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精选4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精选4篇)

蔡*** 23-02-25 教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

①能用扩散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②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探究过程。

③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2、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②知道摩擦、碰撞、弹拨、敲击、吹气等使物体产生振动而产生声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②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

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各种声音素材(课件)、音钹(1副)

2、分组材料: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音叉、小锤共10副)、装上水的容器(10个)、队鼓(鼓槌共10个)、绿豆、记录表,其它视学生人数而定。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课,感受生活中各种声音。

(一) 谈话:

孩子们,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虽然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我们却能清楚地感受到。下面我们来个猜谜游戏,你们来猜猜播放的是什么声音?

(二) 师逐一播放各种声音的课件。

(电话铃声、鸟叫声、风声、掌声)

(三)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声音,不管它们来自哪里,都能够为我们传递信息。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一)用保鲜袋发声。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让保鲜袋发出声音。)

1、小组长分发保鲜袋,每人1个,组员稍作思考。

2、汇报。指名学生展示发声方法。

(要求:A 、别人展示时,要仔细地看,认真地听。B 、注意汇报方法的安全性,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小结:

你们真会想办法!同一种材料,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

(二)身体发声。

1、谈话:刚才用了保鲜袋来发声,现在不借助其它物体,请试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2、汇报。让生稍作思考,指名学生展示发声方法。

3、小结:你们的方法可真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制造出声音。

(三)谈话。揭示课题。(板书:声音的产生)

三、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㈠假设猜想

大家先来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碰撞、摩擦、敲击、、、、、、)

㈡合作探讨,验证猜想。

1、正面论证

①师出示小组用的实验材料:

(尺子,橡皮筋,音叉,小锤,水,队鼓,绿豆,鼓槌)

②请你利用桌面上的材料,想想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猜想?小组讨论。

③让生简单汇报方法并示范。

③实验要求:

实验中每一项活动,小组长组织组员共同讨论,记录员及时记录有关现象。完成后再进行下一项活动。

④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生自由阅读:

A、不要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声音的大小。

B、按提示要求仔细观察。

C、对照表格认真填写。

D、小组分工合作,又快又好完成任务。

⑤小组实验,并完成表格记录。

A、尺子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尺子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尺子的另一端,松开。看尺子现象。

B、橡皮筋

一手撑开橡皮筋,另一只手用手指拨动橡皮筋。看橡皮筋现象。

C、音叉

一人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拿小锤用力敲击音叉一侧的上部。在敲击后立即把音叉放在水面,看水面有什么现象。

D、队鼓

将绿豆撒在鼓面上,用槌轻轻敲击鼓面。看绿豆现象。

⑥小组长讯速收拾材料统一放在规定位置。评比优秀小组。

⑦学生汇报,交流。

提问:经过这几项活动,你们的记录表有什么发现?(小组自由选择喜欢的活动进行汇报)

A、弹拨直尺

弹拨直尺,听到了( ),直尺在( )

B、拉动橡皮筋

拉动橡皮筋,听到了( ),橡皮筋在( )

C、小锤敲击音叉上部后放置水面

敲击音叉上部后,听到了( ),放置水面,水面( ),说明音叉( )

D、放绿豆在鼓面后,拇指轻按鼓面,再用鼓槌敲击鼓面,听到了( ),绿豆在( )

说明鼓面在( )

⑧小结:以上活动,听到的都是(声音),这时物体都在(动)。也就是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动)。

⑨物体发声时的小结:在实验过程中,像直尺、橡皮筋、音叉、鼓面来回往复的运动,我们把它叫振动。(板书:振动)

ⅰ当直尺发出声音时,直尺在(振动)。

ⅱ当橡皮筋发出声音时,橡皮筋在(振动)。

ⅲ当音叉发出声音时,音叉在(振动)。

ⅳ当鼓面发出声音时,鼓面在(振动)。

学生们的结论:当物体发出声音,物体在(振动)

⑩提问并小结进入下一个环节:

当声音消失时,尺子、橡皮筋、音叉、队鼓还在振动吗?(没有振动)物体停止振动,会不会有声音?(不会)这是你们的结论。科学,需要不断验证,才能得出真理。我们再来做两个实验,验证是不是物体的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就没有声音?

2、反面论证

⑴音钹论证

介绍:这是音钹。请3人上来帮忙验证。

① 物体振动就有声音.

