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宫颈癌

关于白带UU阳性的问题

我于3月19日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做了巧囊剥离和子宫次切术,术前检查时,有宫颈炎,但是宫颈看上去很好。术后一个月去复查,白带UU呈阳性,数据高达 0000,医生让挂了三天阿奇霉素,后改口服的阿奇,吃了12天,外加双唑泰泡腾片,现在药马上用完了,昨晚上有粉色分泌物出现,不过昨天我表弟结婚,可能累到了,请问我这是怎么回事?这里的医生建议我做宫颈活检,或是LEEP刀,可是另一医生说不用,因为术前做过宫颈涂片的,没问题。
1*** | 2007-05-13 13:40:3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5-14 13:47:22
  • 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瘀血郁滞胞宫、冲任而致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因其大多数病变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和邻近器官的腹膜面,故称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子宫内膜生长在宫肌层,而未扩散至子宫浆膜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均为异位子宫内膜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两者可并存,但发病机制及组织发生学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也有差...

    查看全部>>

    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瘀血郁滞胞宫、冲任而致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因其大多数病变出现在盆腔内生殖器和邻近器官的腹膜面,故称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子宫内膜生长在宫肌层,而未扩散至子宫浆膜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均为异位子宫内膜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两者可并存,但发病机制及组织发生学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此病的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好发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为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和不孕
    
    一、下腹痛和痛经:特点是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即初潮后的最初几年内无痛经,数年或10余年后才出现,并有逐步加剧现象。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以盆腔中部为多,可牵涉到盆腔两侧及骨盆壁,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开始出现,并持续至整个月经期。疼痛的程度与病灶大小不成正比。约20%-35%患者可无痛经。也有腹痛时间与月经不同步者,少数患者长期下腹痛,至经期疼痛更剧烈。
    
    二、性交疼痛:异位内膜累及子宫直肠后陷凹和子宫骶骨韧带时,常有深部性交疼痛,经前期尤甚。
    
    三、月经不调:常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
    
    四、不孕:本病患者约40%不孕,主要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或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的输送,或并发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或卵巢黄体功能不足,或自身免疫反应干扰受精与着床等因素所致。
    
    五、其他:肠道病灶可致腹泻或便秘,或有周期性排血;累及泌尿系统者可有经期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周期性血尿;远道的异位内膜病灶还可致经期咯血、流鼻血等。除上述症状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引起突发性剧烈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和肛门坠胀,破裂时间多发生于经期前后或经期。
    
    【辨证】
    
    病位多在胞宫、胞脉、胞络、盆腔,但异位内膜转移生长部位不同,可累及肠壁、阴道、外阴、膀胱等,临床应根据症状、体征、等判断异位症的发生部位。
    
    一、气滞血瘀: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行不畅,经色黯红,有血块,块下则痛减。乳房胀痛,肛门坠胀,烦躁,舌黯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
    
    二、寒凝血瘀:经前、经期少腹冷痛,得温则舒,经行不畅,经色黯,有血块,块下则痛减。形寒肢冷,恶心呕吐,肛门重坠,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淡黯,苔白,脉沉紧或弦紧。
    
    三、热郁血瘀:经前、经期少腹灼热疼痛,喜冷拒按,经期或经前后发热,月经提前,量多质稠有块,口苦口渴,烦躁易怒,尿黄便秘,盆腔结节包块触痛明显。舌红或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
    
    四、气虚血瘀:经期或经后少腹隐痛,喜按喜温,经色淡黯,或有血块。神疲乏力,口淡纳差,肛门重坠,大便不实。面色无华,舌淡黯,有齿印,苔白,脉细缓或细弦无力。
    
    五、肾虚血瘀:经期或经后少腹隐痛,喜按喜温,腰酸膝软,头晕耳鸣,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色淡黯,或有血块,或量少淋漓。神疲欲寐,性欲淡漠,艰于受孕,肛门重坠,大便溏薄。面色晦暗,或面额黯斑,舌淡黯,或有瘀斑,苔白,脉沉细或细涩。
    
    【健康教育】
    
    一、减轻焦虑,将疾病的本质、特点告知病人,让其了解这是一种良性疾病,通过治疗是可以缓解的,妊娠可以延缓此病发生,已属婚育或婚后患痛经的病人,在治疗后一段时间可及时婚育,通过妊娠可望异位的内膜退化吸收。已有子女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物抑制排卵,可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月经量减少,可减少经血及子宫内膜碎屑逆流入腹腔的机会,从而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允许病人参与治疗方案的讨论,说明此病治疗疗程较长,只有接受规范的治疗才会有较好的疗效。
    
    二、向患者解释痛经的原因,告知患者经期应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剧烈的运动,腹痛剧烈时,应卧床
    
    休息,经期、经后注意腹部保暖,尤以腰以下为甚,可用热水袋热敷。
    
    三、注意经期卫生,避免月经期及月经刚干净时性生活。准确计算经期,避免在月经前后进行子宫检查、扩宫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避免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
    
    四、保持外阴清洁,经期忌盆浴或游泳,勤换经垫及内裤,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或温开水清洗外阴1-2次,以防感染。
    
    五、保持月经通畅,有极度子宫后前倾曲、生殖道闭锁或宫颈狭窄、粘连等引起的经行不畅的病人应及早治疗,以免经血逆流。
    
    六、激素治疗疗程长,要积极配合治疗,尤其是未生育的妇女,应坚持服药,孕激素治疗中可能出现低热、恶心、乏力、食欲不振、闭经等现象,服药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让其消除顾虑,坚持服药,不可中途停药,否则可出现子宫出血。出现闭经是正常的现象,停药后数月即可恢复正常。
    
    七、药物治疗无效、长期腹痛者可根据年龄及生育要求采用手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保留卵巢功能的半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等。
    
    八、注意饮食调护:饮食宜以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忌生冷、辛辣、煎炸、肥厚刺激之品。.气滞血瘀者:经前、经期可服益母草汤,或红糖汤以助经血顺利排出,减轻疼痛;亦可予用田七炖乌鸡;.寒凝血瘀者:予服生姜红糖汤,艾叶煎汤,或饮热黄酒适量,以温经散寒,行气止痛;.气虚血瘀者:经前、经后可服当归养血汤或当归羊肉汤,平时可常服山药、大枣、龙眼肉等;.热郁血瘀者:发热时可予鲜果汁、西瓜汁口服,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必要时可服麻仁丸9g,每晚1次,以保持大便通畅;.肾虚血瘀者:应加强饮食营养等,可常食甲鱼、猪腰、羊肉、淮山、杞子、桑葚子等。
    
    九、中药服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药汤剂宜饭后温服。而热灼血瘀证所服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煎煮时间应稍短,宜凉服或微温服。
    
    【出院指导】
    
    一、坚持接受规范治疗。激素素治疗患者嘱医嘱,坚持服药3-6个月,正确了解药物治疗副反应,服药中有特殊不适随诊。
    
    二、手术后患者一个月内禁同房,出院一月后门诊复查。
    
    三、注意经期、产后卫生,经期避免性生活  ,产妇宜及早开始做产后体操,以防子宫后倾。
    
    四、 注意饮食调养,不吃过于寒凉滋腻的食物、药物及生冷之品,均有利于减缓疼痛。
    
    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1*** | 2007-05-14 13:47:22 66 1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