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登革出血热的病因有哪些?

登革出血热的病因有哪些?
L*** | 2016-01-22 10:24:43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1-22 10:24:43
  • 登革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1、2、3、4四个血清型,可用中和、补体结合、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分型,各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故应取患者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升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1.传染源

    患者和...

    查看全部>>

    登革病毒为B组虫媒病毒,归类于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有RNA基因组衣壳,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直径为40~50nm。可在乳鼠脑内和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以白纹伊蚊细胞纯株(C6/36)最为敏感。登革病毒有1、2、3、4四个血清型,可用中和、补体结合、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分型,各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故应取患者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升4倍以上才有诊断价值。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最强。东南亚森林中的猴感染后多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源。

    2.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在原无本病的区域内一旦发生流行,疫情可于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使大部分居民受染。发病以儿童为多。在热带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1~4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3.易感人群

    由第2型登革病毒引起的儿童登革热,若发病3天内其血浆中游离的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水平达到600μg/L则很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男性登革热患者较易发生登革出血热。

    请*** | 2016-01-22 10:24:43 45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