装有四氯化碳手提式灭火器。 ‘斯大林’-2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250辆,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1重型坦克。
      为了对付苏军的这种坦克,德国于1944年又研制出一种火力更猛、装甲防护力更强的"虎"2重型坦克,即"虎王"坦克。 变形车 ‘斯大林’-2重型坦克的变形车有‘斯大林’Y-122自行火炮和‘斯大林’Y-152自行火炮。 为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
      苏联国防委员会于1943年1月4日发布命令:必须在25天内以KB-1C重型坦克底盘为基础,设计出152mm自行加榴炮。2月7日,C 特罗扬诺夫领导的设计小组和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城的工种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出样车,定名为CY-152自行火炮。这种自行火炮的炮座可以换装122mm火炮,构成CY-122自行火炮。
      ‘斯大林’-2重型坦克研制出来后,这两种自行火炮都改用‘斯大林’-2坦克底盘,并更名为‘斯大林’Y-122自行火炮和‘斯大林’Y-152自行火炮。 ‘斯大林’Y-122自行火炮有两种型式:一种安装A-19型122mm火炮,另一种安装II-25C型122mm火炮。
      后者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装有炮口制退器。‘斯大林’Y-122自行火炮的战斗全重41。2t,乘员5人,弹药基数40发,1944年生产了2510辆安装M-1944L/45A-19型122mm火炮的‘斯大林’Y-122自行火炮。该炮可发射重25kg的榴弹,射程为13000m。
       ‘斯大林’Y-152自行火炮的战斗全重41。8t,乘员5人,安装1门MII-20型152mm加农榴弹宛,可发射重48。5kg的穿甲弹和重43。5kg的榴弹,弹药基数20发。榴弹的射程约9000m。该炮的射速较低,但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上用穿甲弹摧毁敌人的坦克装甲车辆。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一个自行火炮团一次摧毁了德军12辆"虎"式重型坦克和7辆"象"式坦克歼击车。‘斯大林’Y-152自行火炮由于车内只能携带20发炮弹,致使其作战效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斯大林’-2重型坦克主要战技性能 战斗全重 45t 乘员 4人 车长(炮向前) 9。
      6m 车体长 6。36m 车宽 3。12m 车高 2。71m 履带中心距 2。48m 履带接地长 4。36m 车底距地高 0。3m 主要武器 1门122mm火炮 辅助武器 3挺7。
      62mm机枪;1挺12。7mm机枪 弹药基数 122mm:28发 7。62mm:2330发 12。7mm:945发 发动机功率 513hp 最大公路速度 37km/h 最大越野速度 19km/h 平均速度 24km/h 储油量 517L 最大公路行程 240km 最大越野行程 208km 单位压力 0。
      79kg/cm2 越壕宽 2。48m 过垂直墙高 0。99m 爬坡度 36. 涉水深 1。45m 通信设备 电台和车内通话器 装甲厚度 19-120mm M26坦克 M26Pershing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军,虽然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发挥作用,但在1950年的侵朝战争中大量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美军以M4中型坦克的数量优势来对付德军坦克的质量优势。但美国人并不甘心坦克技术上的劣势,于1942年研制出第一辆重型坦克T1E2,后来在该坦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M6重型坦克。但是仍然赶不上德军的Tiger1重型坦克。
      为了改变这种劣势,美国发展了两种重型坦克,其中T26E3在19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Pershing重型坦克。M26以后变型车有M44装甲输送车等,改进型车有M46中型坦克。 M26Pershing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在19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五十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军队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下面给出M26型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41。9t 乘员5人 车长8。648m 车宽3。
      513m 车高2。779m 最大速度48。3km/h 最大行程150km 火力装备一门M3型90mm火炮,1挺12。7mm高射机枪,2挺7。62mm机枪 弹药70发;12。7mm:550发;7。
      62mm:5000发 装甲19-120mm 从中可以看出,它们的装甲厚度相近,但M26坦克 M26Pershing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军,虽然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发挥作用,但在1950年的侵朝战争中大量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美军以M4中型坦克的数量优势来对付德军坦克的质量优势。
      但美国人并不甘心坦克技术上的劣势,于1942年研制出第一辆重型坦克T1E2,后来在该坦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M6重型坦克。但是仍然赶不上德军的Tiger1重型坦克。为了改变这种劣势,美国发展了两种重型坦克,其中T26E3在19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Pershing重型坦克。
      M26以后变型车有M44装甲输送车等,改进型车有M46中型坦克。 M26Pershing重型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在19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
      五十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军队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下面给出M26型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41。9t 乘员5人 车长8。648m 车宽3。513m 车高2。779m 最大速度48。
      3km/h 最大行程150km 火力装备一门M3型90mm火炮,1挺12。7mm高射机枪,2挺7。62mm机枪 弹药70发;12。7mm:550发;7。62mm:5000发 装甲19-120mm 从中可以看出,两车的装甲厚度相近,而IS2坦克装的是122mm火炮,穿甲能力比M3型90mm火炮要强很多,所以IS2坦克获胜的几率较大。
      不过战场上什么都会发生,偶然性较大,指不定谁将谁击毁,。所以以上仅供参考。

    闪***

    2008-03-14 21:42:14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