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汇编5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汇编5篇)

你*** 23-07-14 说课稿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13年时间编成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本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发愤”二字,既是全篇的文眼所在,也是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巨著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文本语言精练,凸现了人物品性,是对学生进行“读中悟,悟中读”的语文基本功能力训练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汉朝时史官的重大职责、司马迁所受的冤屈,对学生来讲,相当陌生,缺乏这些知识基础,对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弥足珍贵,是非常不利的,也会使学生体悟不到《史记》的崇高的史学地位。因此,教学中要适度对一些虚写的语言作充实处理,以便突破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语言文字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人物内心,真切地感受司马迁所承受的痛苦和耻辱。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感受司马迁的伟大人格魅力,学会坚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三、说重难点:

重点定为体会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力量源泉。

四、说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想象情境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涵和人物品质。

五、说教学过程:

由〈史记〉的地位聊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学生的提问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教学:

1、司马迁入狱受刑后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他到底受了怎样的灾难?

2、他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3、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结合课前了解的资料,解决“酷刑”和“横祸”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受刑后的心情,再来动情地读好课文。借助课外资料,了解受刑原因,有利于孩子理解司马迁的“愤”。在此基础上,完成练习册,水到渠成,降低了难度。

第二个问题最大,要在全文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在小组中寻找、交流,鼓励孩子寻找司马迁力量的源泉。父亲的嘱托都能找到,有些小组就此满足,这是引导反复朗读课文,从中让他们找到隐藏的一些力量。教学时,适时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读好文中的语句,更有内容。

第三个问题主要以想象情境,丰富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以次体会他的忍辱负重、矢志不渝。

最后,总结全文,交流收获,走出课文,离开作者,说自己的收获。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2)

一、说课标、教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2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遇酷刑后,不负重但,耗时13年时间,写成辉煌著作《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在遭遇奇耻大辱后,仍不忘使命的坚韧意志与高尚人格,是培养学生责任感与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的优秀作品。《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

二、说学情

这一单元教材赞扬了人类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司马迁》是本组的第四篇课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且情感丰富,在对本组前三篇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难度应该是不大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充分与文本对话,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结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司马迁是怎样发奋写《史记》的,深刻感受司马迁的顽强意志与坚韧人格。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的艰辛,体会司马迁的坚强意志。

四、说课时安排、教具学具

以上教学目标预计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树立面对挫折永不服输的斗争精神。

第二课时:复述课文;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写字。课前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好词典。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是这样预设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先让学生读读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这样可以调动起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预习是讲读课文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的对话,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因此,课堂上检查预习尤为重要。首先用多媒体出示文章中需要掌握的词语。检查第一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排除字词障碍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最后再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在读书中遇到的疑惑,以便教师能及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3)

教学内容: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xx年时间写成辉煌的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可分为三部分。特别是本文人物感情色彩鲜明,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人物品质,而且更是不可多得的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同时,《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所在的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均是描写历史人物,其教学目的明显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学,从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能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生词及部分语句的意思,从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资料的收集、教学中的理解,感受出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矢志不渝的精神,并能通过读、议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及独特感受。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理解。教育家薛婷就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要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把课内与课外、书内和书外巧妙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学生对它的背景资料知之甚少,很有必要对文本知识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伟大而不屈的灵魂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司马迁,去了解司马迁真实的内心,,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精读课文,品文赏析

(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交流这三个问题,出示思考题,强调合作学习的要求: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加上批注。

2、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

3、还有不懂的我们一起讨论。

讨论第一个问题:

司马迁写《史记》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第二,受父亲的影响;第三,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根据学生回答练习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体会。

(1)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必要时范读)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论的基础,课文的哪里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

重点练读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文字1出示)

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

B、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比较慢),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

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是遗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励,父亲那深情的嘱托,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D、让我们一起读。

(导)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喜爱这一行,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使他义无反顾地扎入这编写史书之中。可就是在这时,却来了一场飞来横祸。

讨论第二个问题:

(1)遭“飞来横祸”

师:谁来介绍一下“飞来横祸”,你知道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学生介绍)

师: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司马迁当时是多么绝望。

过渡:然而,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看课文,他为何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2)立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A、出示(文字2)

B、指导朗读,大声读,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C、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司马迁人生观,这样精辟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接下来关于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

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出示图片)

对照插图,联系课文,展开想象,以“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开头说一段话为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刚才文本的理解,内化为真正的自己内心的感悟,真正地走进司马迁的心灵,与司马迁对话。

