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补充习题(必备19篇)

补充习题(必备19篇)

杨*** 23-02-11 习题

补充习题(1)

《倾斜的伞》

一、读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读音。

倾斜 胳膊 混浊 淅沥 笑眯眯

微颤 仍然 传递 挽手 灰蒙蒙

二、我是这样记生字的。

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话训练。

(1)许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校园仍然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仍然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仍然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

(2)我渐渐长大了,妈妈仍然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仍然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仍然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词语。

表示颜色:灰蒙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神情:笑眯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习题(2)

忆读书

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斩 首 凯 旋 水 浒

B.传 记 煞 气 敌 冠

C.派 遣 报 利 呻 吟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án suǒ( )。

2.他们家非常háo huá( ),漂亮极了。

3.他的身体日渐shuāi ruò( )。

三、写出加粗词语的反义词。

1.我听得津津有味。( )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思考-----( )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B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经常读书吗?在读书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

1.繁琐

2.豪华

3.衰弱

三、

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

四、时间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五、

1.观赏

2.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

六、示例:我经常读书,我也非常喜欢读书。在读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书还让我静下来,由一个假小子变成一个真正的淑女。


补充习题(3)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该书的作者______是______末期_____家,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是______末期秦的丞相。(8分)

2、解释句中加点字:(14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3、解释句中加点的虚词:(8分)

之至之市()至之市,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①置之其坐: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8分)

①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6分)

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

[注释]①鬻(yù):卖;②陷:穿透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不自信也。”《韩非子》

1、解释加点的字:(10分)

誉之曰()吾矛之利()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

宁信度()遂不得履()

2、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句:反归取之。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至之市D、而忘操之

3、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4分)

又誉其矛曰()其人弗能应也()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4、翻译句子:(4分)

①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反,市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人”听了别人的质问为什么“弗能应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比较二:

(一)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二)刻舟求剑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6、解释加点字:(9分)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也()

何地不有()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7、解释句中的“于”字:(4分)

仕于南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8、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4分)……………………()

A、其人自护其短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D、其人自护其短

9、翻译句子:(4分)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

(一)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

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8分)

①兔走触株古义:()今义:()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今义:()

③而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④身为宋国笑古义:()今义:()

2、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6分)

A、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C、而身为宋国笑()

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②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②期(jī):一周年

4、选加点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8分)

①君遣之:A、打发B、派遣C、使D、送()

②反以报君:A、返回B、反而C、回家D、谋反()

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A、何必B、安全C、怎么D、安足()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A、市场B、闹市C、买D、卖()

5、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马今至矣()

千里马至者三()

6、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②。”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贾:同“价”。

7、辨析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8分)

A、人莫知之()

B、臣有骏马欲卖之()

C、愿子还而视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8、指出下列句中的人称代词并解释:(4分)

A、臣有骏马欲卖之():__________________

B、愿子还而视之():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习题(4)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xī chā zuǐ fēn biàn fǔ mō jiè shào xīn jiānɡ xiàn rù

()()()()()()()

hún huánɡ yì tǐ

()

二、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在错字上面画“○”,并改在括号里。

1、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

2、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

3、抚模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

4、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为自己去争论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杨》一文的作者是(),课文采用了()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全文按照()的思路,歌颂了()。

2、铁路沿线的一棵棵树好像一把把撑开的()。

3、爸爸的微笑(),脸色变得()。他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那么(),不(),也不()。”

五、品味探究

1、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微笑”是因为。

(2)课文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

答案:1、(1)想到孩子们也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希望提供的白杨课后题,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补充习题(5)

《繁星》

一、在字的正确读音后画上“√”。

半明半昧(mèi wèi)

坠(duì zhuì)落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

2.抬头看。( )

三、仿写句子。

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虽然……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mèi√ zhuì√

二、

1.密密麻麻

2.仰望

三、

1.春风虽然有些凉意,然而没有了冬天寒风的刺骨。

2.冬日的阳光是明亮的,是温暖的.,是亲切的。


补充习题(6)

忆读书

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斩 首 凯 旋 水 浒

B.传 记 煞 气 敌 冠

C.派 遣 报 利 呻 吟

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án suǒ( )。

2.他们家非常háo huá( ),漂亮极了。

3.他的身体日渐shuāi ruò( )。

三、写出加粗词语的反义词。

1.我听得津津有味。( )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思考-----( )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

B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

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你经常读书吗?在读书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

