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提纲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提纲

刘*** 22-09-10 中考辅导

一、常用实词

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界。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面对,对着。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应当。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1)指面积。例: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2)方位、方向、处所。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当……时。例:方其远出海门(《观潮》)

(4)将要。例:方欲行(《狼》)

(5)正在。例:方出神(《童趣》)

(1)国防。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

(4)国事。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1)适逢。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体会,领会。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3)汇集。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定将。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1)看见。例:清澈见底(《满井游记》)/见渔人(《桃花源记》)

(2)拜见。例:徐庶见先主(《隆中对》)/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接见。例:将军岂愿见之乎(《隆中对》)

(4)了解。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5)认识。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6)xiàn,引见。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将要。例:将以攻宋(《公输》)/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2)带兵。例: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带兵的人,将领。例: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带领。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5)扶持。例: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6)拿。例: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7)和,与,同。例:暂伴月将影(《月下独酌》)

(1)全部取得。例:利尽南海(《隆中对》)

(2)尽兴。例: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3)尽头,到头。例:林尽水源(《桃花源记》)

(4)穷尽。例: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

(5)完,没有了。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6)全,这里作动词,“吃尽”。例: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文章。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文字。例: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3)文采。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4)刺花纹,画着文采。例:皆披发文身(《观潮》)

(1)知道。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同“智”,聪明,智慧。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了解。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4)明白,懂得。例:不可谓知类(《公输》)

必看!20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看!20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5)识别,认识。例: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觉得,感觉。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二、常用虚词

知识点总结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常用虚词例释

但 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而 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②连词: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耳 语气词: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何 ①疑问代词:代事物,可译为“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为学》)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乎 ①语气词: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表示测度或商量,相当于“吧”。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②助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后,助成音节,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③介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在”“从”。例: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或 ①代词:表示分指,指代人、事物、时间等的一部分,可译为“有的人”“有的”。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②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揣测、估计,可译为“也许”“大概”“或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表示时间,可译为“偶尔”“有时”。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乃 ①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②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相承,可译为“就”“于是”等。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然”“却”等。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其 ①代词: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编者注)

且 ①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出现是暂时的,可译为“姑且”“暂时”等。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出现,可译为“将要”“快要”等。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尚且”等。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虽 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遂 副词:表示结果,可译为“终于”“结果”“竟然”等。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随即”等。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也 ①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可译为“啊”“呀”,或不译。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吗”,或不译。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表示祈使、命令、劝阻语气,可译为“啊”“呀”“吧”等。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语气助词,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可译为“啊”“呀”等,或不译。例: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黄生借书说》)

已 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出现,可译为“已”“已经”等。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与“而”组成固定词组,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与前一个动作行为相隔不久,可译为“不久”。例: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以 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例: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例: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隆中对》)

②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因而”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矣 语气词:表示已然,可译为“了”。例:不可,吾既已言矣。(《公输》)表示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了”。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于 介词:表示时间,可译为“在”“到……时”等。例: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满井游记》)表示

三、多音字

知识点总结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常见多音字例释

行 xíng

①行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②运动 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háng

①路 遵彼微行(《诗经。七月》)

②行列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

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难 nán 困难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nàn 患难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数 shǔ ①动词,计算 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②数落,列举罪状 晏子请数其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shù 作数词用,译为“几” 骑千余,卒数万(《陈涉世家》)

shuò副词,屡次,多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为 wéi①制,造,做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②充当,当作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

③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④是 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⑤称为,叫做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⑥著,写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⑦以为,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⑧“焉”与“为”合用,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wèi①介词,为,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③为此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④连词,因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骑 qí 动词,骑马 其子好骑(《塞翁失马》)

jì 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少 shǎo①名词,少数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②不多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

③稍微 宾客意少舒(《口技》)

④少时,一会儿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shào①年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小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

好 hǎo ①容貌美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②相善,交好 外结好孙权(《隆中对》)

hào 爱好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舍 shě 舍弃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shè 房屋 又渐如高舍(《山市》)

号 háo 大声喊叫 八月秋高风怒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声哭 号呼而转徙(《捕蛇者说》)

hào ①国号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②称号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命令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间 jiān ①中间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

②表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jiàn ①暗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④离间 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异读字

知识点总结

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如:天雨墙坏。(《智子疑邻》)句中没有谓语动词,因此“雨”转化为动词。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yǔ)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的本字“悦”(yuè),而不能再读shuō音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异读字例释

