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周邦彦的“蝶恋花”这首词如何鉴赏?

首页

周邦彦的“蝶恋花”这首词如何鉴赏?

周邦彦的“蝶恋花”这首词如何鉴赏?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30 23:45:58
  •   这是一个凄恻的清晨,情郎辗转反侧彻夜未眠,耳畔传来了错杂的声响:鸦啼咿咿哑哑,残漏滴 滴答答,辘轳吱吱嘎嘎。这些声音勾起了离人心中无穷的惆怅。乌鸦、清漏、梧桐、辘轳等的声音构 成了表现夜晚凄凉,抒发思人怀旧的典型意象。细味上阕开头三句,别有一番深意。
      “月皎惊乌”化 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句意,暗示自己将要远行;“更漏将残”点出长夜已尽, 离别的时刻就要来临;“辘轳牵金井”更是催促行人早起,用清冷的境况衬托其内心的凄楚。除了这 三种声音外,还有金井里淅淅沥沥的滴水声,这水声似乎也与离人辛酸苦楚的心灵形成了共鸣,牵 引出不忍分别的伤心泪。
      因此,乌啼、残漏、辘轳、水声等种种听觉意象,与人物内在的情感世界构 成了紧密的关系,从而达到了物我契合、情景交融的境界,使得这一切声响“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 《人间词话》)。 接下来,描绘女子将起未起的情态。“清炯炯”,泪光闪闪楚楚动人。
      “红棉冷”寓示其流泪之 久、泪水之多、伤心之至,由此可以想象到分别时的细语缠绵,情深意浓。 下阕由室内转至室外,刻画出临别时的情况。“执手霜风吹鬓影”,鬓发飘飘,心旌渺渺,摇曳的 青丝隐喻着动荡的愁情。一对情人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别语愁难听”,什么话也听不进,也暗示 着什么话也说不出,就把“去意徊徨”的愁情渲染得沉闷、凄凉、委婉。
       最后,人走远了,痴情的女子依然伫立在高楼之上,直到日落西山,寒露袭人,听到远处的阵阵 鸡鸣。古诗中鸡声也是一种独特意象,都是借以抒发羁旅行役的悲凉。此词的末句不仅渲染了多 情伤别的痛楚,而且以路途遥远、人离别、鸡声陪衬,不断地传达出更为深致、绵邈的离愁别恨,这也 使得词中的情感表达具有了扩张性,创造出含蕴深长、凄迷幽怨的审美境界。
      同时又能让人感受 到,这鸡声与上阕的乌啼、残漏、辘轳等声响又遥接成一个完整的意象图,将离人的情感包融于内, 最终收到了声情并举的艺术效果。 整首词作写别前、别时、别后的情景,每一个细节都作了深入描写;从室外写到室内,又由室内 转到室外,直至路长、人远,层次清晰井然,将环境的冷清、心境的凄凉表现得沉郁之至。
      其意态之 浓厚、气韵之浑成、音节之清雅、笔触之细腻,都显出其“最为词家之正宗”(戈载《宋七家词选》)的 本色。

    足***

    2016-08-30 23:45: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