做一次不按音钹的:

一人用力敲击音钹一次后,另2人立即用手轻轻触摸音钹。

提问:有什么感觉?

② 物体不振动就没有声音。

做一次按音钹的:同是上面3人

提问:有什么方法让音钹马上停止振动?

(敲击音钹后,把音钹马上按到自己的身体上。)

一人用力敲击音钹一次后,马上把音钹按到自己的身体上,另2人立即用手轻轻触摸音钹。

提问:还有没有振动?(没有)

③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物体有振动就有声音,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⑵声带论证

① 发声:全体学生把手放在声带处,跟老师一起读句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② 物体振动就有声音。提问:发声时,声带在( 振动 )。

③ 物体不振动就没有声音。提问:停止说话,声带就(不振动)。

(我们平时要注意不随意大声喊叫,不吃辛辣食品,保证睡眠。注意保护好声带。)

(3)总结:通过以上这些活动,我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物体振动,就有声音,停止振动,声音就消失。)

四、课外拓展

播放苍蝇,钟,吉它,笛子,锣图片及相应声音,让生想想是什么地方在振动?

五、结课

1、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孩子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科学知识。更希望孩子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

2、再以一首《如果感到幸福你的拍拍手》让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一边做拍手、拍肩、跺脚动作,再次感受声音的产生。

附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 产生 声音

停止 消失 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这一节课的研究主题就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教学中,我用课件放一些声音资料,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然后再让学生补充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特别的声音和所传递的信息。科学来源于生活,儿童学科学是要学习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学。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用保鲜袋做实验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勇于探索,想出了多种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探索,愿意合作。具体的办法有吹的、有搓的、有甩的、有摩擦的、有弹的、有拍的。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后又提出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科学课题,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在实验中,我能学以致用,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利用材料,想出验证猜想的方法,自己去摸索、探究。学生从中找到成功的快乐。我想这个环节正是我这节课的亮点,确实在后来的评课中,专家、老师充分肯定了我的这个做法,科学课就需要这样来上。在科学课堂要让学生体验、亲历科学,不是让学生简单记忆科学家的发现结果,而是重在发现过程即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情、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简约的教学流程,真实的探究过程,使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而不是教师设计好实验让学生看见现象。

在结课中,我又让科学来源于生活 。播放苍蝇,钟,吉它,笛子,锣图片及相应声音,让生想想是什么地方在振动?再以一首《如果感到幸福你的拍拍手》让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一边做拍手、拍肩、跺脚动作,再次感受声音的产生。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实验的组织,提高实验中组织化程度。让学生学会倾听,实验时可以分工做实验,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材料,要让学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

另外还要注意适当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如在实验结束后应利用学生填写的记录表进行讲解,不用老师再提问学生另写实验现象,一来可节省时间,二来可更好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让课堂更出彩。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

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

轻轻击打、拨动

我们小组发现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3)

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年级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队鼓、泡沫、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课前选好小组里的材料员和记录员。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点击声音1)这是什么声音?你说。 生:雷声

师:(分别点击其他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生:流水声、敲锣声、掌声。

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看,你说。 (多请几个同学说说)

师:是不是这样呢?声音到底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活动

1、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出示材料)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些什么?

生:鼓,钢尺,橡皮筋。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吗?(出示投影)

师:(出示鼓)你来说说? 生:用鼓槌敲(板书:敲打)

师:(出示钢尺)这个谁来说说? 生1:敲打桌子;生2:按在桌上往下拨。

师:哪种方法比较明显,可以吗?(演示)板书:压,拨

师:(出示橡皮筋)这个谁来说说? 生1:用弹得的方法。

师:老师觉得刚才用拉长后弹拨的方法可能会比较好。(板书:弹)

(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师:等会儿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材料,不过在活动中还要求每个组做好这样一份记录。(出示记录表)

(投影记录表)

不发声时的状态发声时的状态

橡皮筋

钢尺

发声状态时的橡皮筋、钢尺和鼓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鼓、橡皮筋和钢尺,不发声和发声的状态,我们观察什么地方?(比如:敲鼓后观察哪里呢?)