接着以三段文字的导读,小结刚才的学习,也导入以下课文的学习。

(1)、摇曳的灯火,好似父亲临终前的泪花,司马迁想起了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出示文字1)

(2)、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一颗不屈的心灵,让我们读体现司马迁人生观的句子。(出示文字2)

(3)、那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残烛之年的象征,让我们读最后一节。(出示文字3)

问:为什么说这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引导学生从xx年,52万字,是在身受酷刑之下完成的这几方面来体会。]

接着追问:“这用生命写成的书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辉煌巨著、前无古人”这二词

接下来老师抛出“后人是如何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补充资料。本来这些资料应该放在课堂的一开始,但我想课堂刚开始时只能是干巴巴的介绍,学完全文以后再来理解是不是更能起到一个烘托的效果,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在课的最后,简单介绍《孟子》中的名句,加深理解,帮助积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讲解之后,学生理解了句意,明白了道理,更感受到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一个英雄形象就这样在他们心中站立起来;同时,在他们的心里,也播撒下了刚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种子。我相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这些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长成一棵棵挺拔的参天大树!

为了让司马迁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加高大丰富,也使《史记》这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学生心中由神圣、神秘、遥不可及变得亲切可近起来。我设计了这样两道作业题:

1、本册练习7中的熟记成语,编者以12个成语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连词成句,概括司马迁光辉的一生。这道题既积累了成语,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认识。

2、阅读《史记》,搜集资料出一期手抄报。

课文教完后的一点感悟。

学完这篇课文,我想学生一定会发出由衷的感叹:

“多亏了司马迁啊,要是没有他的《史记》,我们怎么会知道几千年以前发生过的故事呢?”

“老师说《史记》不但是一部详实的史书,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果然名不虚传,他把人物写得多生动细致呀!”

更有少数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跃跃欲试想要读《史记》了。我想,我们煞费苦心,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效果吗?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4)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

《司》是国标本的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13年时间编成巨著《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

本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发愤”二字,既是全篇的文眼所在,也是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巨著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文本语言精练,凸现了人物品性,是对学生进行“读中悟,悟中读”的语文基本功能力训练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汉朝时史官的重大职责、司马迁所受的冤屈,对学生来讲,相当陌生,缺乏这些知识基础,对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弥足珍贵,是非常不利的,也会使学生体悟不到《史记》的崇高的史学地位。因此,教学中要适度对一些虚写的语言作充实处理,以变突破难点。

鉴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理解、品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初步《史记》的史学价值和地位。

其中目标3司马迁发愤著书的过程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领悟这个过程中折射出的司马迁的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分两课时组织教学。

第一课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练习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导朗读的同时结合生字新词的检查和指点,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叙述条理和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采用抓住文本重点和难点,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发愤”进行“读悟品”,理解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真正原因,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联系司马迁的生活经历,初步领悟司马迁以历史的真实、国家的利益为重,忍辱负重的可贵品质,从而引领学生突破文本的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回顾课文重要内容:幼年受熏—牢记父托—忍辱负重—终成巨著

2)精读感悟。

1、首先让学生总览全文,抓住“发愤”提出纲领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发愤?在什么情况下发愤?是怎样发愤的?),切入文本的新授。

2、体会“发愤”。

A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受父亲影响”一句,引导学生探询司马迁受了父亲的什么影响?从中也可初步感受要“发愤”著书的深层原由。

B抓住司马谈临终前的嘱托“你一定要……啊!”这一句,来感受写好一部史书的艰难和意义的重大。只有体会到这一点,结合第一自然段的理解,才能为下文“负重”奠定理解上的基础。

C抓住课文倒数一、二自然段,用划、写注的方式,分析这一段中司马迁受刑后的想法和做法,引导学生体悟司马迁忍的是什么样的辱?(常人所不能忍的辱),负的是什么重?(描述从黄帝开始到大汉朝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的一部巨著),使学生对忍辱负重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司马迁几次想自杀了此残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司马迁能忍人所不能忍的辱,负人所不能负的重,而奋笔疾书呢?从而加深对司马迁“发愤”著书原因的感悟,并进一步突破难点,感受司马迁视事业为生命、置荣辱于度外的伟大人格。

D抓住末节中的数字“13年、60岁、52万字”及词语“终于、耗尽、毕生”等,结合对上述三个部分的理解,朗读感悟《史记》写作的艰辛和成就的巨大。

3、小结。

围绕课题,抓住“为什么说司马迁是发愤写《史记》?”或“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来总结全文。

