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乙肝

我的乙肝病毒检查是这样子的,乙肝表面抗原是 + .还有就是乙肝E抗原是+.其它的都是-.肝功能都正常,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呀?要怎么治疗呀?
沉*** | 2007-01-06 20:31:47

好评回答

2007-01-09 11:15:09
4*** |2007-01-09 11:15:09 32 1 评论
乙肝大二阳,传染性强,查DNA,如一年内三次以上肝功正常最好作肝穿来定,不作可暂不治疗,定期
复查.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7-01-08 13:31:53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
    
    名称 分析 
    HBsAg 阳性见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或健康携带者 
    抗-HBs 阳性示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 
    抗-HBc 阳性示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eAg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 
    抗-HBe 阳性示相对低的传染性 
    HBv DNA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最敏感指标 
    
     
    
      乙型肝炎五项检验内容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可能有...

    查看全部>>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
    
    名称 分析 
    HBsAg 阳性见于急慢性乙型肝炎或健康携带者 
    抗-HBs 阳性示乙型肝炎恢复期或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 
    抗-HBc 阳性示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eAg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 
    抗-HBe 阳性示相对低的传染性 
    HBv DNA 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最敏感指标 
    
     
    
      乙型肝炎五项检验内容的阳性和阴性结果可能有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下面例举的10个模式可帮助你对不同的组合进行分析和判断。
    
    
    乙肝五项模式分析 
    模式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 + 
    F - - - - + 
    G - - - + + 
    H - + - + + 
    I - + - - + 
    J - + - - - 
    
    
      注:+ 表示阳性,- 示阴性。
    
      模式A:此情况少见,表示乙型肝炎潜伏期或急性期。
      模式B:多见于乙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感染性较强。
      模式C:在某些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以见到此种表现,感染性中等。
      模式D:急慢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感染性较低。
      模式E:急慢性乙型肝炎和病毒携带者中可见,一般预后较好,感染性较低。
      模式F:见于以往有过病毒感染,HBsAb降低到不能检测出的水平,还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
      模式G:见于近期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
      模式H:为乙型肝炎感染的恢复期,除说明有过感染外还表明已有一定的免疫力。
      模式I:表示曾经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现已完全恢复,并已有一定的免疫力。
      模式J:表明曾经有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并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也说明曾经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HBsAb免疫球蛋白。
    顾*** | 2007-01-08 13:31:53 40 2 评论
    0/300
  • 2007-01-08 11:03:40
  • 先不要急于治疗,做个DNA定量检查,再决定是否需要用药治疗及治疗的最佳方案
    好*** | 2007-01-08 11:03:40 12 9 评论
    0/300
  • 2007-01-06 21:11:19
  •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或称“乙肝五项”。其临床意义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

    查看全部>>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或称“乙肝五项”。其临床意义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后,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2.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3.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e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5.核心抗体: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 
    
    如果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如果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如果 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如果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如果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老*** | 2007-01-06 21:11:19 38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