信 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食其 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例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房 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王 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例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度 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臭 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例

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昌言。理乱》)

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例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乘 作动词,在表示“驾”“坐”“趁”等意时,读ché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在表示“车辆”或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读 表示“诵读”等意时,读dú。例: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的意思时,读dò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泛 在表示“漂浮”“广泛”“浮行”等意思时,读fà例: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而在表示“覆”“翻”等意时,读fě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创 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罢 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例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当表示“疲劳困乏”之意时,同“疲”,读作pí。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出师表》)(注:教材中“罢敝”写作“疲弊”)

女 表示“女性”“女儿”的意思时,读nǚ。例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作人称代词时,则同“汝”,读作rǔ。例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降 动词,在表示“降落”“降临”“降给”“下达”等意时,读jià例

必看!20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中考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表示“欢悦”“平和”的意思时,读xiá例: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五、通假字

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常见通假字例释

以下内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及出处顺序整理

说 悦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女 汝 你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知 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还 旋 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汤 烫 用热水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齐 剂 汤药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止 只 仅仅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阴 荫 树荫 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屏 摒 舍去 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

帖 贴 粘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火 伙 同伴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竦 耸 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争 怎 怎样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见 现 出现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要 邀 邀请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指 直 一直 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六、文体知识

知识点总结

说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 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

表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

即“表”中范例。

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记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

传 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

五年级语文
一、明确单元复习内容就一个单元来说,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我们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它们进行分类,有所侧重。一个单元需要复习的内容大体可分为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三个方面。就这三个方面而言我们可以做如下
展开详情

大学专业自荐信模板

高考
尊敬的领导: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材料。我叫***,是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商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经济信息管理方向)20xx届毕业生。在校四年,我用自己的勤奋和踏实,凭借
展开详情

关于考试没考好检讨书(汇集15篇)

考试资料
关于考试没考好检讨书(1)尊敬的数学老师:您好,非常抱歉我在这次期中考试的数学考试当中发挥严重失常,仅仅考了73分,距离我们班级平均分相差甚远,严重地拉了班级后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您评选为省级优秀教师
展开详情

万开头的成语(集合6篇)

成语
万开头的成语(1)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万古长存:万古:千秋万代。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万古长青:万古:千秋万代。千秋万代都象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
展开详情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
Peopleattendcollegesoruniversitiesformanydifferentreasons.Ibelievethatthethreemostcommonreasonsareto
展开详情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建议

高二地理
一、培养兴趣。无论是什么学科,兴趣是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才会积极思考。怎样才会爱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
展开详情

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年级数学
第一:以编故事、讲故事的方式,把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可以拿吹气球来编一个加法或减法题,注意:里面可以适当添加“一不小心气球爆炸,吓了某人一大跳”等类似绘声绘色的叙述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第二:
展开详情

高职高考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高三数学
拿到试卷先做什么拿到试卷首先要大体浏览一下,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后面的大题的知识点常常会在前面的小题中暗含一些,大体浏览,有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说来,高考在发卷后四五分钟之内最好不要急着答
展开详情

怎样学好高中英语方法总结

高一英语
勤背诵。积极记忆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生词及词组,理解其用法,并适当运用一些正、反义词对比,相似词对比等方式加强记忆。这一步虽然枯燥乏味,但少了它,学习英语就像折了翅膀的鹰,空有雄心却寸步难行。勤朗读。这是
展开详情

