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糜烂性胃炎要怎样吃?

糜烂性胃炎要怎样吃饭
重*** | 2017-06-20 15:03:01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7-06-20 15:03:01
  • 1、吃食时需细嚼慢咽,不能吃生、冷、硬的食物,凉性水果少吃,西瓜、猕猴桃、等,其实凡是冷的的东西最好忌;   2、饭后稍坐,不要马上走动;   3、按摩改善胃部血液循环,此条必须每天坚持,最好饭前都进行按摩10~20分钟,按摩的时候要保持心情平静,调匀呼吸。具体按摩血位,你可以去书店买本书,或者网上查也可以查到。   4、保持良好的心情,要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魔,发现有郁闷情怀的时候要马上转移自己注...

    查看全部>>

    1、吃食时需细嚼慢咽,不能吃生、冷、硬的食物,凉性水果少吃,西瓜、猕猴桃、等,其实凡是冷的的东西最好忌;   2、饭后稍坐,不要马上走动;   3、按摩改善胃部血液循环,此条必须每天坚持,最好饭前都进行按摩10~20分钟,按摩的时候要保持心情平静,调匀呼吸。具体按摩血位,你可以去书店买本书,或者网上查也可以查到。   4、保持良好的心情,要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魔,发现有郁闷情怀的时候要马上转移自己注意力,一定要有乐观平静的心态,这是根本也是最必要的,思想上首先就要克服掉它。   5、可以试一下太阳神猴头菇口服液,它可以迅速恢复胃肠消化系统机能的平衡,通过提高胃肠器官免疫力来巩固机能的平衡、消除胃部疼痛、肠道不适等症状,抑制引发胃部炎症的幽门螺旋杆菌(HP)等有害细菌,有效防止胃病复发。
    A*** | 2017-06-20 15:03:01 60 14 评论
    0/300
  • 2017-06-20 15:03:01
  •  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免疫因素为主要因素。饮酒、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胆汁反流等为其诱发因素。    病理    浅表性胃炎的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细胞浸润,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多发于胃窦,有时有少量糜烂及出血,部分患者在胃窦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疣壮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萎缩性胃...

    查看全部>>

     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免疫因素为主要因素。饮酒、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胆汁反流等为其诱发因素。    病理    浅表性胃炎的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细胞浸润,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多发于胃窦,有时有少量糜烂及出血,部分患者在胃窦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疣壮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萎缩性胃炎,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使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甚或消失,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部分患者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由于该内容物有胆汁的返流,而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合并胆结石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认识    脾胃虚弱为其内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过度为其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积滞不化,郁遏气机;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气滞胃腕;过度辛劳则耗耗伤气血,过度安逸则气机不舒。    脾胃素虚,加之以上诸因素致气机不畅,郁滞胃脘,升降失常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症状 辨证    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嘈杂嗳气、厌食恶心等。一般胃体胃炎可见厌食、体重减轻,或伴贫血;胃窦胃炎或伴胆结石,尤其是胆汁返流较多者,可引起急性糜烂而出现明显疼痛、嘈杂、灼热等,严重时可出现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    慢性胃炎在中医书籍中多属胃痛、痞满、嗳气、嘈杂等范畴。    本人经多年探索,归纳出脾胃虚弱、睥虚积滞、胃气上逆、肝胃不和等证型,可合并肝胆火胜、肠腑湿热等。    中医治疗    以健睥消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以枳实消痞丸为主加减    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   黄连    生姜    人参    炙甘草   茯苓   麦芽  等10余味中药    用量、加减和煎服法:视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差异和辨证结果而定。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保健常识    (1)合理饮食,以防积滞伤及脾胃;(2)戒烟酒,忌过食辛辣,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反复刺激;(3)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情志刺激;(4)劳逸结合,以调和胃肠功能。
    A*** | 2017-06-20 15:03:01 58 1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