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优选15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优选15篇)

仰*** 23-01-08 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背诵。

2、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对古诗意思及理解,体会作者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3、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思考、搜集、处理、探究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形式策略

1、组成合作小组进行学习:

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自己独立学习:

让有个性思维的同学自由发展。

3、师生之间谈话式学习:

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示题引问

1、示题。

2、学生读诗,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了解诗意

1、教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新的朋友、老师──网络,用它来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网页了解诗人、诗句的意思。

2、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⑴ 教师引导交流重点词的意思。

⑵ 解释全诗的意思。

三、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四、借助网页探索拓展

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有关本诗和其他有关诗的知识。

2、学生交流学习的成果,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五、课后作业

将今天的学习成果,用 Word或 Powerpoint做成汇报作业。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

3、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难点:

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境:

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篇——《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

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

2)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

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诗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

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

(眼中之景——京口、瓜洲,想象之景——老家钟山)

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

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

老师小结: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眼能见到,说明离家很近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是想象之景,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⑤过渡:离家这么近,诗人回家了吗?为什么不能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句,然后一边欣赏老师所出示的图片,一边思考问题。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7)

①这几张照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据图片上的什么特点来认定是春天景色的?(绿色)是什么让江南两岸出现了一片绿色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说,江南的绿色是春风的功劳}

②为什么说作者选用“绿”字比“过、满、吹”字好?(幻灯8)

(一个“绿”字,使动用法,使(江南两岸)变绿,从春风的结果入手,将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缤纷、春天的草长莺飞、春天的绿意盎然,春天的满目新绿、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变化。一个“绿”字,其实也是)

③一个“又”字,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绿”字,从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长,一片新绿,实则比喻的是什么在无情地生长?(而这一片生机却隐喻着诗人思乡的愁绪如同春风之下的小草一样,无穷无际地蔓延与生长。)

(一个“又”字,点明了诗人当初离家的时间,又暗含“草儿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来的时候”的意思,而自己的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又才能回来呢?)

④望着一轮明月,诗人会说些什么呢?(幻灯片9)

(明月何时照我还)

(3)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心路历程(幻灯片10)

此时的诗人,离家已经很近了,只隔着“一水间、数重山”了,诗人也很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这是为什么?

(背景简介:本诗写于熙宁8年,此时正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离京刚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为宰相,王安石深感变法的不易,因此两次上书推辞都未被批准,只好勉强上任。在途经家乡之时,看到可望可见的京口,想到不远的老家钟山,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却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不油让人想起自己的变法给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想到这些,还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点欣慰和高兴;然而,这变法却得不到上层人物的支持,以后的政治前途和自身命运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还是又一次失败而归?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一种无奈之情已然可见)

更为苦恼的是,诗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家吗?(不知道。所以才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此处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真实内心了,不愿上任,却不得不上任,只能盼望早日离开官场,尽早回到没有利益纷争的老家。)

板书:强烈思乡、欣慰高兴、无奈苦恼

4)生齐读诗文,要读出诗人的这种心路历程。

3、背诵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读诗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着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无奈之情,也写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暖人的春风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而可以使万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风,则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从而让人想起客居他乡的游子之孤独、凄凉与寂寞,再燃思乡之火。张籍的七言乐府诗《秋思》便是如此。这是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了。

4、扩展了解

同一主题“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现):

回顾旧知:你还记得以下这些描写思念家乡的文章吗?

诗词:《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白话文学:《故都的秋》

欣赏:歌曲:播放mp3《明月几时有》

5、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词?抄写两首,背诵一首。

2)学会唱一首思乡的歌曲。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本组课文是围绕“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编排的,《泊船瓜洲》是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74年,在第一次任宰相主持变法失败后,应宋神宗急召第二次赴京复职,途径京口泊船瓜洲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未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第三句感叹自己对故乡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忆忧新,各种在家的美好温馨历历在目,因此本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编排本组课文一是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其中本诗中的“泊、间、数、重、还”这几个多音字的辨音,读通诗句、大体把握诗意,学生能自己解决,再辅以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达成目标。而知晓诗人的背景,走进诗人的内心,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因此这是本课教学要突破的难点,需要在多种方式的诵读思考中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语境意项辨析“泊、间、数、重、还”等多音字的读音,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抽生读等多种形式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结合注释、教师点拔,生生合作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搜集诗人资料,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背景,体会“绿”“又”两个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情节,进入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大体把握诗意。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识人,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知道“泊”读“bo″?

而不读“PO”呢?怎样理解这个课题?

(2)、对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吗?(诗人应皇帝急召……)

3、交流学诗方法。

二、初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

1、本诗的多音字很多,浏览古诗,怎样确定“间、数、重、还”的读音?

(1)抽生读,谈一谈选择多音字读音的理由。

(2)抽生分别说其它字的解释,确定读音。

2、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行,用“一”划出来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3、弄懂了这个问题,诗意就一目了然,同桌交流。抽生说诗意。

三、知诗情、悟诗境。

1、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洲,离家乡南京远吗?

“远”与“近”展开争论,找出各自的理由。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单靠着双脚和一叶扁舟要跨过滚滚的长江水和翻越几重山,可谓是千山一水,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般得近?

2、引读悟情:

因为作者心里想的是——故乡,脑里装的是xxx故乡,嘴里念的是xxxx家乡,因此不觉得家乡远了,不由念着,生读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情不自禁地吟着:京口。情深意切地叨着:京口……

3、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你知道了哪些描写江南的诗?在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同样写了江南的美,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的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绿”这个字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晶,默读24页的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4、而“绿”字前的“又”我们得好好品一品,“又”代表“又一次”家乡的那些景物会循环往复,轮回的来来去去呢?学生练习说话:燕子飞了,又飞回来的时候,春天去了,又在来的时候,草儿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5、想想诗人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生活吧?

