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安为什么在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

首页

西安为什么在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4-01 18:20:11
      西安名列中国七大古都、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地处关平原中部、渭河下游谷地最宽阔处。古称雍州,号称“天府之国”(比成都早多了)。土质非常肥沃,适于生活居住。南边是秦岭,北边有渭河,如楼上所引贾谊之语,诚为“四塞之地”也。
    历史上建都有10、13、14、17朝之说,时间跨度从1062-1077年之久约占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三分之一强。
      长期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带。但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周秦汉唐这几个时期。 西周丰京、镐京,在今天西安市的南边长安区境内。 秦都咸阳范围很大,从咸阳市一直延伸到今天西安市的北郊。 汉都长安,在今天西安市北郊。此后西晋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几个小王朝的都城,也都建在这里。
       隋都大兴城和唐都长安城是一回事,分为皇城、宫城、外郭城三部分,范围很大。今天的西安市城墙内,只是当年的宫城部分。当年是因为老长安城的地下水质被严重污染,盐碱化严重,所以又向南开辟了新的都城。 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但是在安史之乱、黄巢造反进京,尤其是唐末的动乱中,被严重焚毁,人口也被大量迁移,从此一蹶不振。
       忘了是宋太祖还是明太祖,一度还想迁都这古来的帝王之都,专门派了皇太子来此考察。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已极度恶化,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口,加上这位太子不久后就死去了,从此长安就退出了中国政治的中心舞台。 从上面的地域来看,这些建都的范围都在今天西安市的范围内,所以称西安为千年古都是没有错的。
       但西安之所以能成为千年古都,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必然性: 1、最早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都生活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地区。西安就是这样的地方,而且地形也较有利于防御外敌。 2、中心位置。在黄河农业文明圈里,西安和河南一样,都处于较为中心的位置。
      这有利于对以此为中心的大农业圈的辐射。 偶然性: 1、来自西陲的周朝战胜了商朝。 其实说起来,河南当时比西安还要中心一点。但那是商人的地盘。来自西陲的“小邦周”战胜了“大国商”,虽然周人自己也承认河南是“中国”,即中心之地,但政治中心还是会偏向西边的周人发源地了。
      因此,虽然,周人在河南也建立了都城“成周”,但丰镐作为国都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而周朝的长期立国,形成了国人心目中关中为帝王之都的意识。 2、来自西方的秦国战胜了关东六国。 秦在当时的七国中,文化是最为落后的。它凭借护送周平王去洛阳的功劳,获得了对周朝故地(当时已落入戎人手中)的所有权,和戎人一场场恶战,夺来了这带着王气的大好沃土,开始变得底气十足。
      它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强有力的行政效率战胜了文化先进的关东六国,秦都咸阳成为国都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如果是东方的齐国统一六国,也许都城就在临淄或洛阳了? 3、即然事实证明关中就是王者之地,那末后来的汉和隋唐在此定都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更何况,隋唐两朝的创立者都是从这里发家的?关中本位政策,是这些朝代历来奉行的原则。
       那末,反过来说,为什么隋唐之后,要放弃这王气所在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的掠夺性开发,使关中的生态遭到了极度的破坏。周围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有限的平原农业也无法供应庞大的都城人口。隋唐两朝,经常有皇帝带着文武百官跑到洛阳去“就食”,实际上就是没粮了,跑到洛阳讨口饭吃。
      (题外话,玄奘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跑出长安,西天取经去也)。虽然有隋炀帝修通了大运河,南方的粮食可以接济长安,终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而中国的经济中心,自隋唐以来,逐渐向南方转移。西安的告别,势不可挡。 。

    沉***

    2005-04-01 18:20:11

其他答案

    2005-04-01 11:50:38
  •       “西安”这个地名从来没有作为国都的名称使用过。说西安定都历史时间最长是因为历朝历代多在今天的西安附近定都。
        其实严格的说,在西安建都的历史只有隋唐两代,并不能算很长。其余历朝历代虽然在西安(及其邻近地区)建都,但具体的地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朝代之间出于种种原因,也是有“迁都”的,只不过迁移的距离比较近罢了。
       简要介绍一下西安周围各古都的变迁: 最早在西安地区建都的应该是西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两地在今天看,可以说是一个市或者一个县,但在当时的确是两个不同的城市。换言之,严格的说,武王都镐就是迁都。 西周以后的秦作为一个朝代建都咸阳。
      咸阳比邻西安,今天去西安如果坐飞机,机场就在咸阳。故而严格的说,秦的都城也不是西安。 西汉最初的很短时间定都栎阳,后来在今天西安的郊区建长安城。以后的新朝和东汉(献帝)、西晋(憨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几个割据政权曾以汉长安城为国都。
       隋代的国都虽然也在西安,但完全不是汉长安城。自西汉初到南北朝末年的800年间,汉长安城自然环境变化很大,水土不适合居住了(前几年读《中国古代建筑》看到过相关介绍,记不太清楚具体不适合的原因了,好像是水的碱性太大?)。隋代在汉长安城不远重新设计规划了“大兴城”。
      后来唐代继续使用大兴城作为国都,但改名为“长安城”,这才是后来天下闻名的那个长安城。唐代以后没有正统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了。   因此,历代真正在西安建都只有615年。(西汉、新、西晋、西魏、北周、隋、唐。其余割据政权只能算是地区性中小势力,离全国性的“王朝”实在差太远了,故而没有记入。
      )   如果讨论客观上建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原因,无外乎两点:   其一,地处中国三级阶梯的第二阶梯,面对东方能够居高临下,军事上占地利。贾谊分析得已经很到位了:华山为城,黄河为池。函谷、武关都是天险。在冷兵器时代的意义无需多说。   其二,政治经济上便利。
      
      自从郑国渠挖通之后,关中平原千里沃野,是当时最大的粮食产地之一。记得央视10频道播过关于郑国渠的内容,其意义之大随便翻翻史书就明白了,也无需多说。至于政治上的便利,一则建立在军事便利的基础上,二则由于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便利了政治之利自然显现。

    疾***

    2005-04-01 11:50: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