1.繁琐

2.豪华

3.衰弱

三、

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

四、时间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五、

1.观赏

2.思索

2.A

3.总结读书的好处。

六、示例:我经常读书,我也非常喜欢读书。在读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书还让我静下来,由一个假小子变成一个真正的淑女。


补充习题(7)

《猫》

一、写出下列汉语拼音的汉字朋友

xìng gé gǔ guài rèn píng hū huàn

( )( )( )( )

jìn zhí gǎo zhǐ wán shuǎ kāi pì

( )( )( )( )

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②项目;③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1、爷爷退休了,我经常为他端茶送水。

2、大花猫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3、课堂上,我们都坐得端正,全神贯注地听讲。

三、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

1、我喜欢还不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一天一夜不回家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天地马

这是一匹身架匀称,结结实实的小公马。

它长高了,原来那种柔和的线条不见了,它的躯体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

不过所有这一切,它无心顾及。

只有一种强烈的*支配着它,那就是酷爱奔跑。

它常常领着一帮同齡的小公马,纵情驰骋。它一马当先,像颗金色的流星似的,急驰而去。有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驱赶着它,使它不知疲倦地奔上峻岭,冲下山坡,越过怪石嶙峋的河岸和陡峭的隘道,穿过丛林和谷地。

哪怕到了深夜,当它在星空下酣睡的时候,它仿佛还梦见,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铛那样,清脆悦耳。

1、照例子写词语。结结实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词语值得读读记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习题(8)

巴黎圣母院

一、填空题。

1.《巴黎圣母院》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谁)的作品。

2.《巴黎圣母院》中最丑陋的敲钟人名叫____________。

3.这本书以一四八二年的“____________节”起篇。

4.经常在广场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名叫____________。

5.公爵小姐叫他的表哥请广场上正在跳舞的爱斯梅拉达到房子里来,趁爱斯梅拉达忙时,百合花小姐将山羊引到一旁,想知道爱斯梅拉达所说的秘密,看山羊拼写“____________”,生气不已而晕倒。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____________用匕首刺伤。

7.____________(谁)冒死在刑场上救下爱斯梅拉达。

8.在接受了笞刑之后,卡西莫多面临的将是一个小时的示众。他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但人群中依旧只有嘲笑和咒骂。这时,____________却给他送上了水。

9.一天晚上,副主教摸索着来到了爱斯梅拉达的身边,他想占有她。爱斯梅拉达奋力挣扎,情急之下吹响了卡西莫多送给他的____________。

10.吉卜赛女郎身边的“佳丽”是一只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副主教说:“这个将毁来那个。书籍将毁灭( )。

A.建筑B.寺庙

2.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 )收养。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3.《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 )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

A.爱斯梅拉达B.百合花

4.( )虽然外表丑陋,但他的内心还是很善良。

A.弗比斯B.卡西莫多

5.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爱斯梅拉达接受诗人( )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6.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有个弟弟,名叫( )

A.卡西莫多B.约翰

7.愚人节的晚上,克洛德指使( )去抢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国王卫队撞上。

A.甘果瓦B卡西莫多

8.《巴黎圣母院》讲述的是五百多年前法王( )统治时期的历史。

A.路易十一B.路易十三

9.最后的流浪汉暴 乱,是冲着( )而来的。

A.大 法官B.国王路易十一

10.“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式,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下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这段话描写的是( )

A.卡西莫多B.甘果瓦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克洛德叫甘果瓦代替爱斯梅拉达死,而甘果瓦不愿意,他便想出流浪汉突袭计划。( )

2.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快要执行绞行时,卫队长弗比斯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 )

3.卡西莫多亲手把克洛德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

4卡西莫多最后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了。( )

5.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克洛德用匕首刺死。( )

7.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被副主教陷害、被卡西莫多救助最后难逃绞刑的命运,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8.对流浪艺人恨之入骨的`修女与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 )

9.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但他心地善良。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爱斯梅拉达的守护神。( )

10.临刑前,克洛德以生为条件引诱爱斯梅拉达就范,爱斯梅拉达答应了他的要求。(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 雨果

2.卡西莫多

3.狂人节

4.爱斯梅拉达

5.弗比斯

6.克洛德弗罗洛

7.卡西莫多

8.爱斯梅拉达

9.口哨

10.山羊

二、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B 7B 8A 9B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补充习题(9)

和田的维吾尔

【字词荟萃】

1、多音字组词。

kēnɡ( ) diào( ) fēn( )

吭 调 分

hánɡ( ) tiáo( ) fèn(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 )天盖地 ( )然起敬 美不( )收 能歌( )舞

