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度的标准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首页

度的标准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尺的出现,度的标准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11-24 14:11:58
  •   尺的出现,度的标准,有四种起源说:其一,要从“尺”的象形文字说起。尺,它就像将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食指或小指)来测量某物的长度,谓之“拃”。一拃为一个度量单位。进而正楷为“尺”。《大戴礼记•主言篇》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布”,展开手指的意思,说 明尺的起源,是由用手指丈量长度演化而来,谓之“指尺”。
      宋代朱熹《家礼•深衣制度》记载:“裁用白细布,度用指尺。”是说,用拃用指 节为长度基准,量布裁衣。即以中指中间那一节手指的长度为一寸,十指(节)为尺。关于“指尺”,宋代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王制言古尺》一书中有详述。《史记•夏木纪》里说的“身为度,称以初”,就是说古代人还曾用身体的某一部 分作为长度标准。
      其二,旧版《辞源》介绍:“测长短之器日度,测大小之器日量,测轻重之器曰衡。量与衡由度而起,各国皆然。中国各地所用之度量衡,向多参差,清光绪末年议定划 一:以纵累百黍之长,定为部尺,以部尺三百十六立寸之积,定为升;以部尺一立寸 纯水之重,定为库平八钱七分八厘四毫七丝五忽。
      ”其三,明代朱载堉《律吕精义•富度》则又说:“相传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一黍 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其四,“尺度”,起于黄钟的管长。计算管长的方法有三:“以黍粒横排,其长为一百分;纵排为八十一分;斜排为九十分。
      ”换句话说,纵累之营造尺,长八十一分; 横累之律尺,为一百分。纵黍尺即部尺,比横黍尺即律尺小十九分。

    将***

    2016-11-24 14:11: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