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市场换技术”战略效果

首页

“市场换技术”战略效果

“市场换技术”战略效果?
技术溢出效应?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16 21:16:50
      你好!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探索。
    20多年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基本上遵循这一思路,即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
    今天,我们应该看到,新时期“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正面临着新的环境。
       1、“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WTO规则,2001年以来我国对于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就政策环境而言,“以市场换技术”确实受到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政府难以通过传统的一些强制性限制措施要求外资向中国转让技术,各级政府必须对干预的范围、方式、强度做出调整。
      而且国内市场比加入世贸前更开放,“以市场换技术”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2、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进一步增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控制技术的趋势愈加明显,2002年外商投资所设立的项目中独资企业上升到65%以上。2001年以后,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采用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份的方式把合资企业转变为独资企业。
      另外,外国直接投资近年来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尽管面对这些新情况,“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仍然有效。这首先需要我们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内涵完整准确地加以理解。“以市场换技术”的本来含义是指东道国以开放国内市场为代价,让出一部分市场空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换取跨国公司的先进适用技术。
      由于现实世界中的市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社会子系统,开放市场的准确含义除了包括市场准入的内容外,还包括投资环境和市场退出等一切影响投资的现实和潜在因素。谈到市场出让或市场开放,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市场准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前,国内市场准入门槛高,外商直接投资要进入我国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市场准入问题,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开放基本上是围绕市场准入作文章的,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就是市场出让的全部含义。
      今天,我们应该对市场出让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不断放宽,投资环境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以市场换技术”要树立市场开放程度主要取决于投资环境改善状况的新思维。那种认为国内市场要高度保护才能“换回技术”的观念是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内涵的偏狭理解。
      其次,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失效。它仅仅表示“以市场换技术”战略需要重新洗牌,部分政府职能要出局,一些强制性措施要淘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将变得更加间接和含蓄。 第一,政府可以通过给与外资优惠引进先进技术。这些优惠措施一般可以分为财政措施、金融措施和其他措施等三大类型。
       第二,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提高技术壁垒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技术壁垒的实质是对本国市场和产业实施保护,维护其宝贵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第三,作为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提条件,中国已承诺逐步取消许多关税和技术转让方面的要求。但是关于“禁止成员国最高计划机构提出技术转让”等要求,中国并未签字,因而中国的政府谈判代表可以要求外国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转让技术,或者建立研究中心培训中国的工程师。
       第四,中国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中所包含的安排和调整,诸如取消地域限制,放宽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要求,以及在从前某些敏感的部门实施国民待遇等,对跨国公司而言也仅仅意味着更为广泛的市场准入以及更为自由和更具可预见性的外资管制框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要实实在在的赢得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必须采用先进技术。
       因此,“以市场换技术”依然成立。 再次,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控制增强的趋势并不妨碍引进先进技术。尽管跨国公司也会想方设法地控制技术输出,但由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技术的潜在泄漏不可避免。经过较长时间,中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向外商投资企业模仿和学习,获得成长和创新,最终提高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
      因此,新时期可行的技术转移模式应是跨国公司向国内转移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向内资企业转移,即“跨国公司母公司→外商独资企业→内资企业”的三级递进模式。 新的游戏规则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引导得当,“以市场换技术”将以入世为契机,展开新一轮更富效率也更加激动人心的博弈,用一种更加开明更加温情也更加受人欢迎的方式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并转让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提高技术转让的技术含量。
       第一,“以市场换技术”的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成为新的热点。 第二,“换技术”的方式更具竞争力。市场准入的放宽,形成了足够强的竞争环境,跨国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和保持竞争力,会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从而形成有利于我国技术发展的博弈局面。
      第三,“让市场”的方式更具吸引力。技术转移主体逐步由政府向企业转变,而政府则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中发挥宏观规划、调控和服务作用。开放市场的方式由简单地出让市场向提供优良的市场环境转变,换句话说,国内开放市场的方式由以前简单的“交钥匙”转变为提供优良的综合配套服务。
      市场环境的优化,意味着向跨国公司让出的市场含金量更高、更有价值,作为回报,跨国公司更乐意转让先进技术。 第四,“以市场换技术”的质量大幅提高。新的历史时期,技术引进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明显加快,并开始注重高新技术的投入,纷纷斥资建立研究中心,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关于技术溢出效应,你可以参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尉小雁的《强化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一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海***

    2007-04-16 21:16: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