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这个题目的论文怎么写?

首页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这个题目的论文怎么写?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这个题目的论文怎么写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8-31 10:24:40
  •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 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财务报告的分析, 因此它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必须明确讨论的基点。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它们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 必须兼顾。
      相关性与可靠性及其关系确定和把握是值得重视和应该协调好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内涵、外延与其现实的思考 ( 一) 关于相关性的内涵和外延1。从内涵的角度来讲, 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特征构成。相关性中的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 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馈的历史信息和期望值的比较, 以其差别证实或改变期望值;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披露及时, 它在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 应被决策者所拥有, 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 便会对决策毫无用处。
      当然,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还会受到其性质和重要性的影响。2。从外延的角度来讲,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具体来说, 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符合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需要,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 二) 关于相关性的现实思考1。相关性的构成因素将重新排列。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将相关性的构成因素分为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及时性。多年来, 对质量的要求一直偏重于会计信息反馈价值证实和纠正以前期望的能力, 而随着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竞争将更加激烈, 产品寿命周期缩短, 金融市场变幻莫测, 企业的风险大大提高, 导致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构成因素中预测价值、及时性将更加受到重视, 而反馈价值则退居次要地位。
      2。相关性的制约因素将逐渐减弱。这是因为信息处理手段的进步以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在逐步提高。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普及, 使得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成本会相对低廉, 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信息用户获得信息更加快捷。同时,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将大大提高, 会计信息用户将逐步具备一定的知识并愿意去研究会计信息, 使得会计信息在我国真正成为可理解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内涵、外延与其现实的思考 ( 一) 关于可靠性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上看, 可靠性由如实反映、中立性和可核实性三项内容构成。可靠性中的如实反映即客观性, 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 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 应该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会计信息不存在取得一定结果或诱发特定形式或行为的意图或偏向; 可核实性是指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可用相同的计量方法, 获取同样的会计信息。
      从外延上看,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也不仅仅是会计数据本身的真实、可靠, 还包含了经由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在会计报表上呈现的数据的可靠性。同时, 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做出一定的估计、判断并对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权力。
      所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能是相对的, 并不是绝对的可靠。 ( 二) 关于可靠性的现实思考1。对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应该动态地去理解。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 反映的客体是复杂多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经济现实, 即便不存在主观上的偏向, 会计信息也很难是绝对精确可靠的。
      2。对于不同经济事项采用相应不同的计量和披露方式, 以增加可靠性的适应程度。在会计理论还没能于确认、计量方面有所突破的前提下, 采取划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表内与表外、原始数据与分析加工数据分别列示, 或在披露信息的同时披露其计算方法和风险等则是明智之举。
       三、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 一)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对立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 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相提并论, 但是两者并不会总是等量齐观。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是相互冲突的, 过分强调相关性, 可能会削弱可靠性; 但过份追求可靠性, 也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
      西方会计理论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有两大派别观点。1。受托责任观。它认为, 资源所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保管权和使用权, 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 有权对资源进行独立自主地运营, 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 明确规定受托者和委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
      在受托责任观下,强调委托者( 股东、社会、债权人、政府) 与受托者( 企业管理当局) 的责任关系, 并要求会计人员以第三方身份客观地、公正地介入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之中, 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 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
      因此, 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 受托责任观更强调可靠性。2。决策有用观。它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可靠而又相关的会计信息, 而会计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
      所以, 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会计人员与决策者( 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等) 的关系, 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 它更侧重相关性。 (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谁更重要的判断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问题, 它关系到会计政策的选择, 影响着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
      大多数情况下,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状态。1。提高了可靠性, 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随着会计准则的推行,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断增强, 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恢复了对会计信息的信赖, 从而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化。因此可以说, 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的产物。
      考虑到了会计信息与其使用者的决策有紧密的关系, 所以各国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在规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同时, 迅速及时地出台了有关相关性的会计准则。人们力图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因为提高了可靠性, 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提高相关性, 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众所周知,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 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符合相关性这一特征的会计信息也在扩大和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投资者既需要财务信息, 又需要非财务信息; 既需要定量信息, 又需要定性信息; 既需要确定性信息, 又需要不确定性信息; 既需要年度信息, 又需要季度、月度甚至实时信息。
      会计信息力图满足这些不同需求, 必然要求如实客观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使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之间能够相互验证, 能够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因此, 提高相关性, 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总之, 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提高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目标的, 辩证地理解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看到, 两者既是对立的, 也是统一的。
      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 反映的客体又是复杂多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经济现实, 对于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基本要素来说, 我们不应该存在主观上的偏向。

    张***

    2017-08-31 10:24: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