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西药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西药有哪些?
乐*** | 2017-04-20 22:42:33

好评回答

2017-04-21 00:20:33
B*** |2017-04-21 00:20:33 152 61 评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类风湿病例,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不能关节炎的一线药物,用于初发或轻症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的自然过程。本类药物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任选一种为宜,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常用的有以下几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治疗殊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长期服用易发生恶心、呕吐、胃痛及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大剂量服用数年可引起肾损害。...

查看全部>>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类风湿病例,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但不能关节炎的一线药物,用于初发或轻症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的自然过程。本类药物彼此间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任选一种为宜,不主张联合应用,并应注意个体化。常用的有以下几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治疗殊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长期服用易发生恶心、呕吐、胃痛及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大剂量服用数年可引起肾损害。一般在饭后服用或与制酸剂同用,也可用肠溶片以减轻胃肠道刺激。吲哚美辛(消炎痛):吲哚美辛是一种吲哚醋酸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也有抑制肉芽形成的作用。患者如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换用此药,夜间或睡前服用可p制晨僵。每日100毫克以上时易产生副作用。丙酸衍生物:丙酸衍生物包括布洛芬、萘普生和芬布芬等,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疗效相仿,副作用较小,可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药物。改变病情的药物这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二线药物,适合于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不能控制病情者,或开始治疗时已有骨侵蚀者,可任选其中一种。服药以后不能立即生效,一般要在几周或几个月后病情才见好转;持续服药时,可部分或全部控制疾病的症状,但在停药以后,症状又会在不一样时间内复发。此类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口服金制剂:口服金制剂对关节疼痛及晨僵疗效明显,也能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好转,有效率可达70%-90%。现在常用的是硫代苹果酸金钠,若治疗过程中用药总量已达1〇〇〇毫克而病情仍无改善,则应停药。金制剂疗效确切,但副作用也较多,应慎用,也不宜与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药物合用。-青霉胺:青霉胺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药物,对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必须效果。除了能缓解关节症状外,还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本药副作用较多,如过敏性皮疹、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减少)、蛋白尿及肝肾损害等。雷公藤: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调节免疫、活血化淤、杀虫等作用。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口腔溃疡、女性月经不调及停经、男性精子减少、肝肾损害、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色素沉着等,停药后可消除。氯喹:氯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必须的治疗效果,但显效缓慢,服药后常需6周-6个月才能达到最大疗效,可作为水杨酸制剂或递减皮质类固醇剂量时的辅助药物。每日每千克体重4毫克,分次口服。用药过程中常有较多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长期应用须注意视网膜的退行性变、视神经萎缩、骨髓抑制、心肌损害等。免疫抑制药物这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三线药物,对一、二线药物无效或有严重反应,特别是伴有明显脏器损害、死性血管炎的患者可选用此类药物,疗效较好,但需注意骨髓抑制等严重的毒性反应。此类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环磷酰胺:副作用有骨髓抑ej、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肝脏毒性损害及消化道反应、脱发、闭经、出血性膀胱炎等。硫唑嘌呤:副作用较轻。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