三、拓展延伸。

对《史记》地位的充分认识,可以进一步提升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教学中,安排让学生读一读鲁迅等一些名人给予《史记》的高度评价,可以让学生对司马迁、对《史记》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课堂练笔。

围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事,你此时最想说的是什么?(可以是最自己说,对同学说,对司马迁说,对心有志向而身处困境的人说)

以上只是我初步的教学构想,教学实施中有待进一步调整、细化,使之更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板书: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忍辱 负重

置荣辱于度外 视事业为生命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5)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课稿范文

教学内容:

是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8年时间写成辉煌的巨着《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可分为三部分。特别是本文人物感情色彩鲜明,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人物品质,而且更是不可多得的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同时,《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所在的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均是描写历史人物,其教学目的明显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代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学,从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能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生词及部分语句的意思,从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资料的收集、教学中的理解,感受出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矢志不渝的精神,并能通过读、议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及独特感受。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理解。教育家薛婷就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要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出发,把课内与课外、书内和书外巧妙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学生对它的背景资料知之甚少,很有必要对文本知识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伟大而不屈的灵魂依然熠熠生辉,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司马迁,去了解司马迁真实的内心,了解他为什么要写史记,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精读课文,品文赏析

(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交流这三个问题。

出示思考题,强调合作学习的要求: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加上批注。2、有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3、还有不懂的我们一起讨论。

讨论第一个问题

司马迁写《史记》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家乡文化环境的熏陶;第二,受父亲的影响;第三,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根据学生回答练习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分页标题#e#

(1)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必要时范读)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着书立论的.基础,课文的哪里写了他受父亲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读这一段话。

重点练读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文字1出示)

A、父亲是怎样吩咐的?谁来读一读。注意司马谈当时的状态、神情。

B、他读得怎么样?(有的学生朗读时语速比较慢),从中我仿佛能体会到父亲临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

C、指导朗读:父亲泪痕满面的嘱咐,是遗憾,是愧恨,是鞭策和激励,父亲那深情的嘱托,你们能读好它吗?谁再来读一读D、让我们一起读。

(导)正是由于自己从小就喜爱这一行,再加上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使他义无反顾地扎入这编写史书之中。可就是在这时,却来了一场飞来横祸。

讨论第二个问题

(1)遭“飞来横祸”

师:谁来介绍一下“飞来横祸”,你知道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呢?(学生介绍)

师: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腐刑”,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在一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父母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司马迁当时是多么绝望。

过渡:然而,司马迁的伟大就在于他在如此巨大的打击面前,作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看课文,他为何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2)立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A、出示(文字2)

B、指导朗读,大声读,教师评点:你们的朗读使我看到了一个对天发誓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把屈辱埋在心里,暗下决心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司马迁;使我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司马迁。

C、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司马迁人生观,这样精辟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接下来关于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训练:

看,夜深人静,司马迁还在昏暗的油灯下写《史记》呢?(出示图片)

对照插图,联系课文,展开想象,以“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开头说一段话

为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刚才文本的理解,内化为真正的自己内心的感悟,真正地走进司马迁的心灵,与司马迁对话。

接着以三段文字的导读,小结刚才的学习,也导入以下课文的学习。分页标题#e#

(1)、摇曳的灯火,好似父亲临终前的泪花,司马迁想起了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出示文字1)

(2)、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一颗不屈的心灵,让我们读体现司马迁人生观的句子。(出示文字2)

(3)、那摇曳的灯火是司马迁残烛之年的象征,让我们读最后一节。(出示文字3)

问:为什么说这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引导学生从13年,52万字,是在身受酷刑之下完成的这几方面来体会。]

接着追问:“这用生命写成的书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引导学生着重体会“辉煌巨着、前无古人”这二词

接下来老师抛出“后人是如何评价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呢?”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补充资料。本来这些资料应该放在课堂的一开始,但我想课堂刚开始时只能是干巴巴的介绍,学完全文以后再来理解是不是更能起到一个烘托的效果,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在课的最后,简单介绍《孟子》中的名句,加深理解,帮助积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讲解之后,学生理解了句意,明白了道理,更感受到司马迁伟大的人格魅力,一个英雄形象就这样在他们心中站立起来;同时,在他们的心里,也播撒下了刚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种子。我相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这些种子一定会发芽、开花,长成一棵棵挺拔的参天大树!