3、照样子写词语。

(1)载歌载舞(ABAC)

(2)五颜六色(含数字)

【句段集锦】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仅……还…… 纵使……也…… 虽然 ……但……

(1)( )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 )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2)花儿( )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 )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生活再苦,感觉( )是甜的。

【课文链接】

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表现出 。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 。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这句话与课文中“ ” 这个句子互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了和田维吾尔人 的性格特点。

【课外延伸】

1、阅读:

最后四根棒冰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小男孩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有些沙哑。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

那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小男孩的瓶子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紧起来。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

第一辆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等后面两辆车赶上来。

“老大爷,买根棒冰吧!”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老大爷,我妈病了。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

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脸上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和。他扫了一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四根。” “好吧,我全买下了。”车夫掏出钱,小男孩惊喜万分,他接过钱,捧出四根棒冰。“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伸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觉得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充满了泪水。

这天,小男孩带着最后一根棒冰回到家。他想让发烧的母亲吃了棒冰退些热度。他跟母亲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母亲听完,欠起身,双手搂着儿子瘦瘦的肩胛,说:“孩子,你长大后不管成了什么样的人物,也不能忘记今天的事”小男孩使劲点了点头。

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年,我八岁。

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那个在雨后的凉意中出现在我面前的老车夫的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显清晰,他使我懂得怎样做一个平凡而又善良的人——纵然在世情变幻的生活中。

(1)反义词填空。

聚拢( ) 清晰( ) 善良( )

(2)近义词填空。

温和( ) 争辩( ) 平凡( )

(3)“容”字用拼音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容”字的意思是:①容纳,包含; ②允许,让; ③脸上的神情和气色; ④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给下列词语中的“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容争辩( ) 市容( ) 无地自容( ) 笑容(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那个车夫说:“ ”

2、写话:

你在课外搜集到哪些民族饶有趣味的风俗习惯呢?请选择你感兴趣的民族风俗,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

kēnɡ(吭声) diào(调动) fēn(分开)

吭 调 分

hánɡ(引吭高歌) tiáo(调节) fèn(分外)

2、(铺)天盖地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能歌(善)舞

3、(1)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如痴如醉 (2)五光十色 四通八达 九牛一毛

【句段集锦】

(1)虽然 ……但……

(2)不仅……还……

(3)纵使……也……

【课文链接】

(1)拟人; 和田自然环境的恶劣。

(2)比喻; 衣服; 抽象画。

(3)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豁达乐观。

【课外延伸】

1、阅读:

(1)聚拢(分散) 清晰(模糊) 善良(凶恶)

(2)温和(温柔) 争辩(争论) 平凡(平常)

(3)R; ronɡ; 穴; 5; ②; ④; ①; ③。

(4)略。


补充习题(10)

桃花心木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汉字。

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 ) ( ) ( )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2、形近字组词。

秧( ) 锻( ) 番( ) 勃( )

殃( ) 缎( ) 翻( ) 脖( )

3、近义词填空。

偶尔( ) 依赖( ) 特别( ) 模仿( )

优雅( )

【句段集锦】

摘抄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读句子,回答问题。

(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写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句子中“不确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话:

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插秧 枯萎 锻炼

优雅 轮番 勃勃生机

2、秧(秧苗) 锻(锻炼) 番(轮番) 勃(勃发)

殃(遭殃) 缎(绸缎) 翻(翻身) 脖(脖子)

3、偶尔(偶然) 依赖(依靠) 特别(特殊) 模仿(仿照)

优雅(优美)

【句段集锦】

略。

【课文链接】

(1)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时多时少。

(2)“不确定”的意思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句子的意思是,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课外延伸】

1、阅读:

(1)闪闪发光 彬彬有礼 喋喋不休 他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饭。

(2)镇定(沉着) 察看(观察)

(3)略。

2、写话:(略)


补充习题(11)

《我们家的男子汉》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标出。

安徽(huī hīu)

嘴唇(cún chún)

情绪(xǜ xù)

无妨(fánɡ fǎng)

二、形近字组词。

徽( ) 萦( ) 妨( ) 济( )

微( ) 莹( ) 访( ) 挤( )

三、课文的标题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但写的却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读读想想,说说你的高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他对独立的要求”这部分的内容中,作者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我们家的男子汉”的个性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们家的男子汉”要自己一个人去买东西?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

