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人如何表演爬竿杂技?

首页

古人如何表演爬竿杂技?

古人如何表演爬竿杂技?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4-29 16:17:17
  •   
    “寻撞(t6ng)”,为“百戏”节目之一,撞是
    撞木竿的意思,因此寻撞即俗话中的爬竿。根据
    《汉书》记载:“自合浦南,有都卢国。”《大康地
    志》又云:“都卢国,其人善缘高。”因此,寻撞
    又因都卢国人善缘木而得名为“都卢伎”。寻撞的
    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的晋国,当时有一些矮
    小的艺人,在矛戟的柄上进行爬缘表演,这估计
    便是“寻撞”的前身。
      到汉代,寻撞已成为颇受 百姓欢迎的节目之一。在汉代的“百戏”演出中, 往往安排一个压轴戏——“百马同辔(P&)”,即 出现许多戏车,车上架撞木,由幼童在戏车的撞木顶部“上下翩翻”,表演其高超技 能,惊险却不失精彩。汉代寻撞也留下了不少历史痕迹: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 有一幅“寻撞图”,形象地展示了寻撞的场景:表演者两人,一人托竿,一人在竿上 表演。
      托竿者两腿作弓步,以求平衡。右掌托一竿,左手后伸,张幵手掌,极力稳 竿,保持平衡的姿势刻画得非常生动。竿上表演者,身稍倾斜,以足登竿,右手叉 腰,左手上举,也作力求平衡的姿势。还有一些汉画中画有伎人头顶竹竿,另有一 至三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的场景。
      由此我 们可看出,汉代便有了 “掌托竿”、“头顶 竿”等花样,可见其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被***

    2016-04-29 16:17:1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