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出人头地”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首页

“出人头地”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出人头地”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3 17:46:57
  •   
    北宋初年,文坛弥漫着追求形式、讲究声律、
    堆砌辞藻而忽视思想内容的风气。以欧阳修为首 的文坛有识之士,对这种文坛逆流特别不满,决心 纠正这股歪风,但是力量太过薄弱,很难形成
    气候。
    宋仁宗时,朝廷任命韩绮为宰相,包拯为御史 中丞,欧阳修为翰林院大学士。
      后人评论这次任 命是真宰相、真御史、真学士,简称为“三真”。此 时,欧阳修想从根本上扭转文坛这种恶习的决心 更加坚定了。 1057年,年仅二十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跟随 父亲苏洵千里迢迢从四川省的眉山县赶到汴梁, 参加进士考试。欧阳修以翰林院大学士的身份出 任这次主考。
      当考试结束判卷时,他将那些追求 时髦的华丽文章全都弃置一边,只留心那些内容 充实、语言简洁流畅、气势生动的考卷。他一份份 地阅读着考生们的试卷,时而为那流动的意韵、生 动的文笔所打动;时而为那龙凤飞舞的字迹所赞 叹;但更为那些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文章皱起 眉头。
       当欧阳修阅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 时,心情十分激动,不禁拍案叫绝。犹如久旱的禾 苗逢甘霖,恰似流落他乡遇到最知己的友人。苏 轼的文章气势咄咄逼人,立论雄辩,不容驳诘,语 言生动流畅,大有一泻千里之势。其书法也如行 云流水一般。欧阳修高兴得自言自语道:“好文 章,好气势,好书法,这位苏轼真是难得的人才,将 来必是国家的栋梁!” 于是,苏轼很顺利地通过了这次考试,被取为 进士。
      随后,苏轼带上几篇文章去欧阳修那里求 教。欧阳修见到苏轼,一面向他祝贺,一面接过苏 轼呈上的文章。他一口气把文章读完,更加欣赏 苏轼的才华。便与他细细地谈起国家大事、文坛 掌故,特别谈到文坛上西昆诗体的不良影响,他们 一拍即合,谈话非常投机。
      
       送走苏轼,欧阳修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心情, 便挥笔给梅尧臣写信,倾吐自己欣赏锦绣文章的 喜悦。他在信中写道:“读了苏轼的文章,不觉流 汗,痛快极了,我应该给他让路,让他高出一头(快 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就是这位被欧阳修发现的苏轼,中进士后不 久便做了地方官,不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的 许多诗、词、散文后来也都成为千古佳作。

    海***

    2016-06-13 17:46:57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