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语文手法知识点(推荐8篇)

语文手法知识点(推荐8篇)

白*** 23-05-21 知识点

语文手法知识点(1)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问句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不……乎”

“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何以……为”

“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古今异义(部分)

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语文手法知识点(2)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语文手法知识点(3)

修辞手法讲解

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句式作用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语文手法知识点(4)

1、映衬

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例如: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移就

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如(1)、(2)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如:

(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

4)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

3、仿词

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

(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

4、顶针

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5、反衬

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

【朱自清春】例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邪溪诗】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6、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7、反诘=反问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我怎能……开头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

8、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9、通感

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10、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语文手法知识点(5)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语文手法知识点(6)

修辞手法讲解

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句式作用

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语文手法知识点(7)

1、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3、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4、拈连

在用乙对甲进行陈述或描述后,再将甲转移与本不能陈述或描述的丙进行组合的修辞手法,可用格式表述为:甲+乙→甲+丙。例如:

(1)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

(2)这一锤没敲在钟上,却敲在俺的心上。

5、双关

让词句具有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比如:

(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

注意:双关与歧义不同。双关是一种表达技巧,是有意地在表面上表达一种意思的时候,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种意思,而后者才是表达者的真正用意。不过不能理解后一层意思的人,不影响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但歧义不同,它是表达者无意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所表达的两种意义存在于话语表面,而且这两个意义会让接受者无所适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目的(如欺骗等)的话,歧义是应该避免的。


语文手法知识点(8)

1、映衬

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使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例如: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移就

将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直接用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的最常见形式是体词性偏正短语,如(1)、(2)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2)甜甜的声音让奶奶心里乐开了花。 另外一种形式是谓词性结构,如:

(3)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

4)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

3、仿词

更换现成词中的某个语素,临时造出新的词,以表达风趣、幽默等效果的修辞手法。如:

(1)都江堰市拍卖超标“官宅”。

(2)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

4、顶针

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5、反衬

矛盾句法,即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例1:关心败草里的鲜花。

【朱自清春】例2: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邪溪诗】例3:黑轮装出了像哭的笑脸,让人看了好不心疼。

6、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

7、反诘=反问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他的好处是:可以把感情表达得更强烈,突出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叙述等修辞手法相比,更加有起伏,让文章出彩。在论文中常用,一般用难道……我怎能……开头例如:难道动物就不能做人类的老师吗?我怎能忘记你对我那深深的情谊呢?

8、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9、通感

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10、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相关推荐

狼王梦读书笔记

五年级语文
我期待已久的暑假终于来了,为了用知识充实自己,我特地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以免懒掉。在阅读完那么多优秀作品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狼王梦》。《狼王梦》的作者是动物小说界的大佬沈石溪。沈石溪,原名
展开详情

搞笑幽默句子(集锦18篇)

句子
搞笑幽默句子(1)1.没钱花和没人要哪个更可怜?当然是没东西吃啊!2.没人要你的时候你来找我,我会告诉你我也不要你3.没事玩玩连连看……消灭一对是一对4.没有你在身边,时间过得简直比我电脑的开机速度还
展开详情

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心得体会

英语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小学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教师,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从小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结果可想而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并不需要让学生掌握太多的单词和复
展开详情

牵动心灵的声音600字精彩作文

七年级语文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当这充满激情的广场舞伴乐再次回响。我的内心也被音乐牵动起来,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一群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大妈的身影。我家正对着一个大广场,这个广场宽阔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展开详情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家庭事迹材料
我叫周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退伍军人,甘肃白银人,现在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公司工作。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我和妻子,还有可爱的儿子,妻子携五岁的儿子在西宁小红星艺术幼儿园工作。在创建和谐文明家庭活
展开详情

逆向教学设计(推荐5篇)

教学设计
逆向教学设计(1)引导逆向思维,深化文章主题——《凡卡》一文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江苏武进市魏村镇东进小学恽晓明徐惠芳小语第十一册10课《凡卡》,主要写9岁的凡卡在城里当学徒,忍受不了“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展开详情

幼儿消防安全知识教案(热门15篇)

教案
幼儿消防安全知识教案(1)设计意图消防员是我们生活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勇敢、坚强、奉献、执着,哪里有火灾,哪里有险情,他们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孩子们的眼中,消防员叔叔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带领孩子参观
展开详情

写一首诗歌(推荐11篇)

诗歌
写一首诗歌(1)青春就像一朵艳丽的花儿阿呢多姿青春就像那蓝天上的白云天真无暇青春有限一定要珍惜何为青春?是那自由奔放的滔滔江水?是那广阔无边的大海?我想不是,青春是杯浓啡咖,虽可以使人精神为之振奋,但
展开详情

中考数学如何做初中数学课堂笔记

九年级数学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最忙活的可不是讲台上的老师,而应该是坐在下面听课的同学们!第一:要听课,听明白老师讲的知识点;第二:要与老师有互动,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要比哈士奇接的还快还准,保持思路紧紧跟随老师;第
展开详情