四、知背景,入诗境。

1、古诗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诗人同船共渡的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他:学生再次质疑: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积贫扶弱”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也缺乏了杀罚果断的能力,摇摆不定,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出尔反尔的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从这一段介绍中,你又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播放音乐起……

2、诗人深知,这一去,一定凶多吉少,而年迈花甲的他,早已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可只要他去做宰相,他就一定去,主张变法改革,而他只要施行新政变法,守旧派依然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他只能忧心忡忡,踌躇满怀,将这满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情,都化作叩问苍天,质问明月xxxx读春风xxx这是发自肺腑的质问呀!

3、积累有关明月的诗。

看到明月,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明月、似手作为古代诗人思乡的标志,不管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还是杜甫的“露”还是儿时念的举头,亦或是“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识在他乡”,都表达了诗人们一个亘古不变共同情怀,那就是思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景激情:

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成为一个个小诗人的。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

2.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灯片8、9、10)

3.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二)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三、四句: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绿”什么意思?

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激情研论)

讨论用那个字好?指名谈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请大家读·: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何时。)

4.(师设景读):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

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2.背诵全诗。

师: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大家想试一试吗?(课件)

六、结束语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5)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通篇立意含蓄悠远。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多首古诗,他们大部分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具有一些学习古诗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查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

5、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好课件;反复朗读并背诵诗词,深层次地体会情感,透彻地理解诗意。

2)、学生:字典;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明月的诗句;搜集王安石的诗句;搜集作者的资料等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二、说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学情,我主要采取双主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准备通过导语创设情境,简笔画图片再现情境,主题音乐、情景再现、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感悟、诵读、表达与创新。

2、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必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理解,在读中陶冶情操。所以我着重指导学生读文、能有感情地背诵,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3、想象法:在教师的启发鼓励,配合媒体课件音视频衬托渲染,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抒发学生内心的情怀并发表独到的见解,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在教学中借助图片、音视频等媒体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三、说学习方法;

1、学生自己或者合作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1、通过有感情朗读、背诵、欣赏情景音乐,讨论交流体会等活动,能够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情商素质修养。

2、抓好小组团队合作学习,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的主体性体现,逐步实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协调运用,最终养成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依据“读——理解——感悟—巩固延伸”这样的格局设计了以下四大教学板块:

(一)、展示搜集的资料,导入新课揭题、解题,简介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定格古诗教学的情感基调。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重点指导读准“间”读jiàn(因为是“间隔”的意思);“万重山”的“重”读сhóng;“还”读zhong;第二步通过指点学生掌握读诗规律(古诗中,一声和二声的音读得长些,三声和四声的音读得短些),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初步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第三步指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意。

最后一步具体操作如下:先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再和同位交流自己对句诗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六年级孩子对诗中出现的三个地名比较模糊,我准备在幻灯片上展现长江简图,让学生来看看三个地名,同时借助板画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你看来,诗人离家近还是远?学生也许有两种答案,即觉得诗人离家很远,或是诗人离家很近,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让学生分别说出近和远的原因,趁机引导学生抓住“一水”、“只隔”来领悟诗人实际离家的距离和他心中离家的距离,初步感悟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并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朗读古诗的前两行,从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四)、走进诗境,体悟诗意

这一部分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我准备采用想象、感悟、读诗、写话、资料补充等手段引领学生感悟古诗韵味及诗人对家乡的留恋和不舍之情,具体操作如下:

1、抓文眼“又”和“绿”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出示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引导学生理解“绿”的含义,并让学生依据诗句想象江南的春天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接着突出“又”字蕴涵的深意:作者看到春天满目的新绿,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自己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呢?引读:此时此刻,诗人他怎能不想——明月何时照我还。远望着美丽的故乡,遥想着难舍的亲友,诗人怎能不问——明月何时照我还。此时,学生通过诵读最后一行诗,对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2、指导诵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之隔数重山。”

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生活中去,想象诗人在家乡度过了哪些难忘的时光?并写话,在此基础上师根据学生汇报组织引言:此时,诗人泊船在瓜洲,和家人团聚,尽享受家庭的幸福和温馨还能实现吗?

眼前只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之隔数重山”;

和老朋友在一起饮酒品诗还能实现吗?

眼前只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之隔数重山”;

带着家人一起去踏青、郊游还能吗?

眼前只见——“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之隔数重山”;

……

经过这样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深刻体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3、出示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在学生已深刻感悟诗人思乡、恋乡的基础上,出示诗人的相关资料,旨在引导学生明白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对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古诗、升华古诗情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适时引读“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这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是诗人情感的高度浓缩。在此基础上点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诗人无边的乡愁,无尽的思念。

4、诵读古诗,升华感情。

在以上分步品读古诗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这不但是回归到古诗的本体上来,更是学生情感的再次回归和升华。

5、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1、展示有关表达思乡的诗句让学生诵读。通过上述四个板块的设计,紧扣目标,层层推进,不断设置语言感悟、品读的实践点,引领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并将本课古诗辐射到其余相关诗句,升华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仅积累和运用了诗句,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和表达思念家人、朋友的情感空间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和定量评价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环节的教学中对有思维或者言语闪光的学生及时给予言语、掌声等鼓励,没有达到要求的提示、鼓励他们再动脑思考;环节学习任务告一段落后,有简单的说话、做思考题、背诵等进行总结评价,对于发言、背诵、做习题等完成得比较好的`,要给予积分登记,便于每个单元教学反思和单元检测成绩统计提供补充和参考的资料。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方案

1、课题的选择。

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所以对小学高年级教材比较熟悉。对于古诗词的教学也教过了不少,但是以前的教学目标设计比较简单,大概就是读熟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至于教学效果,只要学生能背诵默写古诗,能解释诗句意思,回答诗句中心思想就ok了,所以这次试以新课程三维目标来设计三维目标。作为一次尝试而已。

