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打油诗”的由来是什么?

首页

“打油诗”的由来是什么?

“打油诗”的由来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07 10:55:07
  •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而不拘于平仄韵律。
    这类诗通俗易懂,且幽默诙谐,有时暗含嘲讽。现在一些人仍喜用打油诗来抒发自己所感、所想。
    打油诗据说为张打油所创。唐代南阳有个文人叫张打油,他喜欢写诗,却不按当时作诗要遵循的“平平仄仄平平仄”等严格的规定去写,而是兴致一来,信口吟唱,不过倒也十分通俗易懂,而且经常使听者捧腹大笑,平民百姓非常喜欢。
       有一年冬天,村里下了一场大雪,张打油一时兴起,就吟起诗来: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难说怎么高明,但能抓住眼前景物,既通俗又形象,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张打油”的名字就在附近传开了。 第二年冬天,南阳的参政巡视乡间,适逢大雪难归,住在一个败落的官宦家里。
      郊野之地,无甚观赏,住了一日,便觉无聊,于是有人想到张打油,若让他前来咏诗取乐,岂不逍遥?参政即刻派人把张打油叫来,问道:“你能做些什么诗?”张打油回答说:“看见什么,或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没个定准。”参政说现在大雪纷飞,那就以此为题吧! ”张打油稍加思索,即口吟诵起来: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头两句颇有诗味,“六出”即雪花呈六角形;后面几句虽然俗气,但快口说出,一气呵成,也还不错。于是,参政赏其白银二两。 后来,安禄山叛乱,攻打南阳,当时南阳城被叛军围困,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却迟迟不发救兵,南阳城形势危急,参政老爷焦急不安。
      这时,张打油正在城里一个亲戚家读书,面对紧张的局势,便去求见参政老爷,说是作诗逗趣,以解其闷。张打油以时事为题,吟道: 天兵百万下江南,也无救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南阳城内缺粮草,外无救援,想到破城之日的惨状,参政失魂落魄,束手无策,何等狼狈! 从此,张打油的名声传得更远了。
      后来,人们就把类似张打油这种通俗浅显的诗称为“打油诗”。

    姚***

    2016-07-07 10:55: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