师:实验做好后请小组讨论一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活动要求,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要求)

(3)学生观察实验,老师指导。

师:请小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最认真。

教师随机指导。

(4)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师:好了,请材料员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师:我们先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来讲解一下他们的观察记录结果。(及时给予鼓励)

(请一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板书,并结合全班交流)

师:鼓不发声时的状态是?(像是平静的水面一样)

生:不会动的;泡沫不会动。

师:发声时的鼓是怎样的呢?

生:泡沫在跳舞。

师:泡沫为什么会跳舞?

生:因为敲过了;因为鼓皮(面)在动。

师:鼓皮是怎么动的?

生:上下在动。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呢?

(师板书画图鼓得振动)

同样的方法交流橡皮筋和钢尺并且老师板书画图。

师:刚才同学们也讨论过了,鼓橡皮筋和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在动。

师:其他小组呢?(请学生回座位)。

师:(观察板书)它们的动有没有规律,谁来形容一下。

生:都在上下动;来回动;

师:(概括)都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是这样吗?(板书)

师:这样的运动师怎么产生的呢?

师:我们敲,弹,拨都是给了这些物体一个力,在力的作用下(板书)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取个什么名字呢?科学家们称它为振动。

师:在力的作用下,鼓橡皮筋和钢尺产生了振动,声音也就产生了。

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板书,箭头)

2、观察音叉的振动,更深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师提问: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师:(出示音叉)这是音叉。(演示使用方法)

师:那它有没有在振动呢?你有办法证明吗?

(2)(打出)活动内容

师: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活动要求。(投影出示)

师:按要求做好的小组就举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师:请材料员上来取实验的材料。

学生进行实验,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

师:请材料员收好材料,放好音叉。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是怎样的?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呢?为什么?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是什么感觉?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呢?为什么?

师:音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三)小结提升

师:总结一下,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不是说,声音是由敲打产生的,现在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敲打和振动与声音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们敲打或弹拨等方法是为了用力让物体产生振动,而振动才产生了声音。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师:我们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在哪里振动能找到吗?

师:手轻按喉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声音是从喉咙里的声带中发出的,声带是很薄的膜,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大喊大叫,要保护声带。要不然就发不出声音了。)

2、师: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声音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3、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师:(出示锣)我在锣上敲一下锣就发出了声音,你知道锣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马上停止,而锣的声音却能响很长时间呢?

师:谁有办法在老师敲完一下之后让声音也马上停止?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刚刚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3、整理器材。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打

弹,拨

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振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4)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轻轻击打、拨动我们小组发现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新课 标第一 网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的原因,但是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理解振动会产生声音。我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是很勉强地让学生知道振动会产生声音,而学生对于敲击会使物体振动,并产生声音。学生是很难理解。分析自己在教学中让学生不能完全明白振动会产生声音的原因是我没有充分利用反证法来证明振动产生声音的原因。自己对于教材的这一个认识还不够,所以在课堂中也没有让学生来证明,只是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无意之间有了一个手握正在振动的音叉而使得声音停止的一个发现,学生也正好利用这一个发现证实了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消失。

思考一:学生在这一节课里的活动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没有让每组学生都有实验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思考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思考二: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相关推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实用7篇)

教学反思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1)昨天和今天在两个班各复习了一下第十章的内容。自己还处在课改的初级阶段,上课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可能是有老师听课的原因,两个班的表现都要比平常的课堂表现好很多。每个同学基本
展开详情

思维题目(通用19篇)

思维题
思维题目(1)有一大亨,为了确保本身的人身安详,雇了双胞胎兄弟两个作保镖。兄弟两个确实尽职尽责,为了担保主人的安详,他们做出如下行事准则:每周一、二、三,哥哥说谎;每逢四、五、六,弟弟说谎;其他时间两
展开详情

说课教案范文(推荐10篇)

范文
说课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读“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红马驹成功的原因,教育学生学习红马驹坚持不懈的品格。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展开详情

温暖的阅读理解答案(汇集5篇)

考试资料
温暖的阅读理解答案(1)1.示例:巧借诗句表明芦花的清淡传神之美;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增添了文章的美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对深秋初冬的芦苇的描写。(意对即可)2.示例:显露出淡雅的`风姿
展开详情

语文试卷浙江(实用3篇)

考试资料
语文试卷浙江(1)毕业测试卷(笔试部分)(答题时间:100分钟)同学们,经过六年小学语文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
展开详情

小猴请客教案(必备20篇)

