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首页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办事不顺或者遭到拒绝,人们便说“碰钉子”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6 16:17:59
  •   
    “碰钉子”常用来指遭到拒绝或办事不顺,与之相类似的词很多,如“碰壁”,“碰了一鼻子灰”等。语出自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何况给别人说话,怎么好冒冒昧昧地去碰钉子? ”最初作“撞钉子”,如元杂剧《西厢记》中就有:“我撞钉子,将贼兵探知。
      ” 关于“碰钉子”一词的来历,有人认为出自江湖青洪帮切口 “碰到钉字”,意为遇见对头。 “钉子”与“钉字”为谐音,意义又相近。所以,就传讹成了易于理解的“碰钉子”。 另说认为与官府衙门有关。封建时代官府的衙门或有钱有势人家府邸的大门上都有门钉。
      门钉一般为铜制,主要起装饰、加固或显示等级的作用。清朝时按等级对门钉的数量和排列进行了规定。皇家建筑,每扇门的门钉是横九路、竖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个钉。九是阳数之极,是阳数里最大的,象征帝王最高的地位。 亲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门钉数量则规定:“亲王府制,正门五间,门钉纵九横七”; “世子府制,正门五间,门钉减亲王七之二”;“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与世子府同”;I‘公门钉纵横皆七,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可见门钉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古时找朝廷或衙门办事很不容易,到这些官员府上拜访,很可能吃闭门羹,被阻于“门钉”之外,故有“碰钉子”的说法。现多用于表达办事不顺,或者遭到拒绝。

    J***

    2016-06-16 16:17: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