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列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好友兼政敌的事例

首页

列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好友兼政敌的事例

这里好友与政敌是同时兼有,而不是先后关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06 11:31:56
    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北宋的两位名臣:王安石和司马光,王安石和司马光在私下是很好的朋友,奈何王安石为首的革新派支持宋神宗的各项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大大触动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保守派在太后的支持下向革新派发动反击,最后以王安石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导致宋神宗改革失败;虽然他们互为政敌但是私下里还是都挺欣赏对方的。

    A***

    2019-04-06 11:31:56

其他答案

    2019-04-06 11:32:16
  • 最著名的是美国,表面上外交是友好的,但喑下却是军事敌人.

    贾***

    2019-04-06 11:32:16

  • 2019-04-06 11:05:09
  •   还是说春秋的,因为那时候的人物重信义,轻名利,思想比较单纯。
    春秋名人伍员字子胥。由于受到楚国奸佞费无极的陷害,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叛死罪,不过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很有才能,费无极担心他们造反,诱骗二人共同杀掉。伍尚决定以孝字当先,径奔父难,与父亲伍奢一同被杀。
      而伍子胥决定以报父仇为念。 费无极派兵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开始逃亡。在逃亡的旅程中,他遇到了至交好友申包胥。伍子胥说了逃亡的原因。申包胥说:我们二人是至交好友,我不能出卖你。但是我是楚国的大臣,必定要效忠楚国。你能灭亡楚国,我必能复兴楚国,你能颠覆楚国,我必能安定楚国。
      我不会告密,你放心逃吧。于是二人歃血为誓,分道扬镳。申包胥回到楚国后隐下伍子胥出逃之事不提。 伍子胥最终逃到吴国,向吴王阖闾借兵攻入楚国,楚国大败,首都被攻陷,楚王出逃。申包胥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只身西入秦国,向秦国借兵复仇。秦伯一开始认为吴楚偏远,出兵对秦国无利,而且吴兵强大,出兵不一定能胜,坚决不肯发兵。
      申包胥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眼泪变成了血水,而且拒不饮食:我的君王在逃难,我怎么能够安然的大吃大喝?秦伯最终被感动:楚国有这样的贤臣吴国都要灭他,而我没有这样的贤臣,吴国一定会来打我。于是决定出兵。秦兵到了楚国,伍子胥认为楚国难灭,而为了朋友之义决定退兵。
      于是成功挽救了楚国,申包胥终于完成了当年的诺言。 楚王复国后召见申包胥:你立有大功,我要封赏你。申包胥拒不受封赏。申包胥退而说:当年我为了朋友出卖了国家,属于不忠,不忠的人怎能受赏? 。

    w***

    2019-04-06 11:05:0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