A.因为他不喜欢别人知道他去买山楂片或是橘子水的事情。

B.他很懂事,所以不愿意让大人陪着他在“炎热的下午”去买东西吃。

C.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他要求独立的个性特点。

D.他对吃山楂片和橘子水很感兴趣,从而表现了他对食物的兴趣。

参考答案:

一、

徽(huī) 唇(chún)

绪(xù) 妨(fánɡ)

二、

徽(国徽) 萦(萦绕) 妨(妨碍) 济(救济)

微(微笑) 莹(晶莹) 访(访问) 挤(挤到)

三、

他像男子汉一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些勇敢和坚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

1.通过他出去不让人牵手和要自己买东西这两件事来表现的。

2.C


补充习题(12)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4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扒手()埋怨()载重()蛋卷()

扒开()埋藏()记载()卷子()

二、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莫()()妙()己救人()然有序粗制()造

天地()()落()而()失魂落()司空见()

围()救()一尘不()得意忘()()明()义

三、在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划线并改正。(4分)

1、马头上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缨络,尾巴未梢还打了一个结。()

2、几分钟后,暴雨停竭,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3、如果不时刻警踢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消除。()

4、海鸥被海上泻漏的石油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

2、两只小鸟在枝头悄悄地说话。()

3、年轻人啊,谁又能不犯错误?()

4、牛羊像星星在身边闪光,牧草像绿云在脚下翻着波涛。()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红柳和胡杨被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当做燃料。(改成“把”字句)

2、我醒来知道不早了。爸爸已经在吃早点。(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3、如果不细细体会是很难领略到的。(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

4、我们不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改为反问句)

六、修改病句。(4分)

1、作为地球的公民,我们不能损坏生态环境。

2、祖国的主权需要我们来保卫。

七、根据原文填空。(14分)

1、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的奇案。

2、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并动,发出的响声。

3、,古城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4、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四无边。,遂令东海变。

5、水光晴方好,。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5分)

(一)郑人买履(10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尺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面的字注音。(2分)

履()遂()宁()置()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置:度:操: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二)地球的清洁师(15分)

一天,地球的老人在一棵大榆树上挂了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地球清洁师报名处”几个字。不到半天功夫,就来了许多报名的。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向地球老人作自我介绍。地球老人说:“别急,别急,大家一个一个的讲。”

“我第一个报名的,我先讲!”海鸥说,“我是海面的清洁师,我能把海面上漂着的死鱼、人们从船上倒下来的剩饭、剩菜都吃掉,让海面变得干净起来。你们说,我是不是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点点头说:“是,你是地球的清洁师。”

长着一身黑羽毛的乌鸦说话了:“别看我长得丑陋,我专吃地面上的脏虫子,像蝇蛆啦,地蚕啦,我把虫子吃掉,地面就会干净多了。我能算一名地球的清洁师吗?”

地球老人微笑着说:“乌鸦也是地球的清洁师!”

这时,身上黑亮黑亮的、胸前还有六条腿的屎壳郎也说话了:“你们可能一听到我的名字便会捂起鼻子。我整天跟牛马粪便打交道,用牛粪、马粪做点心,没有我的话,那草原会出现粪山,牧场也要变得肮脏不堪。你们说,我算不算地球的清洁师?”

地球老人笑着说:“屎壳郎也算地球的清洁师!”

大榆树晃了晃身子说:“说到地球的清洁师,可别忘了我。我会吸收空气中里的灰尘和有毒气体,使地球周围的空气总是干净、清新!”

地球老人听了大家的话,哈哈地笑起来:“你们能为我做那么多清洁工作,我真要谢谢你们哪!”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蝇蛆()肮()脏不堪()地蚕()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丑陋()清新()清洁()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2分)

8、在文中划横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9、这篇短文意在说明什么?(3分)


补充习题(13)

《北京的春节》

一、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翡翠( )

初旬( )

骡马( )

蜜饯( )

正月( )

娴熟( )

榛子( )

掺和( )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 )子蘸着cù( )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 )是fàn( )羊毛的。

3.现在城里是不允许rán( )放爆竹的。

4.元dàn( )一zhǎ( )眼就过完了,又要开始上补习班了。

三、选字组词。

摊 滩 难

( )开

沙( )

困( )

半 拌 伴

凉( )

陪( )

( )天

消 霄 宵

元( )

( )息

云( )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五、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六、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著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1944年开始,创作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________》。

2.本文是以为线索进行叙述的,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日子。

八、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从、、三个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的哪些活动体现了除夕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不得已”“必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守岁”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春联知识考考你。

刘欢在贴春联时,不小心把下面的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日暖神州万木荣

③欢欣鼓舞度佳节

④接洪福步步登高

⑤张灯结彩迎新春

⑥春回大地千峰秀

1.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答案:

一、

fěi xún luó jiàn zhēng xián zhēn chān

二、

1.饺 醋

2.戚 贩

3.燃

4.旦 眨

三、

摊 滩 难 拌 伴 半 宵 消 霄

四、A

五、B

六、

1.