为了让司马迁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加高大丰满,也使《史记》这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学生心中由神圣、神秘、遥不可及变得亲切可近起来。我设计了这样两道作业题:

1、本册练习7中的熟记成语,编者以12个成语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连词成句,概括司马迁光辉的一生。这道题既积累了成语,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认识:

2、阅读《史记》,搜集资料出一期手抄报。

课文教完后的一点感悟

学完这篇课文,我想学生一定会发出由衷的感叹:

“多亏了司马迁啊,要是没有他的《史记》,我们怎么会知道几千年以前发生过的故事呢?”

“老师说《史记》不但是一部详实的史书,还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果然名不虚传,他把人物写得多生动细致呀!”

更有少数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跃跃欲试想要读《史记》了。我想,我们煞费苦心,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效果吗?

相关推荐

叶公好龙阅读答案(优质3篇)

答案
叶公好龙阅读答案(1)读《雷雨》不免要涉及“周朴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旧话题。一言以蔽之: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反面人物而已。他像康大叔那样凶残,像葛朗台那般贪婪,他也有鲁四老爷似的道貌岸然,但他又不
展开详情

热爱生命说课稿(合集6篇)

说课稿
热爱生命说课稿(1)一、说教材《短文三篇》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三篇短文,富含哲理,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有思想冲击的力量。它们告诉学生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要学会思想,学会平等
展开详情

小升初专家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复习数学

小考辅导
不少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学习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睬想。专家建议:一些家长一味地强迫孩子多看书、多做题。认为做题量大了,考试就不难了。其实这种做法只会是拔苗助长,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成长期,无论是精力
展开详情

2022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备考资料
1、金属反应中硝酸的作用是:酸性和氧化性。2、非金属反应中硝酸的作用是:氧化剂。3、金属和硝酸反应中几种量的关系:加入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总HNO3),参加反应的硝酸n(参加HNO3),未参加反应的硝
展开详情

步步惊心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1、一步一惊心的人生,一步一痛心的爱情。2、现在告诉我,一切都是命。任命吧!我不能接受。3、从喜生忧患,从喜生怖畏;离喜无忧患,何处有怖畏?4、红烛有泪,画屏无声,金钗尚在,芳魂渐远。5、若曦,有你是
展开详情

小学生爱国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
对历史知识稍有兴趣的人都能真切地体会,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民族英雄,他以“坚冰可渡”的非凡胆魄,率领大军“破釜沉舟”东渡台湾海峡,完成了驱逐荷夷、光复祖国宝岛的壮举。他用短短的38年一生,
展开详情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
展开详情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一个好的教师,他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是因为他有课程智慧。什么叫课程智慧?这就是说,这个教师上课的时候,他讲的知识比较丰富,让学生感觉到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不是贫乏、简单。要做到这样,刘良华教授给我们供给
展开详情

大学生励志之星事迹材料1000字

事迹材料
坐在面前的美联物业区域经理刘洪佳,黑黑的皮肤,戴副眼镜,他说本来脸没这么黑,都是在做业务员“扫街”的时候晒的。如果不做这行,他现在可能是个朝九晚五、皮肤白皙的放射科医生。3年多前,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学专
展开详情