2、采用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节课我采用“学教并重”的模式进行教学组织,1、教师激情导入,剖析课题,与学生一起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 “读、说、背、做、写”的学习方法。2、学生查找资料(学生能找到资料的途径可能有限,不可能有多大效果),通过读诗,小组讨论,发言交流,跟老师一起归纳总结等系统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3、选定的教学对象的特征分析。

我班学生认知起点比较低,优等生并不多,所以学习目标还是主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这是起码的教学公平。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以“听”的方式进行,这是从一年级开始以来逐年形成的方式,为了改革这种传统方式,所以这节课要注意抓好小组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在小组内发表意见,相信坚持小组合作学习,会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往被动接收式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来。

2、思念家乡、亲人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同学们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二、品味诗意

1、解题目,知诗人。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

2、熟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重音的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全班配乐齐读。

3、品味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三、体验情感

1、品词析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 “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板书:一水间 只隔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 何时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预设:

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D、(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4、入境悟情: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假如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

5、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四、诵读升情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搜集、欣赏更多王安石的诗歌。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7)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文;

2、会默写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读整体感知诗文大意;

2、查资料,揣摩诗意,理解诗意;

3、反复读诗文领悟诗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思乡情怀和舍小家为大家的报国精神;

2、学习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

1、知道学生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准确背诵诗文、默写诗文。

五、教学难点

品位诗句,感悟情感,积累语言。

六、教学预设

(一)激情导入

古人多有寄明月思乡情之作,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之《静夜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之《水调歌头》)不管是借月思乡也好,或是借月思人也罢。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一、大声朗读,读通顺;二、默读,查资料,初步感受。)《泊船瓜洲》这首诗,说说读后的第一感受。

(二)初读感知思乡之情

1、学生初读诗文,查资料。

2、交流:(1)抽读,正音,说诗意;(2)感受诗人思乡情。

a诗人的思乡情是通过哪个词或哪句诗文表露出来的?

词:直接——“还”;间接——“明月”,“又”。

诗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诗人思念家乡的什么呀?

3、思乡景

a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通过这句诗描绘的应该是江南的美景吧。美丽的江南诗人通过一个字就一览无余的透露出来。“绿”。“绿”是吹绿的意思。这个字诗人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刚开始用的并不是“绿”字,他先后改动了十多次,什么“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最后选定了“绿” 字。这一“绿”,就“绿”了江南岸,这一“绿”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苏轼描写江南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绿”,就让人浮想联翩,这“绿”就不在只是“绿”,还有花的红,水的蓝。

b你能用“ 又 江南岸。”来赞一赞江南的美景吗?

c老师把这句诗改作“春风绿了江南岸”,读一读,说感受。

一个“又”字,道出了诗人离家之久,也道出了诗人思家之久。一年年,一月月,一夜夜,斩不断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连睡觉也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飞回了家乡。

d生读王安石之《忆江南》“城南城北万株花,池面冰消水见沙。回首江南春更好,梦为蝴蝶亦还家。”

4、思乡人

a江南美景让诗人久久驻足船头不愿离去,这不愿,更又对家乡人的思念和留恋。诗句中哪个词透露了诗人对家乡人的思念和留恋。(“明月”。诗人睹月思人,如果你是诗人驻足船头,你会对家中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感受思乡之切。

5、朗读指导略

(三)思家切,不能“还”。

1、读一读“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说诗文意思。画一画“京口”、“瓜洲”和“钟山”地理位置。

2、诗人离家这么久,可离家又这么近,被思乡之情缠绕着的诗人却为什么不回家一趟呢?能“还”吗?为什么?

简介背景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写这首诗时,正是皇帝宋神宗第二次任宰相,推行新法的时候,而且是他上任的路上。体会诗人的迫不得已,身不由己。

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诗人也只能独饮思念之苦了。

3、读全诗。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开篇诗,为诗人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从字面上看,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整首诗写出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而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心中涌动着浓浓乡愁,尤其是末句,还带着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的感慨,古诗通篇立意含蓄悠远,蕴涵着浓浓的乡情和仕意,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自学为主的方式,能正确朗读“泊、间、重、还”等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通过反复诵读,丰富语言积累。 并能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4.联系诗人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诗人是怎样表达思乡情的,尝试着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

教学重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感受蕴涵的思想感情,

2.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

1.变序教学法 在课堂伊始,就提出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后续的学习中,再去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表达效果如何等等, 这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2.读诗感悟法 “读”是学习古诗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本课时安排了朗读, 配乐读等,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配乐读,是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

3.自主学习法 课前和课堂中都设计了自学环节,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还能增强自学能力,

课前准备: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时间:4分钟)

问题:

①放学后,你们都回哪儿?有没有人回不了家的?为什么?

②离家远而回不了家,你是什么感受?

你们年少也许没有离家千里的经历,但你们肯定有过和父母亲分别多日的时候吧?那种感觉是~~

(学生:思念对方)

将来同学们长大了,有一天那么不能回故乡了,这种感情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思念故乡)[板书:思乡]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

这一单元,我们将学到不同的人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王安石是怎么来表书这种思乡之情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时间:13分钟)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并揭示课题(时间:5分钟)

① 王安石是谁?让学生回答,若回答让人满意,就进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简单介绍

他写过哪些诗?今天,要学的就是~~(泊船瓜洲)

②学习课题:谁来读读题目?怎么样?其他同学评

(预设:学生读正确了)教师可强调:泊既可以读作Po(第一声)

[板书课题]学生自己跟着老师书空,写完,齐读。

谁来说说这“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释瓜洲在什么地方?

