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诗

首页

古诗

苏轼的古诗是惠崇《春江晚景》,还是《春江晓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14 09:20:19
      是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到,寒冰消融,只要水温升高,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就急不可待地到江水中嬉戏游玩了。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以吃。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

    1***

    2018-02-14 09:20:19

其他答案

    2018-02-14 18:20:19
  •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感觉到)。蒌蒿(春天的一种野草)满地芦芽(芦苇的嫩芽, 
    又叫芦笋〕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冬天过去,春天已到来,春江的江水一暖,是在江里戏水的鸭儿最先知。 春一到大地回春,群鸭戏水,风光最是熙和美丽。 原诗是题画,写鸭近水最先知道春的消息。我们说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的每被某些有关人士先知道时,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作者简介】 
    苏轼(1073-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豪放, 
    不受格律的约束,想象丰富,形象鲜明,和所作的散文都自成一家。 
    【题解】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在惠崇所画的>上的。 

    有***

    2018-02-14 18:20:19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