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中医基础理论的精彩文摘是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的精彩文摘是什么?
L*** | 2016-01-28 12:38:2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1-28 12:38:27
  • (1)调畅情志:情志,属心理活动,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变化,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人的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故能调畅情志。此外,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而恼怒是最常见的不良情志因素。只有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才正常。而肝失疏泄,气血不调则可致情志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肝的疏泄功...

    查看全部>>

    (1)调畅情志:情志,属心理活动,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变化,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人的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故能调畅情志。此外,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而恼怒是最常见的不良情志因素。只有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血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才正常。而肝失疏泄,气血不调则可致情志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太过,肝气亢奋,临床可见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二是疏泄功能减退,气血不畅,肝气郁结,临床可见抑郁寡欢,多疑善虑等症状。

    (2)促进和调节生殖功能:肝主疏泄还可影响到人的生殖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是女子胞月经的排泄和胎儿的孕育。因为女子胞的功能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气血的运行。同时,肝又主藏血,调节血量,为女子胞输送气血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正是因为肝与女子胞的功能极其密切,故又称“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则可导致女子胞功能障碍。如肝失疏泄,气血不畅,影响到女子胞功能则可见月经不调,如周期紊乱,痛经等。其二是可影响到男子的生殖功能。男子精气排泄也依赖肝主疏泄功能的调节,如肝的疏泄功能太过,扰动精室,则可见遗精、早泄等。

    2.主藏血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的血液由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被各脏腑组织器官直接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到肝脏贮藏起来。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流量,常随人的机能状态及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体力劳动时则四肢血液的分布量较多,脑力劳动时则大脑的血流量增加,而在进食时则胃肠道的血流量显着增加。人体血量的这种分布,既可保证了处于运动中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又防止处于相对抑制的脏腑器官消耗过量的血液,而肝脏血量分配这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当人体某一部位活动量增加,血液需求量亦增加时,肝脏即可将贮藏的血液适时排放到相应部位,保证这些脏腑组织器官有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当人体活动量减少,血液量需求也相应减少时,一部分血液又流回肝脏,由肝来贮藏之,肝脏即通过自身的藏血功能来调节全身的血量分布。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故人卧血归于肝。”唐代医家王冰注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由于肝具有藏血功能,故中医学称“肝为血海”。各个组织器官得到了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藏血的功能对防止出血、制约和涵养肝阳及妇女月经的调节也有重要意义。如果肝藏血的功能失常,可产生以下病理变化:肝血虚少,则脏腑组织器官失养.血不养目可见目花、干涩、夜盲;血不养筋,可见筋脉拘急,麻木、屈伸不利甚或抽搐;血海空虚,还可见妇女月经量少,甚或经闭。肝不藏血,则可见出血,如呕血、衄血;在女子则可见月经量多或崩漏。

    肝的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但是,将贮藏于肝内之血液输布于外周的作用,实际上即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表现。所以(血证论)说:“以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是说只有在肝气冲和调达的情况下,贮存于肝内的血液才能向外周布散。因此,肝气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在藏血与疏泄功能之间协调平衡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不*** | 2016-01-28 12:38:27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