(预设:学生说出“瓜洲”现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学生:看注释 )

对,看注释对于我们学习古诗词很有帮助,

2.扫除阅读障碍,初读古诗(时间:7分钟)

泊(bo第二声)是个多音字,看来那么预习工作做得不错,除了泊是多音字外,这首诗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多音字?请学生回答,(预设,除了“间”字有争议,其他都回答正确)

“间”在这首诗中是第一声还是第四声,要看什么?(或者:“间”字的读音,我们怎么来判断?)

学生小组讨论,说说理由,(时间:2分钟)

诗歌中的字已不是难题了,那现在你能读读这首诗吗?

提示: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检查自由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读,最后齐读,若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教师作范读,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或几句,视学生学习情况而定,读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乡的感情了吗?(预设:有部分学生说有,有部分说没有,)两方争辩,说从哪儿你读出了思乡情,没读出思乡情的同学,请问你读出了什么?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尽量不加干预,

(三)重读古诗,加深理解(时间:13分钟)

1.自由读诗,联想诗歌中表现的地理位置

辩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古诗,现在我们要不要换种方式来学习?你们想怎样?{设计意图:从上一环节的学习,“间”的读法和有没有表达思乡情 这两个问题的呈现,学生对这首诗的学习欲望更加强了,而且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有再读古诗的欲望,相信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读读古诗,}再读古诗,自主读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或者: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诗)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时间:3分钟)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推荐一位擅长画画的同学上台画,画毕,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他认为古诗描绘出的是这样一幅画,请同学给这幅画作简单介绍,你们现在知道“间”是读第几声了?其实这就是古诗的哪两句?它表现出诗歌中的地理位置,

2.学习重点诗句,体会思乡情

①而后两句还能用画面来表现吗?有点难度,那我们又该怎么来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跟老师一样,你们也来读读,学生齐读,

②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句诗吗?指名回答,这样能说明什么吗?(回答是否定的)

③看来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理解,把它放在整首诗中,联系诗人的写诗背景,再推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诗人下了工夫的,反复读,你们体会到这句诗的妙处了吗?

学习课本24页中的资料袋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写的是什么?(明月)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是写明月的?(床前明月光)

“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表现的就是思乡情,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⑤现在你体会到什么了吗?诗人的思乡情不言而喻,

(四)美读全诗,当堂背诵(时间:5分钟)

1.学了那么多,现在你们想再来读读整首诗吗?指名读,齐读,

你们的水平都可以当配音员了,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次配音员,[播放视频]

2.你能不看书本也不看屏幕,把这首诗背出来了吗?老师先背一次,背的时候,可以联想古诗描绘的画面,若能体会到诗中的感情,那是最好,

3.课堂小结:你今天收获了什么?请学生说说

《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什么呢?我们下次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1页 课文注释:①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②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钟山:今南京市紫今山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背诵。

2、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对古诗意思及理解,体会作者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3、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思考、搜集、处理、探究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学习形式策略

1、组成合作小组进行学习:

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自己独立学习:

让有个性思维的同学自由发展。

3、师生之间谈话式学习:

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示题引问

1、示题。

2、学生读诗,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了解诗意

1、教师给同学介绍一位新的朋友、老师──网络,用它来学习古诗:

学生借助网页了解诗人、诗句的意思。

2、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⑴ 教师引导交流重点词的意思。

⑵ 解释全诗的意思。

三、体会古诗思想感情

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四、借助网页探索拓展

1、学生通过网页了解有关本诗和其他有关诗的知识。

2、学生交流学习的成果,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五、课后作业

将今天的学习成果,用 Word或 Powerpoint做成汇报作业。

课堂实录片段及解析

片段一:

(经过第一阶段网页学习后)

师:刚才老师在巡视时,有同学找老师要密码了,但是要获得密码,必须将你对诗句的理解对大家说一说,哪位同学准备好,就赶紧举手吧!

(举手的学生只有两三个,老师点了其中一位同学。)

生: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只隔着几层山

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怎么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的是长江呀?

生:因为前面(网页)的解释里说:瓜洲在长江(读重音)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所以我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的是长江。

师:哦,原来你是借助注解明白的,阅读真仔细!哪位同学用其他的方法知道的?

(有两三个学生举手,点其一回答)

生:我是看地图知道的。(学生操作网页展示地图,指出长江)

师:你看到了长江,那你知道京口、瓜洲和钟山在哪里吗?

(生找不出来)

师:哪位同学帮帮他?

(举手的同学多了起来,点其一回答)

生:(操作网页将对应的地点名称拖到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师:你怎么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呀?

生:前面(网页)说了: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重读)。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重读)。

师:真不错,能借助注解,把地图看明白!那位同学你明白了吗?

(刚才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点点头)

析: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获取字面信息,通过地图获得直观的信息,两种信息内化为学生的理解,在这里传统的学习与多媒体的优势找到一个和谐的融合点。

片段二:

(一学生回答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后)

师:理解得真好,能告诉大家你怎么明白这句诗的吗?

生:我是看注解知道的。

师:注解上怎么说的?

生:(操作网页展示。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师:你能想象一下吹绿了的景象吗?

生:春天来了,草绿了,树绿了。

师:嗯,你的春天似乎缺乏生气,哪位同学再来想象一下?

生:春天来了,岸边的小草绿了,岸边的树的嫩绿的枝条随风摆动,绿树、绿草倒映在水里,水也染绿了,江水、树、草绿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

师:真美的绿呀!

