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精品15篇)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精品15篇)

陈*** 23-04-06 教学设计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及其逆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内容解析

二次根式除法法则及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探究,最简二次根式的提出,为二次根式的运算指明了方向,学习了除法法则后,就有比较丰富的运算法则和公式依据,将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是加减运算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最简二次根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利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得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3)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运算,类比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发现并描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2)学生能理解除法法则逆用的意义,结合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乘除法法则,对简单的二次根式进行运算。

(3)通过观察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特征,能将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做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分母含根号的处理方式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或容易失误,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先计算后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来进行,也可以先利用分式的性质,去掉分母中的根号,再结合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来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分式的运算类似,如果分子、分母中含有相同的因式,可以直接约去,以简化运算、教学中不能只是列举题型,应以各级各类习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把握运算过程,估计运算结果,明确运算方向。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探究规律

问题1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内容?化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步骤怎样?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探究乘法法则的过程,类比该过程,学生可以探究除法法则。

五、目标检测设计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2)

1、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形成过程;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2)会用公式化简二次根式。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并对其进行一般化的推广,得出乘法法则的内容;

(2)学生能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得出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后,对于何时该选用何公式简化运算感到困难、运算习惯的养成与符号意识的养成、运算能力的形成紧密相关,由于该内容与以前学过的实数内容有较多的联系,例如,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也成立,在教学中,要多从联系性上下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在教学时,通过实例运算,对于将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包括小数),可以采用直接利用分式的性质,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例见教科书例6解法1),也可以先写成算术平方根的商的形式,再利用分式的性质处理分母的根号(例见教科书例6解法2);(2)如果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可以先将它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然后吧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法法则的正确应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探究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二次根式的乘除、本节课先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

问题1 什么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乘法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简需要用到二次根式的性质。

问题2 教材第6页“探究”栏目,计算结果如何?有何规律?

师生活动 学生计算、思考并尝试归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法则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运用类比思想,由特殊到一般地,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和文字分别描述法则,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2、观察比较,理解法则

问题3 简单的根式运算。

师生活动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验。

问题4 二次根式的乘除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等式反过来有什么价值?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出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以检验法则的掌握情况、乘法法则反过来就是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性质是为运算服务的,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将积的算术平方根分解成几个因数或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利用整式的运算法则、乘法公式等可以简化二次根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 化简:(1)二次根式的乘除; (2)二次根式的乘除。

师生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完善,再追问:这个问题中,就直接将结果算成二次根式的乘除可以吗?你认为本题怎样才达到了化简的效果?

师生合作回答上述问题、对于根式运算的最后结果,一般被开方数中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应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除将其移出根号外、。

再提问:你能仿照第(1)题的解答,能自己解决(2)吗?

【设计意图】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明确二次根式化简的方向、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例2 计算:(1)二次根式的乘除; (2)二次根式的乘除; (3)二次根式的乘除

师生活动 学生计算,教师检验。

(1)在被开方数相乘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因数或因式分解,由二次根式的乘除直接可得二次根式的乘除而不必先写成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分解;

(2)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类似于整式的乘法运算,交换律、结合律都是适用的、对于根号外有系数的根式在相乘时,可以将系数先相乘作为积的系数,再对根式进行运算;

(3)例(3)的运算是选学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到“根号下为字母的二次根式”的运算、本题先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得到二次根式的乘除,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变成二次根式的乘除,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可以判断二次根式的乘除,因此直接将x移出根号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强调利用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乘法公式简化运算、让学生认识到,二次根式是一类特殊的实数,因此满足实数的运算律,关于整式运算的公式和方法也适用。

教材中虽然指明,如未特别说明,本章中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数,但仍应强调,看到根号就要注意被开方数的符号、可以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对字母的符号进行判断,在移出根号时正确处理符号问题。

4、巩固概念,学以致用

练习:教科书第7页练习第1题、 第10页习题16、2第1题。

【设计意图】巩固性练习,同时检验乘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5、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明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如何得出的吗?

(2)你能说明乘法法则逆用的意义吗?

(3)化简二次根式的基本步骤是怎样?一般对最后结果有何要求?

