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黄帝内经》作者是谁?

首页

《黄帝内经》作者是谁?

《黄帝内经》作者是谁?有何贡献?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25 15:26:56
  •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医学家观点不一,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期,但也有人 认为是西汉时期的医学著作,大约成编于战国、秦、汉之间。如书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就 是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的渗透。此后,又经过秦汉时期的增补,直到唐代王冰注《素问》时还 补人了 7篇大论。
      所以说,《内经》一书绝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战国、秦汉时期许多医家的 共同创作。 《内经》一书的命名,是相对《外经》而来的,但《外经》早已失传,其内容也无可考证。现存 《内经》以其原著托名为黄帝所作,故名曰《黄帝内经》。全书包括《素问》和《灵柩》两部分,每 部各为9卷81篇,共计162篇。
      但《素问》原本早在西晋时期已散佚不全,现存通行的《补注黄 帝内经素问》本,是唐代王冰收集整理,重新编次,并经北宋林亿等校正而流传至今的。《灵柩》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亡佚不传,现存通行的《灵柩经》是南宋史崧校正家传旧本刊印流传下 来的。 《内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饮食养生等诸方面,对 人与自然、生理与病理及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都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阐述 《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有关饮食养生的理论,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饮食养生学说。
       其中涉及饮食养生内容的共有10余篇,所阐述的饮食养生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平衡阴阳,谨和五味。因为饮食是直接为人体提供营养,为五脏补充精气的物质基 础,因此,饮食所伤先及脾胃,为内伤病因。由于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有不同的作用和效力,对 五脏的作用也不一样,所以《内经》说饮食伤脏就是这个意思。
       在饮食调养与饮食病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谨和五味,即饮食病因的具体表现还在于五味 的过度或不足。这里所阐述的饮食观点是以阴阳平衡为纲、以摄生保健为目来阐述五味对人体 健康的利弊得失,并特别指出饮食滋味忌偏嗜。 《内经》中经常谈到五味,其所指的“五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者包括一切食物,即各 类型的食物及其不同的营养成分,也可谓之“食性”;狭义者则专指食物中可以用味觉器官品尝 出来的酸、甘(甜)、辛(辣)、苦、咸等感觉,即所谓味感。 《内经》特别强调饮食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饮食五 味,如《内经》中有“五味入口,以养五气”之说。
      但是,《内经》又认为,偏嗜五味会危害身体 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发生。偏嗜五味对于疾病发生的关系,《内经》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均说 明偏嗜滋味对健康的危害。根据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饮食长期偏嗜滋味可引起阴阳失衡,脏 气因此偏盛偏衰,而只有“谨和五味”,使饮食滋味不要太偏、太过,这样才能保障健康,延年 益寿。
       第二食物要合理搭配。五味需要调和,而且还要科学搭配,形成合理的结构。《素问•脏气 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 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这里 指出了五味如何配五脏,列举了各种食物以其所宜可补养五脏,这是我国较早的食疗记载。由 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对脏腑的作用也不同,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五味入胃,各 有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长也。
      ”这说明 了五种味道的食物,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饮食、帮助消化,而且还具有不可 忽视的医疗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还提出了影响我国几千年的膳食结构原则,即“五谷为养,五果为 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一原则的提出,说明我国古代就对完整合理的膳食有了明白无 误的认识。
      这个原则的特点是以米、麦、豆类为主食,各种肉类、蔬菜作为副食,同时补充一些 水果瓜类食品。这是一个低热量、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多蔬果,以植物淀粉为主的饮食结构。 它符合低脂肪、低盐、高钾、高纤维、天然野生和营养成分均衡的特点,是人体营养需要的基 本模式。
       第三是饮食有节,适中有度。《内经》养生学说认为,无论是调神还是养形都必须要“适中” “有度”,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活节律,任何太过和不及的事物和方法,都可能破坏人体平衡,导 致疾病发生,影响人的寿命。如《内经》视“精”“气”“神”为人身三大宝。
      其中,“精”更是构成 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死亡,都源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因 此《内经》把保养肾精作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根本措施,把“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 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作为早衰的主要原因: 饮食有节也是《内经》对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为过饥过饱、过寒过热及膳饮无时,都会 损伤脾胃功能,影响食物的受纳运化。而饮食五味,各有所通,分别滋养不同的脏腑,故过于偏 食会引起肾气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 《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发展的成就,为饮食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理 论指导和依据。
      

    曾***

    2016-09-25 15:26: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