析:虽然没有多媒体的形象再现,但是,学生对文字的感受更深刻了。这里学生不会因多媒体而产生思想的惰性,放飞了想象的翅膀,活跃了思维,这又怎是一个绿字了得。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0)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回乡偶书》)

附: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

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三、抓字眼,明诗意

(一)、熟读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和正音。全班配乐齐读。

(二)理解诗意。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1)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4)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

是(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四、体验情感

1、品词析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幻灯演示地形图)

板书:一水间只隔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何时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体会用词的巧妙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预设:

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D、(配乐播放江南美景图片)出示江南春色的相关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附: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五、入诗境,悟诗情。

1、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假如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

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小组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

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4、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六、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诵读升情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七、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泊船瓜洲》。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泊船瓜洲》。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5、积累思乡的一些名句。

教学重点: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借助明月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教学准备:准备音乐《月之故乡》《思乡曲》及课件。

课前导学

1、读三首古诗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大概了解诗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细读,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

一、浏览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及训练重点。

二、情境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首先,让我们走进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去感受他的乡愁。

二、出示古诗《泊船瓜洲》,初读古诗

学生自读古诗,学习要求如下:

1)读准字音,遇到多音字多读几遍;字正腔圆,读准节奏。(间:jiān)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4)诗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达的呢?

三、学生自学。

1、生对照自学提纲自读自悟。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3、四人学习小组交流

3、4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

1、此时此刻,诗人身在何处?(身在瓜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题看出来的)

2、生读诗题,理解诗题。

3、介绍王安石写诗背景。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二年被任命为宰相,领导变法,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触及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1074年,王安

石无奈辞去宰相之职,任江宁知府,1075年,王安石又被恢复了相位,但仕途的坎坷,官场的复杂,前途的迷茫,让王安石很不情愿去复职,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宋神宗都不批准,1075年春,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径瓜洲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

4、说说诗句的意思。

5、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课堂训练

五、创设情境,反复朗读

1、诗人离开家乡,泊船瓜洲,望着钟山,情不自禁地问——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2、感受江南的美: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江南,此时此刻,江南已是春天,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请你当一回诗人,创作一句描述江南春景的诗句吧!

3、出示课件:春风又绿江南岸

又江南岸。

4、学生交流。

5、师小结:一个“绿”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眼前一片景:多美的春天的江南啊!桃花又红了,小鸟又叫了,蝴蝶又舞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然而,诗人你却离开了家乡,泊船瓜洲,望着钟山,你想说什么?

6、生交流。

7、情境引读:

师:是呀,有道是故土难离,此时此刻,诗人你怎能不想——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8、师小结:

也许有许多也许,回忆起来,点点滴滴都幸福,丝丝缕缕都甜蜜,可现在诗人却离开了家乡,泊船在瓜洲,此时此刻,团团圆圆一家亲还能吗?生:不能

师:眼前只见——反思拓展

六、回忆各个诗人眼中的乡愁

1、过渡:是呀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何止是王安石呢!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流传至今的思乡名句。

2、出示课件。

3、露从今夜白,越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寄杜郎中》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月明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读一读这些古诗,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写的思乡之情,多数的诗句中都有月亮。用月亮烘托情思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笔法,一般来说,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这种手法叫做寓情于景。

5、结课:

乡愁是每个游子心中永久的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颢的乡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乡愁。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本组课文是围绕“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编排的,《泊船瓜洲》是南宋诗人王安石于公元1074年,在第一次任宰相主持变法失败后,应宋神宗急召第二次赴京复职,途径京口泊船瓜洲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未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第三句感叹自己对故乡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忆忧新,各种在家的美好温馨历历在目,因此本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编排本组课文一是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二是引导学生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其中本诗中的“泊、间、数、重、还”这几个多音字的辨音,读通诗句、大体把握诗意,学生能自己解决,再辅以教师适当点拨即可达成目标。而知晓诗人的背景,走进诗人的内心,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因此这是本课教学要突破的难点,需要在多种方式的诵读思考中完成。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语境意项辨析“泊、间、数、重、还”等多音字的读音,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在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抽生读等多种形式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结合注释、教师点拔,生生合作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搜集诗人资料,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背景,体会“绿”“又”两个关键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情节,进入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大体把握诗意。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识人,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___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3、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知道“泊”读“bo〞?

而不读“PO”呢?怎样理解这个课题?

2、对这个课题有什么疑问吗?(诗人应皇帝急召……)

4、交流学诗方法。

二、初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

1、本诗的多音字很多,浏览古诗,怎样确定“间、数、重、还”的读音?

(1)抽生读,谈一谈选择多音字读音的理由。

(2)抽生分别说其它字的解释,确定读音。

2、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行,用“一”划出来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3、弄懂了这个问题,诗意就一目了然,同桌交流。抽生说诗意。

三、知诗情、悟诗境。

1、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洲,离家乡南京远吗?

“远”与“近”展开争论,找出各自的理由。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单靠着双脚和一叶扁舟要跨过滚滚的长江水和翻越几重山,可谓是千山一水,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般得近?

2、引读悟情:

因为作者心里想的是——故乡,脑里装的是_____故乡,嘴里念的是______家乡,因此不觉得家乡远了,不由念着,生读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情不自禁地吟着:京口……

情深意切地叨着:京口……

3、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你知道了哪些描写江南的诗?在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同样写了江南的美,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的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绿”这个字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晶,默读24页的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

4、而“绿”字前的“又”我们得好好品一品,“又”代表“又一次”家乡的那些景物会循环往复,轮回的来来去去呢?学生练习说话:燕子飞了,又飞回来的时候,春天去了,又在来的时候,草儿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5、想想诗人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生活吧?

四、知背景,入诗境。

1、古诗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诗人同船共渡的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他:学生再次质疑: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积贫扶弱”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也缺乏了杀罚果断的能力,摇摆不定,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出尔反尔的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

从这一段介绍中,你又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播放音乐起……

2、诗人深知,这一去,一定凶多吉少,而年迈花甲的他,早已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可只要他去做宰相,他就一定去,主张变法改革,而他只要施行新政变法,守旧派依然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他只能忧心忡忡,踌躇满怀,将这满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情,都化作叩问苍天,质问明月______读春风______这是发自肺腑的质问呀!