6、布置作业:教科书第7页第2、3题、习题16、2第1,6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

A、二次根式的乘除

B、二次根式的乘除

C、二次根式的乘除

D、二次根式的乘除

【设计意图】考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这是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的基础。

2、化简二次根式的乘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二次根式是特殊的实数,实数的相关运算法则也适用于二次根式。

3、已知二次根式的乘除,化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的结果是( )

A、二次根式的乘除

B、二次根式的乘除

C、二次根式的乘除

D、二次根式的乘除

【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性质,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正确化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3)

一、引入新课:

上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计算,那么该怎样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第8页——10页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先自主完成8页“探究”,再和同伴交流,你们得到的结论是: 。尝试用文字语言表述这个法则 。

2、认真看例4、例5、例6和例7的每一步计算和化简,有疑问随即和同伴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3、 最简二次根式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①( )

② ( )

4、仿照例题格式 完成10页练习并和同伴互相找毛病。

三、检测反馈

1、师生共同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2、找同学演板10页练习1、2、3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2)在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计算和化简时你有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请告诉大家。

五、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第10页 习题16.2 第2题;第3题的(3)、(4)小题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确定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

2.会用二次根式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3.

了解逆用公式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性质的推导过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双重非负性;

用性质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

性质的逆用。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3)∵x取任何值都有2x2≥0,所以2x2+1>0,故x的取值为任意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简单性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了解了第一个简单性质

我们知道,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分别记作零的平方根是零。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就是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将符号“”看作开平方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看作将一个数进行平方的运算,而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因而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式成立的条件是a≥0,提问学生,a可以代表一个代数式吗?

请分析:引导学生答如时才成立。时才成立,即a取任意实数时都成立。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把,同学们想一想是否就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了.

例1

计算:

分析:这个例题中的四个小题,主要是运用公式。其中(2)、(3)、(4)题又运用了整式乘除中学习的积的幂的运算性质.结合第(2)小题中的,说明,这与带分数。因此,以后遇到,应写成,而不宜写成。

例2

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11;

(3)1.6;

(4)0.35.

例3

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1)4x2-1;

(2)a4-9;

(3)3a2-10;

(4)a4-6a2+9.

解:(1)4x2-1

=(2x)2-12

=(2x+1)(2x-1).

(2)a4-9

=(a2)2-32

=(a2+3)(a2-3)

(3)3a2-10

(4)a4-6a2+32

=(a2)2-6a2+32

=(a2-3)2

(三)小结

1.继续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及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2.关于公式的应用。

(1)经常用于乘法的运算中.

(2)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解决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等方面的问题.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

1.填空

注意第(4)题需有2m≥0,m≥0,又需有-3m≥0,即m≤0,故m=0.

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分析:通过本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0,b>0,且|a|>|b|.

3.计算

二、作业

教材P.172习题11.1;A组2、3;B组2.

补充作业:

下列各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该式成为二次根式?

分析:要使这些式成为二次根式,只要被开方式是非负数即可,启发学生分析如下:

(1)由-|a-2b|≥0,得a-2b≤0,

但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a-2b|≥0,

|a-2b|=0,即a-2b=0,得a=2b.

(2)由(-m2-1)(m-n)≥0,-(m2+1)(m-n)≥0

(m2+1)(m-n)≤0,又m2+1>0,

m-n≤0,即m≤n.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会对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二、新课

答: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满足上面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例1 试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解 (l)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a3=a2·a,而a2可以开方,即被开方数中有开得尽方的因式.

整数.

(3)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的因式x2+y2开不尽方,而且是整式.

(4)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的因式a-b开不尽方,而且是整式.

(5)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的因式5x开不尽方,而且是整式.

(6)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中的因数8=22·2,含有开得尽的因数22.

指出:从(1),(2),(6)题可以看到如下两个结论.

1.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2.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等于或大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或因数,再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例3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题(l)的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应把它变成假分数,然后将分母有理化,把原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题(2)及题(3)的被开方数是分式,先应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原式表示为两个根式的商的形式,再把分母有理化,把原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通过例2、例3,请同学们总结出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答:如果被开方数是分式或分数(包括小数)先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

如果被开方数是整式或整数,先把它分解因式或分解因数,然后把开得尽方的因式或因数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

三、课堂练习

1.在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式子为 [ ]

的二次根式的式子有_____个. [ ]

A.2 B.3

C.1 D.0

3.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答案:

1.B

2.B

四、小结

1.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是:

(1)如果被开方数是整式或整数,先把它分解成因式(或因数)的积的形式,把开得尽方的因式(或因数)移到根号外;

(2)如果被开方数含有分母,应去掉分母的根号.