(1)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2)比喻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的特点

2.(1)承上启下

(2)依依不舍

3.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七、

1.老舍 舒庆春 骆驼祥子 猫城记 四世同堂

2.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八、

1.香味 色彩 声音

2.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

3.说明了人们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因为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4.“守岁”有两重意思:岁数大的人在除夕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5.示例:祭灶、扫尘、贴春联、拜年。

九、

1.① ④

2.② ⑥

3.⑤ ③


补充习题(14)

一、我会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

(1)蜜蜂被放出纸袋以后,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

(3)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

(4)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

二、我会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____”并在括号中写上正确的字。

推侧( ) 摇远( ) 式验( ) 口代( ) 记亿力( )

三、我会比较,再组词。

减( )阻( )扩( )超( )

城( )祖( )括( )起( )

测( )推( )验( )途( )

侧( )准( )脸( )除( )

四、我会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大概____

不是……而是……

五、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逆风( )陌生( )

六、我会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既…又…… 因为…所以…… 无论…总是……

(1)( )他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 )大家选他当班长。

(2)这篇课文她( )会读,( )会背。

(3)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飞到哪里,( )可以回到原处。

(4)弟弟( )只有五岁,( )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补充习题(15)

《文言文二则》

一、给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A.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

B.脚

C.值得

2.伯牙破琴绝弦。( )

A.断

B.尽,穷尽

C.极,极端的

D.一定的,肯定的

3.今乃掉尾而斗。( )

A.减损,消失

B.摇摆

C.遗失,遗漏

D.落下

二、读《文言文二则》,选择参考答案

1.俞伯牙和锺子期能够成为“知音”是因为( )

A.锺子期能听懂俞伯牙弹奏的高山和流水的乐曲。

B.锺子期能听懂俞伯牙弹奏的所有的乐曲。

C.两人互相懂得对方的心思,关系十分亲密。

2.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

A.牧童有长时间细致的观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

B.牧童比画家聪明。

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丰富。

D.大画家的画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三、《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讲了牧童指出大画家错误的故事。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过类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C

2.A

3.B

二、

1.C

2.A

三、略


补充习题(16)

【篇一: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例大象、公鸡、老鼠、蜜蜂水平台面左防止陆码生锈,影响测量精度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例偏小、f、d、b、a、枚待测量太小,难以进行精确测量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

三、物质的密度

例.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对同一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减小不变变大

(1)甲(2)甲的密度为;乙的密度为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例.5420铝不是算出的密度与纯金的密度不相等

小(1)100cm3

(2)(1)①③②(2)58260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例铜、铁、铝等木头、塑料、纸等好差橡皮筋、弹弓等状态、密度等

按照物质的状态,

可分为:塑料直尺、橡皮、粉笔、纸、铅球、面包、苹果(都是固态);墨水、煤油、牛奶(都是液态).其他分类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篇二:物体的质量答案】

【随堂练习】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m

千克kg

2、500150

3、表示该铜块中含铜10kg

4、水平右

5-7:DCB

【达标导测】

1、物质物体物质物体

3、(1)kg(2)g

4、(1)左

5、由小到大移动游码

6、(1)被测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2)用手拿砝码了

7-11:BBCCC

【篇三: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

【随堂练习】

1-3:CDB

4、“0”刻度线

右大于

【达标导测】

1、(1)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

(5)

2、D

3、B

4、方法一:先数出2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g),

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就是m/20,再用天平测出一盒大头针的总质量M(g),

则这盒大头针的个数为N=20M/m(枚)

方法二:数出50枚大头针,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内放大头针,

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右盘内的大头针的数量就是50枚.如此继续下去,经N次

直到天平不能平衡时为止,再数出盘内大头针的枚数这盒大头针的总数量为

50N+n(枚)

第六章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答案

1、物质;形状;状态;地理位置

2、千克;kg

3、磅秤;杆秤;天平

4、(1)水平工作台上

(2)“0”;平衡螺母

(3)左;右

5、(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

托盘里,不要直接用手取砝码

6、1000;20XX;5600

7、08×10??