3、积累有关明月的诗。

看到明月,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明月、似手作为古代诗人思乡的标志,不管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还是杜甫的“露……,”还是儿时念的举头……,亦或是“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识在他乡”,都表达了诗人们一个亘古不变共同情怀,那就是思乡。

六、回归主题,总结写法

作者将这千古的思乡情怀,是通过写事还是写景表达的?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学习《泊船瓜洲》一诗,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领会诗的意境,体验诗人对家园的深切思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补充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深化学习,扩大阅读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4.学习并初步运用读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2.乐曲、《泊船瓜洲》的配乐朗诵。

3.简笔画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出示王安石作品《梅花》,齐读。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

2.激情介绍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著名文学家。他,曾官居宰相,为解黎民之苦,积极实行变法。

二、解题。

(1)齐读题目。作者旅途停在什么地方?出示简笔画。

(2)“泊船瓜洲”这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

(3)揭示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是学古诗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

三、学习古诗

(1)那么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诗。(正确流利)

(2)指明读,纠正字音。

(3)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4)集体汇报,明确诗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在说之前老师再看看几个字你有没有搞清楚?(指名提问:“间”、“数”、“绿”、“何时”、“还”)

画出京口瓜洲钟山的位置

(5)揭示学法

我们刚才抓住了诗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抓字眼,明诗意。

四、欣赏古诗体会感情

1、听范读,初步体会诗人感情。

学习古诗,要了解诗的大意,但更重要的还要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下面老师读一下这首诗,大家听听,体会体会。

2、想象诗的意境。

(1)听老师读了,我想大家对诗人的感情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怎样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呢?

刚才你们听着诗,觉得诗人吟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那么,在你们的想象中,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看着哪儿吟这首诗的呢?天上有什么?

(2)那么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眺望江南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让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照着诗想想看。

播放音乐,教师随着音乐提示:

明月之夜,晚风徐徐,诗人走出船舱独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对岸就是京口,由这些诗人想到……现在又是春天了,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来:青山——绿水——河岸,诗人望着明月又怎么想呢……

(3)诗人看到想到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现在,如果你们就是诗人,就是王安石,能说说你们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四人一组,一人说,其他人补充。

指名上台做诗人。

3、学习三、四两句。

(1)刚才同学们扮演诗人,想象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家乡春天的许多美景,诗人是用哪句诗来概括的呢?

(2)那么,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呢?让我们再用“绿”来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好在哪?,体会到了吗?

(3)指导朗读,多种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

(4)学到这儿,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学过的另一首写诗人明月之夜思念家乡的诗,那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揭示学法:想意境、悟诗情。

5、朗读、背诵。

(1)下面我们再听一遍配乐朗诵,进一步体会体会诗人的情感,听的时候老师就要看,哪些同学想象到了意境,领悟到了诗情。

放配乐朗诵录音。

(2)学生自由读背。

指名背诵。

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13.小结。

这首诗写了诗人泊船瓜洲时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觉得家乡是那么美,那么可爱,他是那么急切地想回到家乡,这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的家乡多爱啊!

五、扩展学习《回乡偶书》

1.导入。

对家园、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是人之常情。这种感情是无比深沉,无法磨灭的。下面这一首唐朝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大家先自己读读诗,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联系现实。

这首诗表现的这种离家多年回到故乡的情景,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

3.齐读。

4.小结。

六、总结

今天这一课我们学习了《泊船瓜洲》和《回乡偶书》两首诗。这两首诗一首写思乡,一首写回乡,读了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爱家乡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我们的家乡是美丽可爱的济源,她如今已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创卫也取得圆满成功,我们邵原更是被评为神话之乡,让我们也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板书

泊船瓜洲

远望钟山

泊船瓜洲 春绿江南 赞春、思乡

见月思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4)

这首诗的教学设计,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配乐播放月亮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回乡偶书》)

附: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

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南京为地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三、抓字眼,明诗意

(一)熟读古诗。

(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和正音。全班配乐齐读。

(二)理解诗意。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1)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4)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

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

是(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四、体验情感

1、品词析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幻灯演示地形图)

板书:一水间只隔离家不远——归心似箭

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

板书:又何时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体会用词的巧妙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

预设:

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

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

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D、(配乐播放江南美景图片)出示江南春色的相关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附: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小结: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板书:思念家乡之情

五、入诗境,悟诗情。

读诗要把自己当成诗人。假如你在傍晚来到了异乡江边,望到了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

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小组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

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4、融情诵读:看课文插图,想像一下,把自己当成诗人,融入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六、归纳学法,拓展学习

1.总结全诗,归纳学法

我们了解了诗人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理解了诗题的意思;

板书:知诗人,解诗题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理解了诗歌的内容;

板书:抓字眼,明诗意

最后通过体会作者的情境,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板书:入诗境,悟诗情

这就是欣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欣赏诗歌

2、诵读升情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来充满感情地吟诵下面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七、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我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著名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通过比较阅读,揣摩不同作者对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

3、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泊船瓜洲》。

教学重难点:

1.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2.体会诗人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环境:

老师自制的课件;上课环境为有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的教室;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了,大家还能背诵李白的所写的那首名篇——《静夜思》吗?(学生齐背后,出示幻灯片2)

2)大家知道是什么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吗?(月亮)

3)师小结:说得很好,自古以来,月亮就象征团圆之意,我国古代文人在写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词中往往会提到月亮,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泊船瓜洲》。

2.新授《泊船瓜洲》

1)初读:大家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文,看看有哪些字词的读音你还不确定?尤其是诗文中的多音字,你能结合书下的注释和你的初步理解,为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你知道读七言绝句时,应当如何停顿吗?(出示幻灯片3进行正音,师画出停顿节奏)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诗文。

