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中医是如何认识颈椎病的?

中医是如何认识颈椎病的?
不*** | 2017-01-03 22:04:0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01-03 22:34:05
  • 颈椎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并无“颈椎病” 的病名,不过根据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和发病机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颈肩风”、“颈肩痛”、“痿证”、“头痛”、“眩晕”、“项强”等范畴。《内经》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的论述,同时根据痹证症状和部位之不同还将其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等。总括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劳损外...

    查看全部>>

    颈椎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在中医经典著作中并无“颈椎病” 的病名,不过根据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和发病机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颈肩风”、“颈肩痛”、“痿证”、“头痛”、“眩晕”、“项强”等范畴。《内经》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的论述,同时根据痹证症状和部位之不同还将其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等。总括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劳损外伤、风寒湿邪侵袭、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营卫气血和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等,造成颈项肩背部气血阻滞、经络不通而发病。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颈椎病的认识中,中医不是单纯着眼于颈项肩背之局部,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将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地相结合,注重其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作用,临证通常 将其分为太阳督脉型、风寒湿痹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交阻型、气血两虚型,以及肝肾不足型6种基本证型。基于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在治疗上形成了外用药物、内服药物、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熏洗疗法、拔罐疗法、运动锻炼,以及饮食调养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调养方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中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治疗手段,尤以内、外并重的治疗原则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不仅注重局部的整复错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而且更注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其疗效较佳。因此,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椎病,既有特色更有优势。
    你*** | 2017-01-03 22:34:05 71 2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