五、作业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答案:

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

对比、归纳、总结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难点:理解式子 中的 可以取任意实数,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正确地化简有关的二次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对比,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求值 、 、 、 …

求值 、 、 、 …

结论:当 时, ;

当 时, .

2.求值 、 …

结论:当 时,式子有意义, ,对于 , 不能为负数.

3.求值 、 …

结论:当 时, .

问:若根号内这个式子中的.底数 ,根式还有意义吗?其值等于什么?

例如, ,其中-2与2互为相反数; ,其中-3与3互为相反数; ,其中 与 互为相反数.

【讲解新课】

提出问题: 等于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猜测、联想,得到结论: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上面公式用最简练的语句表达,并反复提问中差学生,加深其印象,进一步提问:若 时, 能否等于 ,以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例1  化简:

(1) ; (2) .

解:(略).

注: 可看作 ,把 先写为 ;

可看作 ,把 先写为 .

例2  化简: .

分析:底数 是非负数还是负数将直接影响结果,这时要注意条件,由条件 ,可得 .

∴ .

解:(略).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 ( ); (2) ( );

(3) ( ); (4) ( ).

解:(1)∵

∴  .

(2)∵

∴ ,即 .

(3)∵

∴ ,即 .

(4)∵ 。

∵ ,即 .

∴ .

注:要从条件出发,判断根号下面式子的底数是非负数还是负数,再根据公式 计算出结果,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也是先写出条件,后进行变形,判断底数的正、负.

在写解题步骤上,尽量完整,以减少失误,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随堂练习

1.求值:

(1) ;(2) ;(3) ( );

(4) ;(5) .

解:(1) .

(2) .

(3) .

(4) .

(5) .

注: ,学生易与 相混淆.

2.化简:

(1) ;(2) ;(3) ;

(4) ( ); (5) ( ).

解:(1) .

(2) .

(3) .

(4) .

(5) .

(三)总结、扩展

对公式 ,一定要在理解在基础上牢固掌握,要准确地运用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关键是对根号内式子的底数的判断.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3中1(2)、(3);2(1)、(2).

(五)板书设计

标  题

1.复习题 4.练习题

2.公式

3.例题

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设计2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会应用此定义判断一个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

2.会运用积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

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教学难点

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列各根式化简,并说出化简的根据:

2.引导学生观察考虑:

化简前后的根式,被开方数有什么不同?

化简前的被开方数有分数,分式;化简后的被开方数都是整数或整式,且被开方数中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移到根号外。

3.启发学生回答:

二次根式,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被开方数符合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二、讲解新课

1.总结学生回答的内容后,给出最简二次根式定义: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最简二次根式定义中第(1)条说明被开方数不含有分母;分母是1的例外。第(2)条说明被开方数中每个因式的指数小于2;特别注意被开方数应化为因式连乘积的形式。

2.练习:

下列各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说明原因:

3.例题:

例1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4.总结

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根据是什么?应用了什么方法?

当被开方数为整数或整式时,把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面去。

当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去分母。

此方法是先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被开方数的分母化成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然后分子、分母再分别化简。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判断下列各根式,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如果不是,把它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2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会对解决问题带来方便.

二、新课

答: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满足上面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例1 试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解 (l)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a3=a2·a,而a2可以开方,即被开方数中有开得尽方的因式.

整数.

(3)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的因式x2+y2开不尽方,而且是整式.

(4)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的因式a-b开不尽方,而且是整式.

(5)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的因式5x开不尽方,而且是整式.

(6)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为被开方数中的因数8=22·2,含有开得尽的因数22.

指出:从(1),(2),(6)题可以看到如下两个结论.

1.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2.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等于或大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或因数,再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例3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分析:题(l)的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应把它变成假分数,然后将分母有理化,把原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题(2)及题(3)的被开方数是分式,先应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原式表示为两个根式的商的形式,再把分母有理化,把原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通过例2、例3,请同学们总结出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答:如果被开方数是分式或分数(包括小数)先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

如果被开方数是整式或整数,先把它分解因式或分解因数,然后把开得尽方的因式或因数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

三、课堂练习

1.在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式子为 [ ]

的二次根式的式子有_____个. [ ]

A.2 B.3

C.1 D.0

3.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答案:

1.B

2.B

四、小结

1.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是:

(1)如果被开方数是整式或整数,先把它分解成因式(或因数)的积的形式,把开得尽方的因式(或因数)移到根号外;

(2)如果被开方数含有分母,应去掉分母的根号.