2)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4)

你对王安石了解多少?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3)诗句解析: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①大家再看看文中的注释,了解“泊、一水间、数重山”的意思,再思考:“京口、瓜洲、钟山”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呢?(幻灯片5)

②作者站在什么地方?眼里看到了什么地方?心中想到了什么地方?(幻灯片6)

(眼中之景——京口、瓜洲,想象之景——老家钟山)

③既然离家“只隔”“一水间”、“数重山”,但离家真的近了吗?(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即时要回到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说“只隔”只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而已)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归心似箭、高兴)

④诗意:从京口到瓜州仅仅只隔着一条长江了,离老家钟山也不远了,只隔着几重山而已。

老师小结: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眼能见到,说明离家很近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是想象之景,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⑤过渡:离家这么近,诗人回家了吗?为什么不能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句,然后一边欣赏老师所出示的图片,一边思考问题。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7)

①这几张照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的?(春季)你是根据图片上的什么特点来认定是春天景色的?(绿色)是什么让江南两岸出现了一片绿色呢?{(春风)又绿江南岸,所以说,江南的绿色是春风的功劳}

②为什么说作者选用“绿”字比“过、满、吹”字好?(幻灯8)

(一个“绿”字,使动用法,使(江南两岸)变绿,从春风的结果入手,将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春天的色彩缤纷、春天的草长莺飞、春天的绿意盎然,春天的满目新绿、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春后江南景色变化。一个“绿”字,其实也是)

③一个“又”字,你能体会出什么?一个“绿”字,从表面上看是江南春草遍地生长,一片新绿,实则比喻的是什么在无情地生长?(而这一片生机却隐喻着诗人思乡的愁绪如同春风之下的小草一样,无穷无际地蔓延与生长。)

(一个“又”字,点明了诗人当初离家的时间,又暗含“草儿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春天去了,也有再回来的时候”的意思,而自己的离开了家乡,什么时候又才能回来呢?)

④望着一轮明月,诗人会说些什么呢?(幻灯片9)

(明月何时照我还)

(3)了解背景,体会诗人的心路历程(幻灯片10)

此时的诗人,离家已经很近了,只隔着“一水间、数重山”了,诗人也很想回家,却不能回家,这是为什么?

(背景简介:本诗写于熙宁8年,此时正好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离京刚好一年,宋神宗再次拜他为宰相,王安石深感变法的不易,因此两次上书推辞都未被批准,只好勉强上任。在途经家乡之时,看到可望可见的京口,想到不远的老家钟山,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油然而生,然而皇命在身,却不能回家,所以只能自我安慰;找看到眼前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不油让人想起自己的变法给农民所带来的好处,想到这些,还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点欣慰和高兴;然而,这变法却得不到上层人物的支持,以后的政治前途和自身命运到底如何:是功成名就呢,还是又一次失败而归?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一种无奈之情已然可见)

更为苦恼的是,诗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家吗?(不知道。所以才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此处已经可以看出诗人的真实内心了,不愿上任,却不得不上任,只能盼望早日离开官场,尽早回到没有利益纷争的老家。)

板书:强烈思乡、欣慰高兴、无奈苦恼

4)生齐读诗文,要读出诗人的这种心路历程。

3、背诵古诗(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读诗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王安石的这首七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着眼于春天景色的描绘,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和近家不能回的无奈之情,也写出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暖人的春风和勾人的明月可以勾起大家的思乡之情;而可以使万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风,则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从而让人想起客居他乡的游子之孤独、凄凉与寂寞,再燃思乡之火。张籍的七言乐府诗《秋思》便是如此。这是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了。

4、扩展了解,同一主题“思乡”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现):

回顾旧知:你还记得以下这些描写思念家乡的文章吗?

诗词:《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白话文学:《故都的秋》

欣赏:歌曲:播放mp3《明月几时有》

5、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词?抄写两首,背诵一首。

2)学会唱一首思乡的歌曲。

6、板书设计:

只 隔 家在眼前 强烈思乡

绿江南 变法成效 欣慰高兴

何时还 家不能回

遥无归期 无奈苦恼

相关推荐

新初三生如何为2022中考做准备?

备考资料
初三生学习比较紧张,有的家长早上来不及就给点儿钱让孩子自己买早点凑合,有的甚至就允许孩子不吃了。营养专家刘春光说,不吃早餐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家长不管早上有多忙,一定要为孩子准备早餐。营养丰富,才能保
展开详情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汇总3篇)

教学设计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1)《马说》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
展开详情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500字

高一语文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童年就像一朵鲜花充满芳香,可终究会枯萎,当花瓣掉完时,童年就过去了。《呼兰河传》以主人公萧红的视角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呼兰河人民的生活,给我们描绘了呼兰河人民的死板、
展开详情

学会反省的高二作文范文

高二语文
曾听别人问道,“为什么我竟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答案很简单——不会反省。瓦茨曾说过“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曾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的确,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凡是有所成就的人
展开详情

查理九世读书心得范文

四年级语文
一天爸爸给我购买了《查理九世》这套我最喜欢的书。我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今天我看了《失落的海底城》。墨多多正在看漫画的时候,一个门铃声响起,墨多多过去开门,没想到一只雪白的大手忽然扣住了多多冒充船王可
展开详情

工程造价专业实习日记

实习专题
一线工人的上班时间比办公室早,再加之现在天气热,虽然说他们的工作大多是在室内,也难免有些闷热。不过还好他们把中午休息时间还有加长,这样也算是比较人性、合理的一个调整。由于公司做的是安装方面的工程预算,
展开详情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体会800字

八年级语文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
展开详情

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

实践心得
暑假里我与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走进敬老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时,我们便找到了一位清洁工人,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便笑了起来,连连夸我们有爱心,然后就匆匆的领着我们来到了老人们生
展开详情