考试进行曲作文

考试作文
我们的考试,就像一首交响曲,是由各种奇妙的声音和丰富多彩的音律组合而成的。考前“奏鸣曲”“同学们,要考试了!”老师严肃地对全班同学宣布道。“哇!”“啊?”“天呐!”……各种夸张的叫声,引来一阵不小的骚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骆驼王子读书笔记 相思古诗(集锦13篇) 刻苦努力的名言(集合3篇) 小飞侠彼得潘读书笔记 写景作文日落(集锦3篇) 詹天佑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平行四边形面积说课稿(实用17篇) 海星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合集20篇) 一朵美丽的浪花600字精彩作文 幼儿园教育笔记随笔 超拽高冷句子(集合3篇) 有关等待的句子(甄选7篇)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体会500字2022 泰山导游词-考证必看(甄选4篇) 爬山虎的脚读书笔记 2022年读《金色的脚印》有感 关于未来的桥小学作文 平凡人生800字满分作文 教师节到了 有关于考试不及格检讨书(汇总10篇) 医院s征文(集锦4篇) 虚心接受的800字议论文 老鹰捉小鸡教学反思(实用3篇) 六年级作文:母爱 桂林山水课文教案(合集15篇) 实习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范文 《超级笑笑鼠》读书笔记 小学生学好英语最有效方法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牧童课件(精编5篇)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500字范文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教案 唯美5字诗句(甄选3篇) 优秀作文高三800字议论文 期中考试小学三年级作文 《家庭教育》读书笔记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点 高考必备物理公式 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生活的名言警句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印度 开学第一课-幸福成长 高二历史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药店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入学英语自我介绍口语 种花教案(优选20篇) 军训生活高中作文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 2022高中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必备19篇) 我的青春摆渡人为话题议论文1000字 高三励志名言 德育教学反思(热门6篇) 以晒朋友圈为话题作文范文 《商战往事》读书笔记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500字 考试的风波 幸福是什么600字精彩作文 我的成长之路普通话考试范文 大学英语老师求职信 【精】读《猎人笔记》有感 复韵母ai的教案(实用4篇) 9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汇编19篇) 剪纸雪花教案(优质3篇) 赞美六一儿童节的诗歌(甄选7篇) 平面构成教案(甄选3篇) 感恩父亲节作文300字 工商管理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 纸杯花教案(精编17篇) 感恩话题作文题目(精编6篇) 实用的考试的作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作文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阅读答案(优选3篇) 八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高一叙事的作文800字 花脸教学反思(精选7篇)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优选5篇) 英语励志名言警句(必备20篇) 我们家的男子汉读后感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通用19篇) 初一听力最常见的的英语对话 高二语文的复习方法 认识自己的教案(精品15篇) 班主任经验交流的心得体会 洋流说课稿(热门6篇) 五年级珍惜时间优秀作文 从军行阅读答案(集合19篇) 徐传陞 小升初专家指导:如何提高孩子真实水平?如何择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保安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 星星的成语(通用5篇)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征文六年级作文 高中数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读书笔记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描写葡萄沟的文章 伊豆的舞女读书心得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含有明的成语(热门20篇) 2022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双语小故事(汇编4篇)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阅读答案 读书中考作文 高二生物解题方法指导与复习指导 记期中考试作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后感范文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 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 梨子提琴教案(精品18篇) 糖不见了教案(甄选18篇)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500字 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实用15篇) 千年梦圆在今朝读后感 望成语(实用3篇) 《读书可以养气》阅读答案 传家宝高三优秀作文范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周泰 风筝鲁迅阅读题答案 毕淑敏读书使人优美阅读答案 吉祥的句子(实用7篇) 六年级的应用题附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优秀范文 小学劳动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育笔记 读威尼斯商人有感范文 雕琢自己500字初中作文 读后感高一作文800字 2022年镜花缘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高考数学诱导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句子分析、杨绛分析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集合19篇) 初一军训感悟500字作文 科普征文800字(精编6篇) 狼王梦优秀读书笔记 2022大学新生霸气军训口号 描写中秋的古诗(集合10篇) 教师节活动总结 幼儿简短的故事(推荐15篇) 秋天的怀念650字优秀范文 高三党菜谱饮食整理 一分钟激励故事(优选4篇) 查理九世读后感范文300字 打磨自己500字初中作文 一次考试作文 写教师节贺卡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范文 五年级小学生英语作文范文 以童年为题的高一作文 小学五年级描写家乡范文 雅思考试技巧(精编6篇) 以微笑为话题高三作文 高考政治第三轮复习专题:哲学常识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通用8篇) 二次根式除法教学反思(汇总5篇) 关于初中的读书笔记范文 呐喊读书笔记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框架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有哪些 朋友离别的句子(精选10篇) 关于奉献爱心的名言(合集7篇) 新生军训自我总结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 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知识点 蟋蟀的住宅练习题 关于把握青春为话题的高中作文议论文 守候初心500字小学作文 大学生优秀团员个人事迹材料 大学生的英语演讲稿范文 考研英语的自我介绍范文 家庭教育家长观后感 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汇总6篇) 有关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整理 六一儿童节安全教案(通用12篇) 金工实习心得体会 浅谈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高二实用语文学习方法经验 有关坚持的英语作文(优选5篇) 考试总结作文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通用18篇) 山水画教案(必备12篇) 摆渡人读书心得 八礼四仪班会教案(汇总8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范文 有关初中生作文为梦想拼搏 读《木偶奇遇记》有感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二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小学生爱国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