五、作业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答案:

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9)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

对比、归纳、总结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难点:理解式子 中的 可以取任意实数,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正确地化简有关的二次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对比,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求值 、 、 、 …

求值 、 、 、 …

结论:当 时, ;

当 时, .

2.求值 、 …

结论:当 时,式子有意义, ,对于 , 不能为负数.

3.求值 、 …

结论:当 时, .

问:若根号内这个式子中的底数 ,根式还有意义吗?其值等于什么?

例如, ,其中-2与2互为相反数; ,其中-3与3互为相反数; ,其中 与 互为相反数.

【讲解新课】

提出问题: 等于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猜测、联想,得到结论:

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上面公式用最简练的语句表达,并反复提问中差学生,加深其印象,进一步提问:若 时, 能否等于 ,以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例1  化简:

(1) ; (2) .

解:(略).

注: 可看作 ,把 先写为 ;

可看作 ,把 先写为 .

例2  化简: .

分析:底数 是非负数还是负数将直接影响结果,这时要注意条件,由条件 ,可得 .

∴ .

解:(略).

例3  化简下列各式:

(1) ( ); (2) ( );

(3) ( ); (4) ( ).

解:(1)∵

∴  .

(2)∵

∴ ,即 .

(3)∵

∴ ,即 .

(4)∵ 。

∵ ,即 .

∴ .

注:要从条件出发,判断根号下面式子的.底数是非负数还是负数,再根据公式 计算出结果,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也是先写出条件,后进行变形,判断底数的正、负.

在写解题步骤上,尽量完整,以减少失误,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随堂练习

1.求值:

(1) ;(2) ;(3) ( );

(4) ;(5) .

解:(1) .

(2) .

(3) .

(4) .

(5) .

注: ,学生易与 相混淆.

2.化简:

(1) ;(2) ;(3) ;

(4) ( ); (5) ( ).

解:(1) .

(2) .

(3) .

(4) .

(5) .

(三)总结、扩展

对公式 ,一定要在理解在基础上牢固掌握,要准确地运用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关键是对根号内式子的底数的判断.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3中1(2)、(3);2(1)、(2).

(五)板书设计

标  题

1.复习题 4.练习题

2.公式

3.例题

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设计2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0)

最简二次根式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会应用此定义判断一个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

2.会运用积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

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

教学难点

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列各根式化简,并说出化简的根据:

2.引导学生观察考虑:

化简前后的根式,被开方数有什么不同?

化简前的被开方数有分数,分式;化简后的被开方数都是整数或整式,且被开方数中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被移到根号外。

3.启发学生回答:

二次根式,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被开方数符合什么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二、讲解新课

1.总结学生回答的内容后,给出最简二次根式定义: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最简二次根式定义中第(1)条说明被开方数不含有分母;分母是1的例外。第(2)条说明被开方数中每个因式的指数小于2;特别注意被开方数应化为因式连乘积的'形式。

2.练习:

下列各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说明原因:

3.例题:

例1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4.总结

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根据是什么?应用了什么方法?

当被开方数为整数或整式时,把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面去。

当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去分母。

此方法是先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被开方数的分母化成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然后分子、分母再分别化简。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判断下列各根式,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如果不是,把它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1)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二次根式?

2.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3)∵x取任何值都有2x2≥0,所以2x2+10,故x的取值为任意实数.

(二)二次根式的简单性质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了解了第一个简单性质

我们知道,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分别记作

零的平方根是零。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

就是一个非负数a的算术平方根。将符号“

”看作开平方求算术平方根的运算。

看作将一个数进行平方的运算,而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因而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式成立的`条件是a≥0,提问学生,a可以代表一个代数式吗?

请分析:引导学生答如

时才成立。

时才成立,即a取任意实数时都成立。我们知道

如果我们把

同学们想一想是否就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了.

例1 计算:

分析:这个例题中的四个小题,主要是运用公式

其中(2)、(3)、(4)题又运用了整式乘除中学习的积的幂的运算性质.结合第(2)小题中的

说明

这与带分数

因此,以后遇到

应写成

而不宜写成

例2 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11; (3)1.6; (4)0.35.

例3 把下列各式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1)4x2-1; (2)a4-9;

(3)3a2-10; (4)a4-6a2+9.

