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艺术设计的概念发展到今天,其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首页

艺术设计的概念发展到今天,其演变经历了哪些过程?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26 17:46:07
  •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开始了形式创造的历史。从对符号的使用开始,原本一片混浊的世界就成为可以识别区分的世界,最初的形式就是用来识别区分的,一直到现在。今天我们观念中的艺术形式是与美、艺术密不可分的,而这种观点却是一个很长历史演变的结果。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近3000年中,形式作为一个历史演变的范畴,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它或者是一个自然的数理概念;或者是不可触摸的抽象范型;或者是外在的风格;又或者是内部的组织结构方式;它或者是外在的静态表现,还或者是内在的形成过程……对形式的这些不同定义都进一步形成了观念,有的还完善为哲学、美学体系,特别在 20世纪,每种不同定义就可以形成一个流派,更见出“形式概念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不是美学和文艺学的一般概念,而是关涉到美和艺术的本质或本体意义的概念”。
      
    尽管我们常常把探讨的起点放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前苏格拉底时代,但从那时开始一直到 19世纪,我们对形式的认识虽然不断发展与深化,可研究的视野主要局限于形式的外在他律规律。主要表现为两种历史形态,一是对形式制作的强调,把形式片面等同于工具性的加工制作,这主要是在19世纪以前。
      19世纪以后,从德国古典美学开始,哲学一美学体系才真正形成,形式概念成为建构美学体系的基石,具有了完整的美学价值。这时的理解虽然摆脱了单纯物的制作意义,但形式概念的存在是基于某一哲学认识体系的需要,成为认识内容的外在显现,这是他律性的第二个表现。
      这一时期,艺术形式具有了主观性的审美意味。
    到了20世纪,形式不仅是美和艺术的外在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和艺术本身,更有甚者还认为美和艺术是形式的表现,形式本身成为了规则。同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及西马理论以其博大的视野,引人了历史和社会视角,综合着分立的观念,因此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三个视角对形式概念进行审视,客体视角意味着把形式作为他律的存在;本体视角承认的是形式自律特征; 历史视角通过对客体和本体的综合,力图达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
      它们分别对应着19世纪以前、 20世纪以后和19世纪的形式概念。

    任***

    2018-04-26 17:46: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