教案
小猴请客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做主人要热情,有做小主人的积极愿望。2.知道故事的名称,了解故事的情节,掌握简单的接待客人的礼貌用语。活动准备:1.图片2.挂图活动过程:一、出事猴子的图片提问:这
展开详情

有关朋友的英语作文(汇总3篇)

英语作文
有关朋友的英语作文(1)MyfriendJaneisaprettyandcuteShehasapairofbigandbrighteyes,whichseemasiftheycanUnderhersm
展开详情

谜底是桥的谜语(甄选3篇)

谜语
谜底是桥的谜语(1)谜底是桥的谜语桥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也因为它的存在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的方便。然而对于桥,我们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不相信的话就来猜一猜关于桥的谜语吧!看看在谜语这种特殊的形式下
展开详情

感悟春天朱国良阅读答案(实用3篇)

考试资料
感悟春天朱国良阅读答案(1)凛冽①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②人应该保持青春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和进取。①因为春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
展开详情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优选15篇)

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3、指导书写生字。教学重点: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触摸春天优秀说课稿(实用4篇) 分糖果教案(甄选9篇) 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反思(精编8篇)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汇编20篇) 画月饼教案(甄选5篇) 扁担的一生阅读答案(精品6篇) 小狮子爱尔莎续写(推荐3篇) 宝宝睡前故事大全集(优选16篇) 语文散文(汇总17篇) 睡前可爱小故事(必备14篇) 观潮的教案设计(汇总17篇)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反思(优选7篇) 体育课篮球教案(汇总13篇) 那一扇门阅读答案(甄选7篇) 七年地理测试卷(通用4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反思(通用20篇) 肺炎教案(甄选4篇) 可爱的动物音乐教案(推荐18篇) 哈利波特赏析(汇集6篇) 庐山的诗词(集合3篇)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品17篇) 诚实阅读答案(汇集6篇) 地图的阅读教案(实用8篇) 戏曲课件(通用4篇) 美术京剧脸谱教案(甄选18篇) 篮球教案范文(推荐15篇) 五一安全知识点(汇总6篇) 开题报告书(精品5篇) 短文生命阅读答案(汇集5篇)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实用4篇) 6字唯美诗句(合集3篇)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精选7篇) 种子阅读答案(精选20篇) 冀中地道战教学设计(汇编7篇) 夏天荷花的诗句(优质3篇) 石头书教学反思(集合16篇) 关于学问的名言(精品5篇)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必备3篇) 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合集20篇) 赵阅读答案(通用7篇) 画鸡蛋教学设计(集锦6篇) 汉语拼音教学心得体会(精编7篇) 说屏阅读答案(汇编10篇) 童话故事教案(精编6篇)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质19篇) 躲猫猫教案(实用10篇) 快乐你和我教案(精选20篇) 荆轲刺秦王阅读答案(必备6篇) 螳螂阅读答案(集锦18篇) 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集锦8篇) 年级上册知识点英语(实用15篇) 清明古诗教案(汇总8篇) 池上课件(合集3篇) 肩肘倒立教学反思(精品5篇) 鱼教案(热门16篇) 议论文万能模板(甄选6篇) 年的语文期末试卷(精品9篇) 广玉兰教案设计(甄选6篇) 适合朗诵的散文2分钟(必备6篇) 阅读答案欣赏(集锦15篇) 最美散文(甄选17篇) 饭店对联大全(推荐5篇) 南京历史故事(优选5篇) 生活适应教学计划(必备3篇) 探索勾股定理说课稿(优质8篇) 最适合朗诵的经典散文(合集5篇) 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集合3篇) 岩土基础答案(精编15篇) 会计税法练习题(热门5篇) 角的度量习题(合集10篇) 期货从业考试试题(集锦6篇)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甄选3篇) 北师大版旋转与角教学设计(汇编6篇) 清明节英语作文带翻译(实用7篇) 拼音bpmf教学设计(优选5篇)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教案(汇总6篇) 在途中阅读答案(集合5篇) 战城南赏析(通用7篇) 我与语文的故事作文(合集7篇) 病句选择题(精选3篇) 大气的地理知识点(集锦20篇) 二次根式的加减教案(合集3篇) 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热门20篇) 认识平均分说课稿(实用4篇) a和an用法练习题(甄选6篇) 山谷回声真好听教案(汇集3篇) 