给生活一个微笑初中作文优秀范文

七年级语文
大仲马曾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用微笑面对人生。伟人之所以成名,在于他们以非凡的乐观精神造就了他们伟大的性格。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关于英语专业英语自我介绍 高中英语常见后缀总结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 会计学试题(优质5篇) 榜样名言(优质8篇) 读繁星春水有感范文500字 【推荐】一次考试作文 2022考研复试考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_考研复试流程、考试内容是什么 中考反思作文 社会霸气超拽句子(精选3篇) 我的青春随想作文初中范文 英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 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七个知识点与家庭教育方法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读曹雪芹红楼梦有感范文500字 高中各科学习方法概要(合集8篇) 赞美黄河的诗歌(必备14篇) 高三作文范文我想对你说 校园里的春天550字五年级作文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6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编19篇) 7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合集10篇) 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留学加拿大商科专业 高考物理各大板块必考知识点归纳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安全知识作文 小兵张嘎读书笔记范文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四六级英语作文范文(优质5篇) 军训征文800字(汇总5篇) 英语学习心得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试题(汇总5篇) 六年级下册第六课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 考试三部曲作文 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模板 高中政治复习攻略大全(通用9篇)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 杨氏之子的教学设计(必备15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宽容伴我成长600字精彩作文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精品19篇)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 彩虹的教学反思(精品20篇) 《点绛唇》雨恨云愁阅读答案 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关于学习的诗句名言(热门5篇) 简单猜字谜(集合5篇) 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大学生个人抗疫事迹材料 边城读书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难忘的旅行普通话考试范文 窃读记读后感 好习惯伴我成长的小学五年级作文 英语学习指导 列那狐的故事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开学第一课资料(通用5篇) 摘抄200(甄选16篇) 暑假社区社会实践心得 概率论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业务员实习工作报告 四年级查理九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高一信念800字议论文 种瓜教案(优选18篇) 2022初一地理知识点 线上公益家庭教育观后感 有趣的梯形教案(精品8篇) 幼儿课件免费(精选10篇) 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方法 关于成功的名人名言 高一关于挫折作文 生物高考知识点归纳 小兔找太阳故事(优质6篇)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500字 优秀班组事迹材料 高三历史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方法介绍 快乐的夏天教案(实用17篇) 英语谚语励志(精选15篇) 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 牵动心灵的声音550字七年级作文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期中考试作文 远去的记忆650字优秀范文 冬天教案(汇编19篇) 祝福诗词大全(必备9篇) 很甜的小故事(热门6篇) 恰利利恰利教学反思(精编4篇) 2022高考政治知识点重点要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大全 认识自我的名言(通用6篇) 关于早晨的名言警句 大学英语作文闯红灯的后果 小学三年级理想作文范文 童话故事作文800字(集合10篇) 大学生军训自我鉴定200字 《海的女儿》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读书笔记 中考满分作文 现实句子(集合16篇) 数学日记五年级范文 高中数学学习应该注意什么 高中从实验到化学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语文各单元知识与阅读练习附答案 教师节....... 有关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趵突泉教学反思(汇编19篇) 韩国留学优势有哪些 诗歌意境鉴赏(通用7篇) 关于国庆的征文(集合17篇) 九年级作文倾吐心声 2022高中地理知识考点总结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读书笔记《海的女儿》800字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优选18篇) 小学生考试优秀作文 环保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中考作文 教师节感言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人教版 《落花生》读后感800字范文 八年级记叙文我的同桌 大学计算机实习日记 动物灯谜及答案(优质5篇) 2022九年级语文考试大纲 《做最好的家长》读书笔记 读《草房子》有感范文 喝水教案(集合18篇) 中考满分作文300字 高三作文信任800字议论文 班主任军训总结会议发言稿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立夏诗词大全(精品5篇) 文艺小句子(汇总13篇) 关于母爱的小学五年级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 读快乐王子有感范文 关于初中水浒传测试题 学霸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必备10篇) 服装设计毕业实习报告 中考作文 高考自主复习语文知识最全范文 《相逢是首歌》阅读答案(精编7篇) 青花瓷课件(精品18篇) 五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四个太阳教学课件(精品4篇) 炉火阅读答案(汇总8篇) 我的梦想英语作文(汇总15篇) 有关高考作文时评常用素材_作文时评素材 优秀团员个人事迹材料 同事离别伤感的句子(实用3篇)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2022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幸福爱情语录(精选300句) 大一军训自我鉴定1000字范文 投诉信英语作文(合集4篇)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学会反省400字小学生作文 诗歌朗诵《中华颂》(实用19篇) 高中军训口号16字 励志文章 高一信念议论文800字 四级真题(汇集16篇) 家庭教育课程培训方案 农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学习方法总结 保安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字 高三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班干部发言稿(实用4篇) 人生正道是弯路阅读题答案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学奉献之星事迹材料 液体压强说课稿(推荐5篇) 开始和停止教案(精编8篇) 大堂营销心得技巧(热门6篇) 教学反思化学(汇总17篇) 广播电视台实习报告 草堂诗魂阅读答案 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雨巷的教案(必备15篇)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感悟 高一距离话题议论文范文 科学课件ppt(精选6篇) 第一次去军训作文 敏捷的近义词 每天一句话签名 校长先进事迹材料 二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 2022描写夏天的句子 楚辞读书笔记 最悲伤的句子(通用9篇) 军训日记500字范文 出差安全注意事项 从军行王昌龄赏析(合集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高二2022 有关期中考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2022广东高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