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书法章法的要素有哪些?

首页

书法章法的要素有哪些?

书法章法的要素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3-11 04:54:00
  •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都是由正文、款识、印记这三部分组成的。这三者不能缺一,否则章法就不完整。因此,如果说用笔、结体、布白是书艺三要素的话,那么不妨称正文、款识、印记为章法的三要素了。
    章法的三要素,毫无疑问应以正文为主。它是一出戏的主角,举足轻重;它是一幢房的主梁,关键所在;它是一个人的主脑,起决定作用。
      因此,在章法中占有显要和突出的地位,谋篇布白时必须认真对待,精心安排。正文要突出,占有的篇幅就大,它要求在所处的画面上,天地要整齐,行间要透气,筋脉要相连,首尾要呼应,总之要充分表现。然而,红花还需绿叶扶持,这样才能相映成趣、完美无缺。所以正文固然重要,应全力以赴,但署款、钤印也不能因次要而掉以轻心。
      所署的款识、所钤的印记如果恰到好处,不仅可以弥补正文之不足,而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使作品神采焕发。款识、印记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如同壮士断了手臂、美人瞎了眼睛,大煞风景,结果使作品黯然失色。总之,署款、钤印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作品通篇的艺术效果和质量。
       署款的“款”最初是为应付实用而产生的,它告诉别人这是谁写的,其中带有文责自负的意思,所以叫“款识”。不过,原来的款识是指古代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文字,后来才被用于书画上,专门题写年月、地名、姓名等。因这款是书者题写上去的,高雅一点称“署款”,通俗一点叫“落款”。
      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署款不仅仅是一种标识,而且能平衡画面,起到锦上添花的衬托作用。它成了书画艺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受到书画家的重视。 书法署款,就内容来说,包括姓名、年月、籍贯、地点、作者自己作诗撰文的题名,或注明正文来历或继正文而发的感慨、议论的跋语。
      在形式上,署款有单款和双款之分,又有长款和穷款之别。单款即单署作者的姓名字号和年月日期;双款则有上下款,而且大都分行写,故名。上款是受书人的名字,并冠以称呼,如“某某属书”、“某某方家正腕”、“某某先生清鉴”、“某某兄留念”等等。 如果受书者是新婚燕尔,那么则书上新郎和新娘两人的名字,而且两人的名字要并立,以示平等。
      下款一般是作者的姓名字号、年月日期,如“丙寅春某某书”,或“丁卯新春书于北京、某某”;如果署款的空白不多,那么年月省去也行。长款的款语较长、字数多,其内容不是注明正文的来历、含义,就是继正文而发的感慨、议论;穷款则是单署作者的姓名或字号,而其他是什么都不写的。
      款的长短多少,与其说是内容文字的需要,不如说是构图形式的安排。一般说,留白的空地大,款可题长些,短了画面虚;留白的空地小,款应署短些,长了超出范围。总之,要见机行事,考虑画面的整体美。 书法署款的字体应后于正文的字体。如书法作品的正文是甲骨文、钟鼎文之类的古文字,署款以楷书隶书为宜。
      用楷书隶书署款写释文,使通篇有一种宁静庄重的意味,古雅得很。如果正文是古文字,署款用狂草,由于静与动相差太大,就显得不太协调。又如正文是揩书,署款可以用行书,行书原是楷书的流动写法,变化中求统一,通篇就比较和谐。如果正文是草书,署款绝不可用篆书或隶书,否则将给人的感觉是主次颠倒、不伦不类。
      因为一则篆隶比草书早;二则篆隶详静,草书飞动,既然正文是草书,署款也应草书,那就自然、融洽。 另外,关于款识的字径,一般应小于正文的字。如果款字与正文的字一样大小,那就主次不分;如果款字大于正文字,那就本末倒置。署款的字虽然要小于正文的字,但为了求得整幅作品的和谐统一,除榜书和楹联这些大字外,一般的作品,不宜换笔署款。
       同时,署款还得注意位置。如果正文末行空白多,款识不妨直接署于其下,但需要有意空出一两字的地方,然后再署款。要求正文是正文,款识是款识,其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章法分明。当然也不能空得太多,太多了会使正文与款识游离开来,行气就松散了。 如果款识另起一行,那么署款要比正文低些,切忌与正文并头,否则显得板实。
      如果款是双行,两行上端可以平齐,也可以右高左低,略带参差。但款识如是两行以上的多行,上端一定要平齐,不能高低不齐。 不论单行、双行,还是多行,凡是最后一行的款识,末了一字务必要高出正文行下边两三字,不可齐脚,更不可低于正文。只有这样安排,既可以让出空白作盖印之用,又可避免上下塞得过满而不透气。