领导军训总结会议演讲稿

军训专题
尊敬的部队首长,尊敬的各位领导,承训部队官兵,老师们,同学们:天津理工大学20____级本科生为期21天的军训就要结束了,这是我校第一次组织全体本科新生的军训,在天津警备区领导、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领导和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高一新生军训800字作文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课程 简短的一句话的经典语录摘录260条 读红楼梦范文 乔忠延《采春》散文阅读答案 尖子生三大高效学习方法 励志名言警句 服务员实践心得体会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范文1000字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优秀范文 考试不好作文 中国古今数学家的故事 父母的爱600字五年级 詹天佑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玩成语(热门3篇) 暑期时间社会实践心得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肖邦故园巷》期末练习试题 蒙德里安格子画教案(合集4篇) 海藏寺 复述故事的方法(通用4篇) 高考冲刺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大学英语作文 稻草人故事(推荐8篇) 高考数学:一轮二轮复习如何做,这24个易错点一定要牢记! 沧浪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学生军训感想范例 关于农谚的谚语(优选5篇) 荷塘月色散文(通用7篇) 经典诗句唯美古风(必备4篇) 学会承担责任800字满分作文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最新家长的家庭教育心得资料 大学生军训感想心得 关于改变的故事(甄选8篇) 2022高中学生军训口号怎么写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李尔王读书笔记 教师节晚会 一年级个人读书计划大全 一句话座右铭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范文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500字 预防网络沉迷教案(精编4篇) 军训我眼中的教官作文 1000字高二作文敢于创新 爱的教育读后感高一600字2022 小葱青青阅读答案(精品7篇) 高三第一轮复习:高三数学太差的急救方法 生命的精彩500字优选范文 2022高考英语各个题型突破 寒假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乡愁》阅读题及答案 国庆征文500字(汇编17篇) 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观后感 2022年招新笔试题(周三卷) 高二英语作文2022 珍惜时间500字优选范文 社会实践保护环境心得体会 一年级小学生如何写好日记(附范文) 鼓励别人的句子(精品7篇) 考试之后作文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品3篇) 三年级考试作文300字 大学英语作文 笑猫日记读书心得 新托福听力考试流程说明(汇集8篇) 《安全知识讲座》听后感 车轮滚滚教案(通用11篇) 给娃娃送水果教案(精选3篇) 考研与不考研的区别 谜语脑筋急转弯(集锦20篇) 2022年艺术生高考政策:艺考生难上加难! 饭店实习工作总结 二年级日记:舞蹈课 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1月6日托福口语真题及答案分析(必备7篇) 为我唱首歌吧阅读答案(精选8篇) 武汉一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母爱真好500字小学作文 摆渡人读书笔记500字 财务优秀员工评语(精品6篇) 高考政治复习问题清单必修二 伊豆的舞女读书笔记800字 企业新年对联(优选5篇) 六年级小升初奥数 统计班级军训口号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顶岗实习的实习报告前言 描写深夜的句子(实用8篇) 2022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 考试风波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孟子二章教案(合集8篇) 读挪威的森林有感范文 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高二作文为梦想奋斗800字 英语口语技巧 关于军训总结作文 消防安全知识管理制度 新生军训感悟心得 古诗静夜思(集锦18篇) 读冰心《繁星春水》有感范文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范文 初一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美的话题作文(优质17篇)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傅家雷书读书笔记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学习方法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中考满分作文 高三历史基础差怎么学 小学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 散文秋天的雨(汇总12篇) 关于环境保护的英语作文 小学数学学习建议 《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精品8篇)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定格记忆550字七年级作文 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通用8篇) 考试考砸之后作文 1000字读后感高二 文员实践心得体会 一粒种子阅读答案(必备7篇) 古诗阅读答题技巧(汇编6篇) 读法布尔《昆虫记》有感范文500字 英语诗歌经典(优质13篇) 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稿范文 五一劳动节诗歌朗诵 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反思(汇总4篇) 交通安全伴我行教案(优选16篇) 六年级读书笔记 教材答案(集锦3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优秀范文 计算机实习日记范文 安全知识作文 考试考砸了作文400字 柳树醒了教案(合集16篇) 高一怎样听生物课的方法 高三心理压力疏导方法 暑假奇遇读后感范文300字 描写期中考试的作文500字 毕业季唯美句子(精品17篇) 题库精选(推荐6篇) 学会吃苦耐劳800字精彩初中范文 励志文章摘抄(汇集12篇) 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精编4篇) 会计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山洪一样的掌声读后感800字范文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作文 蜜蜂阅读及答案(集合6篇) 高中政治考点整理归纳(实用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闻成语(集锦3篇) 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简单的自荐书 2022北京市最好的专科学校 唐山大地震 高三英语短文改错套路 高三语文小说赏析小说形象分析与答题技巧 呼啸山庄读书心笔记500字 新学期新起点班会教案(优质10篇) 古诗乡村四月(集锦4篇) 白桦林的低语教学反思(集合8篇) 地球故事(热门18篇) 描写景色的优秀作文 太阳船教案(汇编3篇) 梯子安全使用须知 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重要建议与答题方法 2022年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快乐的一天六年级作文 英语的学习计划 高一英语词汇复习捷径:三课三课背效果佳 高二英语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常用动词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教师节送给老师什么礼物? 青春舞曲音乐教学设计(集锦5篇) 2022高二数学题期末 神农尝百草读后感范文500字 你好对手阅读答案(集锦5篇) 难忘的毕业600字精彩作文 心情难过的句子(热门4篇) 英语语法填空答题技巧 会计基础试题(精选17篇) 2022年新生军训600字总结 感叹时光匆匆的句子(实用3篇) 2022年成人高考骗局_如何识别成人高考骗局 有趣的六一儿童节450字二年级作文 高三希望800字范文 小学生教师节演讲稿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三800字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儿子的考试 菜园里教学设计(汇集15篇)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简介 地球村的孩子们教案(热门3篇)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笔记300字 五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