中考作文

中考
雨淅沥沥的下着,天继续阴着,心无奈地痛着,叹一声:友谊太脆弱!似雨滴,虽美,但冷!——题记在厚厚的云层中,美丽的雨滴摇摇欲坠,动作很轻很轻,仿佛一动就要掉下一般,但是终会掉下啊。千万雨滴飘洒在空中,像
展开详情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九年级语文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属中的一段话。我在《傅雷家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检讨书考试没考好(优选18篇) 努力读懂550字五年级作文 高中政哲学知识易错点与解题技巧 活出精彩600字话题作文 寒假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以早餐为话题的小学二年级日记 《名人传》读书笔记600字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小熊的故事(精选12篇) 教师节演讲稿:无悔的选择 高考语文必备八大文化常识 绘本教学计划(优选17篇) 《给予是快乐的》课后练习题 高考准考证号相关内容 德育教育教案(推荐5篇) 图形的运动教学反思(汇总16篇) 蝉教学反思(集合17篇) 有关水上安全知识作文 逆境成长500字小学作文 听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边城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范文 有关考试作文 高中地理教案设计 关于冬至的来历和风俗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500字小学作文 2022高考英语知识要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迎接元旦作文 大进行曲教案(汇总20篇)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范文500字 考试后的心情作文 那次考试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合集20篇) 如何高效率记高一英语单词 提高英语听力训练 文言文读书笔记 咏柳的教学设计(精品18篇) 2022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我喜欢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个人暑期实践心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要点有哪些 2022年军训期间的心得体会 小巫见大巫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范文 高考地理专题知识点 庐山的古诗(集合17篇) 学生军训后的个人感受作文 六年级我爱祖国作文500字 初中寒假作文 匆匆教案(实用20篇) 描写香蕉的比喻句 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集锦20篇) 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 我的大学生活优秀英语作文 学生读书笔记 七年级描写家乡作文范文 考试后的感受作文 我是家务小能手实践活动心得 数学家的故事(五则) 2022高中数学教案范文 成长的挫折作文精彩范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挫折阅读答案(精品17篇) 元宵节手抄报资料大全(推荐7篇)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心得 4田家四季歌教学反思(甄选16篇) 高考理综生物解题技巧 有关大学英语作文300字 电子信息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知识 初中实习单位评语 读《红军长征故事》有感范文 享受的近义词与造句 2022关于清明踏青的作文怎么写 元宵节的灯谜有哪些(合集19篇) 中小学生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小学五年级写景作文优秀范文模板 千里马的伯乐阅读答案(集合4篇) 2022高考理综必备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期末知识点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重要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 红色的画教案(集合10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名著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2022母亲节快乐祝福语短信 大一入学军训感想例文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一年上册语文试卷(合集4篇) 平凡也美丽600字优秀小学生作文 刘墉经典语录 高中语文作文如何拟题 距离中考作文 六一儿童节作文范文(实用19篇)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_语文学习方法 夏茗悠经典语录 2022感动高一作文1000字范文 离别的诗歌(实用16篇) 放寒假安全教育教案(集合19篇) 考试的分数作文 树美术教案(汇编19篇) 狮子大王教学反思(集锦3篇) 小升初考试必考现代著名作家古代诗人名人名言 中考感想作文300字 考试过后作文 太阳钟教学设计(汇总3篇) 给抗疫英雄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描写动物的句子短句(通用7篇) 实验室实习心得总结 小鞋匠教案(精选3篇) 食品安全常识 四边形知识点(优选10篇) 劳动节初中生精彩发言稿 高三励志英语演讲稿 小升初数学必考4类应用题类型与7个运算定律 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集合 家具顶岗实习周记 高考政治主观题拿高分的方法 《我和体育》普通话考试范文 《登华山的盲人》阅读答案 二年级日记难忘的一天200字 硬笔书法教学反思(汇集6篇) 读书笔记300字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三年级作文写人篇 历史成语故事及出处 习惯养成教育 认识苹果教案(汇集7篇) 生命生命阅读题及答案(汇集10篇) 导师评语研究生(热门18篇) 朱自清的春阅读题(实用6篇) 小公鸡和小鸭子 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优选19篇) 树的诗歌(集锦15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高二抒情作文范文 女性创业故事(集锦17篇) 高二学习计划总结 五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本科生护理实习综合评语 儿子升学宴讲话致辞(实用15篇) 时间散文诗(优质3篇) 2022高二开学作文范文 【推荐】考试后感想作文 《蚊子与狮子》一年级读书心得 保卫黄河教案(通用5篇) 期末考试作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高一亲情话题作文800字范文 周年国庆诗歌朗诵(通用16篇) 高考全国卷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五年级谚语大全 励志伤感的句子(集锦20篇) 1和0的乘法教学反思(汇集19篇) 怎么制作一份好的小升初简历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及答案 好玩的报纸说课稿(精品4篇) 格林童话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打开心中那把锁阅读答案(汇总3篇) 小学英语作文分类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2022贵州省最好的专科学校 高一作文800字秋的声音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200字 童年的优美句子(推荐8篇) 哄女朋友睡觉的睡前故事(甄选15篇) 打开心门500字初中作文 初一读书笔记 2022高中军训总结讲话稿 2022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家长发言稿 高三毅力的优秀范文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范文 天香园 2022室内设计实习周记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制作年历教学设计(甄选3篇) 解析简单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风筝畅想曲》阅读答案(必备5篇) 初中生军训第一天日记500字 坚持梦想的句子(通用11篇)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推荐3篇) 英语谚语短句(通用5篇) 张玉清《一百元》阅读答案 有关阅读笔记作文 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诗歌朗诵稿梦想(实用9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汇编7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500字 小学六年级关于冬天的作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国庆征文1000字(精品8篇) 有关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