7、不变

8、×102?;×10?

9、(1)不变

(2)不变

(3)不变

(4)不变

(5)变小

10、11、12、

CAB

13、小明当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

14、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物质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六章第2课时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

1、(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直接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

2、A

3、(1)kg

(2)t

(3)g

(4)kg

4、B

5、右;增加;

6、;不能;1粒米的质量小于;测量100粒米的总质量,再除以100

7、偏小;②①③

8、“0”;大于;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9、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两个相同质量的硅码分别放在左右托盘中

第六章第3课时物质的密度答案

1、质量;体积;千克/米3;kg/m3;

千克每立方米;g/cm3

2、×103;1m3水的质量为×103kg

3、ρ;m/3

4、水银;水

5、×103

6、;×10??

7、8、9、10、11、

BDDBC

12、(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

(2)①与④(或②与⑤、③与⑥)

(3)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

13、ρ甲>ρ乙;根据图像可知,相同体积的物质甲和乙,甲的质量比乙大,因此,甲的密度大

第六章第4课时密度知识的应用I(密度的测量)答案

1、相平;50;1;25

2、V?-V?;①水要能浸没固体;

②固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筒的刻度

3、ρ=m/V;天平;量筒

4、(1)左;

(2)15

(3);×103

5、(1);

(2)偏大;烧杯中的油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6、(1)水平工作台面上;右

(2);17;20;

第六章第5课时密庋知识的应用Ⅱ(基本应用)答案

1、ρV;m/ρ

2、鉴别物质;体积

3、m/3;ρ

4、A

5、D

6、801kg

7、20节

8、(1)×103kg/m3

(2)84t(或×10?kg)

9、空心的;

第七章力答案

1、物体;力;施力

2、人;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相互;状态

4、形变

5、相互

6、方向;状态

7、手;竹片;形状

8、人;木箱

9、拖拉机;拖车

10、相互的

11、12、13、

ABDD

14、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

松手后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

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h?小于h?。

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第七章力的描述答案

1、大小;方向;作用点;变化;图示

2、3、4、

CDA

5、略

6、略

7、略

8、D

9、B

10、(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

将弹簧的一段固定,另一端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2)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先用一定大小的力拉弹簧,

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再用相同大小的力压弹簧,观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3)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将弹簧的一端固定,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然后用相同大小的力拉弹簧的中点,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第七章弹力弹簧测力计答案

1、接触;形变

2、长;测力计

3、1;;0~5N;;

4、5、6、

DAD

7、略

8、略

9、略

10、这是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

分度值为。使用前,请注意凋零。

使用时尽量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11、10

12、(1)(4);(1)(2);(2)(3)

13、弹簧原长;横截面积;所受拉力;金属丝的材料

第七章重力答案

1、吸引;地球;竖直向下

2、mg;6;3:4;80

3、小于;等于

4、5、6、7、

ABCDB

8、略

9、略

10、略

11、(1)天平、弹簧测力计

(2)

(3)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12、右

13、(1)质量越大的物体越重

(2)0~5;;2

(3)略

(4)正比

(5)不能

14、(1)武汉和上海

(2)地理位置不同

(3)质量

第七章摩擦力答案

1、静;滑动;运动;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压力;粗糙程度;滚动;压力

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

4、10;小于

5、接触面光滑,摩擦较小;

接触面粗糙,摩擦较大

6、7、8、9、10、

ADCB略

11、压力;粗糙程度

12、(1)匀速直线

(2)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

(3)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13、(1)等于

(2)图略;成正比例


补充习题(17)

烟台的海补充练习题答案

烟台的海补充习题答案

二、

前赴后继:到(某处)去。

锲而不舍:用刀子刻。

崇山峻岭:高。

三、

1.涌浪比做小山、狮子,“扑向”“掀起”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巨浪拍打堤岸的壮观景象。

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在一年四季的海上奇观中,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色尤为独特,堪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课文的情景,去细细品味不同季节的特点。

2.顽皮的孩子,“扑”字形象地写出了“微波泛起”的可爱和轻盈,赋予了浪花孩子般的'天真和烂漫。

3.总分总

冬天凝重,春天轻盈,夏天浪漫,秋天高远。

①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②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③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④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使他们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四、

1.“我的梦”是指培育人才,“蓝色的希冀”是指学生们拥有知识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为祖国明天的希望,“播种”的含义是培养教育。

2.聚涓滴,纳百川,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永不停息!