解:(1)4x2-1

=(2x)2-12

=(2x+1)(2x-1).

(2)a4-9

=(a2)2-32

=(a2+3)(a2-3)

(3)3a2-10

(4)a4-6a2+32

=(a2)2-6a2+32

=(a2-3)2

(三)小结

1.继续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及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2.关于公式

的应用。

(1)经常用于乘法的运算中.

(2)可以把任何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解决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等方面的问题.

(四)练习和作业

练习:

1.填空

注意第(4)题需有2m≥0,m≥0,又需有-3m≥0,即m≤0,故m=0.

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分析:通过本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0,b0,且|a||b|.

3.计算

二、作业

教材P.172习题11.1;A组2、3;B组2.

补充作业:

下列各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使该式成为二次根式?

分析:要使这些式成为二次根式,只要被开方式是非负数即可,启发学生分析如下:

(1)由-|a-2b|≥0,得a-2b≤0。

但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a-2b|≥0。

∴ |a-2b|=0,即a-2b=0,得a=2b.

(2)由(-m2-1)(m-n)≥0,-(m2+1)(m-n)≥0

∴ (m2+1)(m-n)≤0,又m2+10。

∴ m-n≤0,即m≤n.

说明:本题求解较难些,但基本方法仍是由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式)大于或等于零列出不等式.通过本题培养学生对于较复杂的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2)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

2.掌握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

3.通过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通过学习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小结、归纳、提高

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分母有理化.

2.教学难点:分母有理化的技巧.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小结,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步骤、运算顺序、互为有理化因式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3)

二次根式3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 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 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和 ,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通过二次根式性质 和 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二次根的意义;(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观察上面几个式子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被平方数都大于或等于零,其中 ,表示的是算术平方根.

(二)引入新课

我们已遇到的' 这样的式子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引出: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 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 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 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 是二次根式吗? 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 是二次根式,而 ,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 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分析:  四个是二次根式. 因为a是实数时,a+10、a2-1不能保证是非负数,即a+10、a2-1可以是负数(如当a-10时,a+10又如当0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4)

最简二次根式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较熟练地掌握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较熟练地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难点:把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第(3),(4)题的解题过程.

答:第(3)题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多项式,先把它分解因式,再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根号中的平方式及平方数开出来,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理化.

二、新课

例1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各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答:(1)题的被开方数及(2)题的被开方数的分子是多项式,应化成因式积的形式,可以先分解因式,再化简.

(3)题的被开方数的分母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先利用平方差公式把它化为乘积形式,再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使运算结果为最简二次根式.

例2 计算:

分析:依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要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7)下列化简中,正确的是

(8)下列化简中,错误的是

2.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3.计算:

答案:

四、小结

1.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时,如果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应把它化成积的形式,一般可考虑先分解因式,然后再化简.

2.如果一个式子的被开方数的分母是一个多项式,而这个多项式又不能分解因式(如课堂练习2(2)),在分母有理化时,把分子分母同乘以这个多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五、作业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计算:

答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最简二次根式教学分二课时进行.教学设计中首先安排讨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单项式以及被开方数的分母是单项式的情况,然后再讨论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母是多项式的情况.通过5个例题及课堂练习,最后达到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达到熟练地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教学目标.

的是引导学生能把一个式子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应用于有关计算问题中去,把最简二次根式和已学过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进行联系,促使学生把单个概念和方法纳入认知系统中,启发学生认识到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密切关联的.


二次根式的教学设计(15)

中学二次根式除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二次根式除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是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主线,学生掌握性质在二次根使得化简和运算的运用是关键,从化简与运算由引出初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理解决定了最简二次根式化简的掌握。

教学难点是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与乘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根式除法结果的一般形式,避免分母上含有根号。由于分母有理化难度和复杂性大,要让学生首先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意义及计算结果形式。

教法建议:

1、本节内容是在有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后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师在此过程当中给与适当的指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

2、本节内容可以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讨论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化简较简单的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分母可以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第二课时讨论法则,并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课时运算结果不包括根号出现内出现分式或分数的情况;第三课时讨论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方法,并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把运算结果分母有理化。这样安排使内容由浅入深,各部分相互联系,因此及彼,层层展开。

3、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中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能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运算;

3.使学生掌握分母有理化概念,并能利用分母有理化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近似计算问题;

4。 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5。 通过二次根式公式的引入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通过分母有理化的教学,渗透数学的简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简单的运算,还要使学生掌握采用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进行.