玲玲的画教案(推荐16篇) 黄山奇石教案第二课时(精选3篇) 文章摘抄600字(热门13篇) 彩色的非洲优秀教学设计(优选4篇) 姿态阅读答案(集锦3篇) 冬天的小路教案(合集15篇) 关于清明节的英语作文(精品15篇) 代数知识点(推荐9篇) 矛与盾的集合教学设计(必备8篇) 体育公开课教学反思(必备4篇) 失踪的森林王国教学设计(优选5篇) 中东知识点(推荐3篇) 我喜欢的阅读答案(甄选3篇) 课本剧教案(必备6篇) 感恩成长主题班会(优选6篇) 小枣树和小柳树教学设计(热门19篇) 节约小故事(必备19篇) 高频物理知识点(汇总10篇) 知了知了阅读答案(推荐5篇) 5以内相邻数教案(精编20篇) 我爱劳动主题班会(精选10篇) 聋校语文教案(甄选18篇) 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必备7篇) 障碍跑说课稿(必备7篇) 安全乘坐电梯教案(汇集10篇) 阅读答案扬州(汇集16篇) 6年级故事大全(实用19篇) 母爱阅读理解和答案(优选4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汇编5篇) 真菌教学反思(实用20篇)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甄选6篇) 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集合10篇) 西湖的绿阅读答案(热门3篇)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优质20篇) 美术长颈鹿教案(甄选16篇) a证考试试题(精编4篇)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热门10篇) 8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编15篇) 单韵母u的教案(通用6篇) 春燕来归的阅读答案(精编7篇) 理想的翅膀教学设计(热门7篇) 童话故事续写(合集7篇) 好的成语大全(甄选6篇) 巴甫洛夫的名言(甄选10篇) 我家是动物园教案(实用14篇) 人之初教学设计2课时(精编3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通用3篇) 英子的故事读后感(优选8篇) 小雨点沙沙沙教案(精品4篇) 关于描写冬天的散文(集锦7篇) 数学说课稿范文(汇集18篇) 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优选5篇)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优质15篇) 美丽的花边教案(精品7篇) 音乐鉴赏教案(精编18篇) 多成语大全(汇集15篇) 榆树的阅读答案(精编5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汇总5篇) 函数的零点教学反思(实用3篇) 蚂蚁故事(合集17篇) 诫子书赏析(集锦5篇)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汇集17篇) 少年闰土教案第二课时(甄选5篇) 篮球教学课件(精选7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选6篇) 小葱青青阅读答案(集合7篇) 圆圆的沙粒教学反思(精品7篇)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优质4篇)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800(汇编7篇) 给予的阅读的答案(集锦20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编10篇) 爆竹记忆阅读答案(合集4篇) 描写叶子的诗词(精编4篇) 匆匆散文(汇总20篇) 议论文范文500字(集锦6篇) 优美的散文(精品19篇) 我可以教案(热门10篇) 冬季安全主题班会记录(精品7篇)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反思(优选6篇)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优质6篇) 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实用8篇) 注册会计师考试技巧(实用5篇) 电功率知识点(精品4篇) 早发白帝城说课稿(优质4篇)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案(热门3篇) 认位置教学设计(合集5篇) 书阅读答案(必备17篇) 神奇的纸说课稿(通用8篇) 的青蛙阅读答案(实用17篇) 小数点搬家教案(集锦8篇)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精编10篇) 描写大海的散文(精选8篇) 二年第一单元语文试卷(精编8篇) 小王子教案(热门5篇) 科目一考试技巧(合集6篇) 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汇集17篇) 阅读答案动物的语言(汇编6篇) 种子教案(汇编17篇) 入若耶溪赏析(汇总5篇) 小猫的生日教案(推荐20篇)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汇编15篇) 还原真实的木糖醇阅读答案(汇总3篇)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字(必备17篇) 浙江潮教案(优质5篇) 爬山阅读答案(汇总8篇) 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集锦17篇) 教科版科学教学设计(汇集7篇) 分式教学设计(实用7篇) 苏教版认识负数教学反思(精选3篇) 经典阅读试题(精选15篇) 美术鉴赏教学计划(汇总5篇) 狮子和兔子教学反思(精选8篇) 1到5的认识练习题(汇集3篇) 阅读理解精选答案(集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