3.文中写了两种海,一种是真实的大海,另一种指知识的海。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广博、无边无际、雄浑、大气、活力;它们的存在都需要永不停息地充实、汇集。


补充习题(18)

第一次抱母亲的补充习题答案

一、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1、体重/身体轻 (重量)

2、慢慢的(动作幅度小)

3、挂在扁担两头的东西。

4、责任,家庭负担。

二、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

1、是因为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

2、被儿子的孝心所打动了,这是一种感动的`泪水,幸福的泪水。

三、根据划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叙述了“我”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第二段:写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子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身体很轻,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很愧疚。

第三段:写我抱母亲入睡的情形,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抱母亲入睡

2、第二节1-3行。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报得三春晖)(3)能温席。孝于亲。

五、读一读,在完成练习

母爱是一团火。

即使在漆黑的夜晚。

也能感受耀眼的光亮。

母爱是一座灯塔。

即使是在茫茫无边的大海。

也能让你镇定自若。


补充习题(19)

螳螂捕蝉补充习题答案

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

1.大臣和少年目的都是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2.大臣是直接劝说的,结果失败了;而少年是通过一个例子让吴王自己领悟到其中的道理,结果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因为大臣们是直言相劝,令吴王感到没有威严;而少年的“劝”是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

4.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我们体会到:少年是睿智的,他找到适合劝说吴王的'方法,让吴王自悟其理。

三、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灾祸啊!

2.树

螳螂

黄雀

四、

《西游记》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但在课堂上看,既影响听课,又担心被老师发现,读书的趣味是不是大打折扣呢?如果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再看这本书,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相关推荐

高一数学精选学习方法分享

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的变化特点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
展开详情

高效学习数学的方法

高三数学
不乱买辅导书很多高中生认为想要学好数学,就要多做题。所以就买了很多辅导书来做,但是对于数学成绩提高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其实,学好数学和辅导书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有做辅导书的时间,高中生不妨好好整理一下自
展开详情

凡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品9篇)

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研究目标】在理解了凡卡信的内容和回忆乡村生活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凡卡生活的悲惨结局,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以读促写,让学生写写:“凡卡,我想
展开详情

孝德故事(集锦3篇)

故事
孝德故事(1)“孝”很简单,一“土”一“子”,古人在造字时,就已经将它最好地诠释了——儿子不管是烈日酷照还是风吹雨打,都会辛勤地在土地上劳作,养活自己的父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已经不用再像“黄香温
展开详情

吉尔伯托·马丁内斯

全科知识
吉尔伯托·马丁内斯是一名后卫,现在效力于桑普多利亚足球俱乐部。目录个人简介履历个人简介场上位置:后卫合同到期:2008-06-30身高:174厘米体重:76公斤惯用脚:右脚出生地:戈尔菲托(哥斯达黎加
展开详情

成才的名言(汇总15篇)

名言
成才的名言(1)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2、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3、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4、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
展开详情

关于年夜饭的小学生作文

四年级语文
年夜饭又叫团圆饭,是农历除夕(每年的最后一天)的一餐,老人们都特别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这一天在外的孩子们都会来到他们的身边,人们叙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实人民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
展开详情

太阳音乐教案(精品17篇)

教案
太阳音乐教案(1)教学内容:歌曲《种太阳》教学重难点:用明亮、欢快的声音唱好歌曲《种太阳》。教学目标:(1)学习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种太阳》,表达少年儿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2
展开详情

《中国低碳经济》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①按照气候组织的说法,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根据他们的报告,最能说明中国领跑低碳经济的行业当属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国的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突破1千万千瓦,赶上印度,成为亚洲第一,预计到明
展开详情

