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佛学里的菩提二字为何意思?

首页

佛学里的菩提二字为何意思?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5-12 18:35:12
  •   在梵语中,菩提有智慧、觉悟之意。
    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印度的一个王子,生长于富贵之家,从小锦衣玉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他二十多岁那年无意出宫走了几趟,看到了人间的生老病死,恍如晴天一个霹雳,将他震醒。于是他决意出家寻找为众生解脱苦难的无上妙法。
      在问道的路上,他久经磨难,却始终无法参透天地玄奥。终于有一天,来到了一棵菩提树下,觉得神清气爽,心意和平,便结草为座,打算在树下清修,并发誓:“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冥思苦想,终于豁然开朗,参透了生死轮回。从此,菩提树也就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圣树,化作智慧圆觉的代称。
      后来将佛教传入中国的东土禅宗初祖达摩即奉菩提为名,取其吉祥含义。他一苇渡江,落迹嵩山少林寺,修禅传法。到第五世祖弘忍,为决定继承衣钵的人选,令门下弟子各作一偈,呈解所悟,又引发出一场对菩提内涵争辩的小故事,颇为著名。
    语说禅宗五祖门下弟子神秀,聆师命后作得一偈书于寺中壁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他以菩提树自寓,用其形象高洁,暗剖心声,观者无不赞叹。熟知碓房中一个目不识丁的打杂樵夫听见喧嚷出来看热闹,闻此偈后却不以为然,随口改了几字,亦成一偈反驳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听后大喜,认为后偈明心见性,绝胜前者,决意将衣钵传付此人,这礁夫便是后来开创禅宗顿悟法门的六祖慧能。

    y***

    2019-05-12 18:35: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