2.难点: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以及类比的方法,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乘法的基础上本小节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学,进行总结对比.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学生回忆及得算数平方根和性质: (a≥0,b≥0)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出的?(上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由具体例子引出的.)

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二)新课

商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有 (a≥0,b>0)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让学生讨论这个式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a≥0,b>0,对于为什么b>0,要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因为b=0时分母为0,没有意义.

引导学生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将非负数a除以正数b求商,再开方求商的算术平方根,等号右边是先分别求被除数、除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商,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例1 化简:

(1) ; (2) ; (3) ;

解∶(1)

(2)

(3)

说明:如果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在运算时,一般先化成假分数;本节根号下的字母均为正数。

例2 化简:

(1) ; (2) ;

解:(1)

(2)

让学生观察例题中分母的特点,然后提出, 的问题怎样解决?

再总结:这一小节开始讲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只限于所得结果的式子中分母可以完全开的尽方的情况, 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

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三)小结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四)练习

1.化简:

(1) ; (2) ; (3) 。

2.化简:

(1) ; (2) ; (3)

六、作业

教材P.183习题11.3;A组1.

七、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关于教师节贺卡

知识分享
1、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2、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4、桃李满天下,是教师的荣耀。值此曰丽风清、秋实累累的园丁佳节,敬祝老师康乐如意,青春永葆!5、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
展开详情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00字

实践心得
时间总是在悄无声息中流逝,还没来得及跟上时间的步伐,20xx年的暑假又到来了,这预示着我又该做选择了,是回家还是做社会实践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最后,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为了进一步强化自己,为
展开详情

五四精神励志演讲稿三分钟

七年级语文
弘扬五四精神,成就青年人的梦想;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讲,爱国主义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脚踏实地的奋斗,释放自己的价值,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相结合,
展开详情

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汇集3篇)

考试总结
考试总结与反思500字(1)数学95分,语文82分,英语73.5分,科学82分,这就是我这次期中考试各科的成绩。经过这次的考试,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之处。就说数学,在这次考试中我明白了单单书面上的知识是
展开详情

春秋时期历史故事(实用7篇)

故事
春秋时期历史故事(1)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展开详情

关于语文考试日记(精品5篇)

考试资料
关于语文考试日记(1)“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今天晚上要好好复习,争取明天人人都能拿高分!”早上醒来,老师的话还在我的耳边回荡。今天期末考试!我打了个激灵,睡意全无,以闪电般的速度穿上衣服,冲下床,最后
展开详情

学好初二物理的5个方法

八年级物理
第一步:跟准教材,养成预习习惯黄劲松强调,学生最好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大家浅显地
展开详情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品4篇)

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是2013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引入分数加
展开详情

期末考试的反思小学作文

考试作文
考试的`前一天,我给自己订了个考试目标:英语100分,数学90以上,语文跟数学一样。第二天,老师们就把成绩改出来了。上英语和数学课时,老师就把成绩发给了我们。我一看英语98分,数学87分,语文还没有发
展开详情