初三数学的学习方法归纳整理

学习方法
按部就班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的读书笔记范文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热门3篇) 安全教育优质课教案(汇集5篇)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专科实习报告范文 2022年全国卷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笑猫日记读书笔记500字 我的理想征文(汇集4篇) 2022高中生物公式总结大全 审计实践心得体会 实用的中考后的感想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10课)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三大提分妙招及答题技巧 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指导 2022高考语文人物作文素材 400字小学生课间游戏作文 寒假读《朝花夕拾》有感范文 初中军训班级口号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怎么做高考语文科学类阅读题 高考英语知识点大全 班主任成长故事演讲稿(甄选8篇) 心里暖暖的句子(汇总3篇) 学习英语口语心得 京剧脸谱教案反思(合集7篇)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中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生活需要坚强400字小学生作文 郑成功教学设计(通用4篇) 高考满分作文《博弈》 小升初专家指导:如何提高孩子真实水平?如何择校? 晨会小故事分享(甄选20篇)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反思(优选8篇) 课前励志小故事(优选3篇) 年级语文同步答案(汇编7篇)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及感悟 高二生物选择题秒杀 读后感《悲惨世界》 2022年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 小学一年级英语介词的知识点 班主任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新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大海的歌教学反思(精选6篇) 军训总结大会部队发言稿 期末考试后作文 难忘的考试作文300字 运动的快慢教案(热门7篇) 天马教学反思(精选7篇) 有趣的动物教案(集锦19篇) 托班教案吹泡泡(推荐5篇) 2022高考鼓励人的经典语句150句 2022高一语文知识点 中国历史初二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称象读后感作文 2022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全集 《小池》古诗(汇总18篇) 慈善700字精彩话题作文 高中数学7大学习方法,高考数学命题点及答题技巧 时间的议论文800字高二 中考反思作文 五年级关于生命的400字作文 平凡人生500字精彩作文 高考政治知识点 实践心得体会 狐狸分奶酪教案(集合3篇) 2022小学一年级语文造句例句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反思(集合4篇) 森林报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00字 小学四年级我的家乡作文范文 时间的痕迹600字精彩作文 保护牙齿说课稿(集锦3篇) 城市的故事(必备6篇) 《超级笑笑鼠》读书笔记 校园的早晨教案(汇编3篇) 阅读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心得 打篮球小学六年级日记450字 数学日记五年级 承受800字精彩话题作文 三年级写桃花的作文 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怀念家乡650字优秀范文 挪树的阅读题答案 新班主任开学第一课(集合5篇) 张海迪不沉的船阅读答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 实用的安全知识的作文 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心得体会 怀念童年650字优秀范文 大学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军训心得体会500字范文 人的故事(热门18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后感作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小学四年级日记:无聊的一天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作文范文 中国历史人物传记 英语初一上册的语法 一句话座右铭 经典名人名言 有关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雨水诗词(集合7篇) 高一地理期末考知识点 考研复试英语的自我介绍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读后感500字范文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范文300字 猎人的故事(精编7篇) 汶川地震诗歌(实用6篇) 高一函数的定义域怎么求 物质与精神议论文初中范文_物质与精神优秀作文 “三下乡”实践感想社会心得 家庭教育公益课堂家长观后感 伴随一生的励志美句 植树节活动教案(集锦20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写作四个技巧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精选5篇) 桂花开了500字初中作文 高考历史备战:中国古代史分值上升重现代化史,以不变应万变 国庆节诗歌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英语作文 绘本教学心得(实用18篇) 高二英语阅读理解怎么做 豫让 暑期实践心得 2022年寒假读《乌塔》有感 勤俭的诗句(精品3篇) 英语语法的学习方法(甄选18篇)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 夏天的作文_2022年夏天主题作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家庭教育个人心得 《五三班的坏小子》读书笔记 认识长方体教学反思(汇编18篇)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热】 学习方法 药学院军训时的口号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 暑假社会实践学习心得感受 带火的成语(汇编3篇) 大学生实践心得体会 敬老模范事迹材料 经典现实句子(优选3篇) 西游记名著的读书笔记 考试之后作文 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 四排军训班级口号 认识序数教案(合集20篇) 实习班主任个人工作报告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2022中考备考的方法,中考最全备考攻略 百合花开说课稿(集合10篇) 沈佳妮 松鼠的教学反思(优选15篇) 高三英语单词必备2022 书包美术教案(优质8篇) 记一次考试作文300字 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汇总4篇) 小学生写考试的作文400字 我们的田野音乐教案(优质3篇) 2022高二关于抒情作文范文 安全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合集5篇) 高一英语学习技巧方法梳理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汇集19篇) 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推荐16篇) 五只鸭子教案(热门3篇) 父爱无声话题作文初中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两套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考试后的感想作文 龙的诗句(实用3篇) 1分钟小故事(实用16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优秀范文 新年好音乐教案(汇总18篇) 高一语文单元知识点梳理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范文 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读詹天佑有感范文 湘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知识点 事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甄选7篇) 月下老人 学习英语心得体会 7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集合19篇) 嘀哩嘀哩教学反思(热门8篇) 经典诵读教学反思(集合13篇) 中考备考高分经验之谈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励志小故事正能量故事简短(优质4篇) 我喜欢的职业作文范文 最美的是诚信500字七年级精彩作文 军训高一新生自我总结 白痴的生活阅读答案(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