       再者,作者署名款也有讲究。如系双名,署名时两个名字要适当地靠得紧些,与所署的姓氏保持稍大的间距。这样不平均署名款要远远地比三字平分署名款来得活泼、清楚、有趣味。 名款署好后,接着钤印。我国印章的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古,至今已有3000多年。
      钤印原来是作为一种取信于人的标志,但正式作为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却是宋元以后的事。 书法作品上的用印,大致有三种,即起首印、压角印和名号印。起首印的内容不外乎斋馆名、籍贯、地名,或字数不多的格言警句之类;形式以长形为宜,如长方形、葫芦形、联珠形、半月形等。
      压角印内容比较广泛,常常是作者喜欢的语句或成语,也就是所谓闲章。其实闲章的内容并不闲,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的兴趣爱好以及修养抱负。闲章的形制大都是正方形。名号印的内容自然是作者的姓名字号,一方两方均可。一方往往刻作者姓名;两方则上方印刻作者姓氏,下方印刻作者名字;也有的上方印刻作者姓名,下方印刻作者字号。
      两方印,最常见的是正方形,其次是正圆形;上方刻朱文,下方刻白文。由于大小形制一样,篆刻风格一致,而上下方朱白文结合使用,所以又称两方印为“对章”。 起首印盖在右上角正文的起首处,压角印盖在右下角略高处,名号印盖在署款的末尾或左侧空隙处。名号印在左下角,起首印在右上角,正好遥相呼应;如果加上右下角的压角印,即成了三国鼎立之势。
       是否每幅作品上都要盖上起首印、压角印和名号印呢?不是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名号印是取信于人,既对观者负责、又对自己负责,肯定要盖的。至于起首印和压角印,一般可以不盖;但是若作品的右边空白较多,不妨而且应该盖上起首印和压角印。 当然,如果作品的右边空白不多,就勿要硬盖;硬盖了,弄巧成拙,效果反而不好。
      这是因为印章钤记用的是色彩鲜丽的印泥,因此,当红艳艳的钤记出现在大块的黑字白纸上,就显得非常醒目有分量。它一方面取信于人,证明作品是作者的真迹;另一方面还平稳和美化了画面,增加了构图美。它恰似“万绿丛中一点红”,正是春色动人之处。唯其如此,在书法作品上钤盖印记,要“惜红如金”,谨慎使用,只能相得益彰,不能喧宾夺主。
      为了使钤印与正文以及署款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在书法作品中钤印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印章是一种篆刻艺术,小小天地,气象万千。钤印时印章的风格要与书法的风格一致,最好书刻出于一人之手;不能如此,至少要相近,以求协调。 (2)名号印要比款字略小些,至多相等,但千万不能大于款字。
      名号印如果是一方的话,大小可与款字相等;名号印如果是两方的话,大小可略小于款字。 (3)钤印要看地位。如果款下空白多,不妨一上一下盖两方名号印;如果款下空白少,只能单独盖一方名号印。盖两方名号印,如非盖在名或的左侧空隙间,则效果更佳,因为更见融洽。
       (4)如果作品的右边空白多,方可钤上起首印,目的是填空白、求对应。至于压角印,则应少用或不用,多用了右面太重,致使画面失去了平衡。钤印与插花同理,宜奇数不宜偶数;奇者参差有变化,偶者对称则俗气。故钤印以一方、三方为佳,最忌四方,所谓印不过三。
      一方者,姓名印也;两方者,名号印对章或者姓名印加起首印也;三方者,对章加起首印或一方姓名印加起首印和压角印也。有人喜欢在书法作品上,盖着许多印,长长的一条,如同刘姥姥头上插着许多花,实在俗不可耐。这种大煞风景的事,是不懂章法美的缘故。 (5)正如起首印上要略低于正文一样,名号印下要稍高出正文,不能低于或平齐正文底部。
       (6)钤盖在左右两侧的起首印、压角印、名号印,尽量要靠近款字与正文;不靠近,就易流离正文与款字,神散气泄,影响了整幅作品的章法美。 (7)钤印主要取信于人和平衡画面,因此要端正,不能歪歪斜斜的。印章盖得歪斜了,往往给人一种草率不负责的印象;同时,破坏了画面的平衡和美观,从而影响了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
      
       (8)署道号和别名款者,不能用道号和别名印,否则观者不知作者究竟是谁。 (9)奔放雄健的书法,应钤用朴茂厚实的印章;娟秀工丽的印章,应宜于清雅优美的书法。这样书与印才相得相衬相协。白文印分量较重,朱文印分量较轻。故墨色浓重之作,宜盖白文印,印泥饱满均匀,以使红彤彤的朱彩与黑黝黝的墨色对比强烈,交相辉映;笔墨淡雅之作,宜用朱文印,以求格调统一。

    吴***

    2018-03-11 04:54: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