俭与奢600字议论文

八年级语文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500字 那一扇门阅读理解及答案(汇编3篇) 颜色变变变教案(实用18篇) 高考冲刺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花婆婆的故事(甄选20篇) 谈谈个人修养普通话说话范文 立冬的风俗习参考(汇总6篇) 考试以后四年级作文 读狼图腾有感范文500字 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单词和表达方式 美丽家园教案(精选18篇) 感动高一作文1000字范文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考试的作文400字 大学生保险实习心得 校本课程教案(优质12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空气教案(集锦17篇) 数学考试的作文 医院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五年级小学生英语短文阅读与优秀范文 2022年小鹿斑比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随笔记叙文 高二五种记忆生物知识的好方法 初三的孩子英语差怎么办,初三了英语不好怎么办 升和毫升教学反思(集合20篇) 孔子学琴教案(汇总9篇) 600字作文高二时间 高一新生军训体会 期末考试的反思五年级作文 六年级作文读《三国演义》有感 疯丫头杜真子读书心得体会 五年级综合应用题 集体活动安全教育教案(甄选4篇) 流年500字初中作文 我们爱运动教案(必备17篇) 孤独之旅阅读答案(合集8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帮妈妈做饭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集锦14篇) 2005实务大纲 陪伴孩子成长温暖句子(集锦3篇) 日常起居最忌六件事 《家庭教育》读书体会优秀范文 爱国为主题高一作文800字 我的英语学习作文 有梦想的句子(精编7篇) 保洁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有关青春依然的初中生作文 微笑名言名句(精品8篇) 切西瓜教案(集锦18篇) 意林的优秀学生读书笔记 人物表情的成语(合集6篇) 成考复习资料(集合11篇) 高中语文考试阅读答题技巧 食品实习工作总结 撕纸添画教学反思(汇集4篇)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化教案大全 白鹭阅读答案 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知识点 高二物理怎么学的方法 丰碑阅读答案(集合16篇) 夸赞女人的句子(推荐3篇) 有关与你同行为中考作文 春天的花草教案(甄选8篇)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两人三足教案反思(集锦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6-32课) 议论文结构(汇总5篇) 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雪橇犬之歌》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生活需要挫折700字小学作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热门15篇) 班主任工作经验心得体会 关于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关于感动话题中考满分作文500字 《三个儿子》读书笔记 家庭教育作文 池上古诗(合集13篇) 收看家庭教育的观后感 高二孝敬父母的演讲稿1000字 早会小故事分享(汇编8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写期中考试作文范文 小学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个人暑期实践心得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选8篇) 学会变通800字议论文相关范文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高考冲刺注意事项及避免雷区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推荐7篇)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2022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 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中考优秀作文 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材料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 传承良好家风征文(通用16篇) 高中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800字 藏地密码读书笔记500字 考研英语背单词的有效技巧 s版小升初语文必背借代词语作者与预习方法 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励志成语及解释(精品4篇) 学习方法作文 陈安之经典语录 初中生作文微笑的力量精彩范文 大学生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心得体会 青鸟情的阅读题答案 高中生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优秀学生先进事迹材料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00字 短跑教案(实用4篇) 成语里的歌声(优质6篇) 关于考试的作文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热门3篇) 生命的选择阅读答案(汇编3篇) 同级运算教学反思(集合7篇)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初三期末复习化学高分技巧 萝卜蹲教案(集合12篇) 诫子书知识点(合集7篇) 火山教学反思(实用7篇) 女娲造人教案(实用17篇) 高三英语单词必修五unit1 初中读红楼梦有感范文 教师节活动总结 学生夏洛的网读书笔记400字 班级军训总结报告 开学第一课板报(汇总11篇)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九寨沟优秀教学设计(合集6篇) 学会看病教案设计(甄选3篇) 树叶印画教案(推荐11篇) 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 数学课件(汇编15篇) 暴风雨阅读答案(精编16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500字 高中班级励志名言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精编15篇) 亲情励志的中考满分作文800字 初中历史高效记忆法 革命烈士的诗歌大全(精选3篇) 我爱读书的故事(集合6篇) 高考历史时间配合技巧与突破高考“高原反应”现象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范文 消防安全知识班会教案(甄选18篇) 低碳环保实践心得体会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普通话说话范文 我长大了教案及反思(精品12篇) 谈成功800字话题作文 大学生的英语演讲稿范文 2022高中作文秋叶 高中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大公鸡和漏嘴巴教案(汇编3篇) 高考化学的解题技巧 小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作文《观恐龙文化展》 关于秋天的小学六年级作文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 小学三年级语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题 暑假销售实践心得体会 考试反思作文 励志电影《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故事创编(热门9篇) 关于考试的作文400字 桂林山水甲天下话题作文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反思(合集4篇) 梅州中考优秀作文600字 儿童经典绕口令大全 10以内加减法教学反思(甄选20篇) 掌声教案第二课时(精品3篇) 2022高二学习计划 快乐寒假一年级答案 中秋节灯谜及答案(精编20篇) 边城读书心得范文 双曲线习题(集合3篇) 荷花的教案设计(必备15篇)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重点词语用法 西厢记读书笔记 2022高考常考政治知识点 河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题 圆的周长课件(优质9篇) 七年级英语下册语法知识点 形容夏天很热的句子(集锦4篇) 生活需要挫折800字话题作文 小升初语文高分复习攻略 猜字谜反思(精选16篇) 大学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 考试的作文 怎么看高考语文阅读题规律 如何准确解答高考化学简答题 8年级英语下册单词表(甄选16篇) 人力资源题库(集锦7篇) 社区工作经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