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乙肝问题

我的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E抗原 -
E抗体-
核心抗体+
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得乙肝了吗?
好*** | 2006-12-10 11:35:13

好评回答

2006-12-10 11:54:52
b*** |2006-12-10 11:54:52 80 24 评论
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是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又产生了抗体,所以你没有得病.详细说明见下: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

查看全部>>

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是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又产生了抗体,所以你没有得病.详细说明见下: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就是表面抗体,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然后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以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有了表面抗体,证明人已产生了免疫力。
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简称,可简写为抗-HBc。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
0/300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2006-12-11 20:52:54
  • 乙肝医学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千万例新感染,每年1百万人死亡。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

    查看全部>>

    乙肝医学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千万例新感染,每年1百万人死亡。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中流行(2%~7%)、低流行区(<2%)。中国是高流行区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是:抗HBc及/或抗HBs阳性者约为60%;非感染人群占26%;慢性乙型肝炎达2%;HBsAg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为10%;HBsAg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为2%。由此可见,我国乙肝流行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各种急性、慢性乙肝病人以及HBsAg携带者。由于HBsAg携带者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HBsAg携带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性的强弱与病毒的复制状态有关。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HBeAg 、HBV-DAN,此二项阳性者传染性强。 
    
    HBV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等传染。由于病人或携带者血液中HBV含量较高,而在体液和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中含量很微,因此HBV以血液传播为主。 
    
    在我国HB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围产期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其中有些传播途径是重叠的,实际都可能与血液暴露有关。 
    
    粪便中不含有HBV或HBsAg,故不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另外,蚊、臭虫等吸血昆虫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无确实的证据。 
    
    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感染多与血液传染有关,也与日常生活暴露有关。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HB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监狱犯人、部分医护人员等。 
    
    
    
    二、病因与临床 
    
    众所周知,乙肝的致病原是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后。再排出到血液中,所以不仅血流中病毒高负荷,而且肝脏的大多数肝细胞都被感染。HBV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清除反应。而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同,从而病程发展也不同。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这就导致了急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这就是慢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病毒与人"和平共处",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三、检查项目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怀疑传染上乙肝病毒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检查指标主要有以下项目: 
    肝功能:主要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乙肝“两对半”:即 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核心抗体(抗HBc)。 
    HBV-DNA:即乙肝病毒遗传基因DNA 
    肝组织学检查:通过肝脏穿刺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时,ALT、AST就会从肝细胞内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AST升高,因此ALT、AST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类型的肝炎或肝脏疾病,ALT、AST也会升高。 
    HBV感染后病毒分泌的蛋白释放入血液,这些蛋白具有抗原性,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共有三个系统,但因核心抗原(HBcAg)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检出,仅其余两对半在血液中可检测出,故俗称“两对半“。其中HBsAg和抗HBs是病毒的外膜蛋白和相应抗体。e抗原和e抗体是病毒的核壳分泌蛋白和相应抗体。HbcAg和抗HBc是病毒的核壳结构蛋白和相应抗体,但HBcAg 在血液中一般检测不到。 
    “两对半”和HBV-DNA都是血清病毒感染标志物。HBV标志物不仅是诊断HBV感染的根据,而且有助于对感染状态和病变活动性作出分析、外膜蛋白是病毒侵入肝细胞的必要成分,而其相应抗体应答则为阻断感染所必需;核壳蛋白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血清标志物谱反应HBV感染过程,见下表: 
    HBsAg HBV现症感染,但未必是急性肝炎或者慢性病变活动。 
    抗HBs 感染后免疫;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或HBIG的被动免疫 
    HBeAg 反映HBV复制,有病毒血症,血液高传染性 
    抗HBe ALT持续正常者表示HBV低复制或不复制,HBsAg(+)血液低传染性。 
    ALT波动者表示病毒变异。 
    抗HBc 低滴度表示过去感染;高滴度表示现行感染。 
    IgM抗HBc 高滴度表示急性或近期感染;活动性病变可出现低滴度。 
    
    上表为各个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但标志物常是联合存在的,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也有相互关联性。见下表: 
    HBsAg 抗HBs 抗HBc IgM抗HBc 解 释 
    + - - - 急性感染早期,少数不出现抗HBc的慢性感染 
    + - + + 急性感染 
    + - + - 慢性感染 
    - + + - 感染恢复 
    - - + + 急性感染恢复过程中的窗口期 
    - - + - 远期感染后或HBsAg(-)慢性HBV携带者 
    - + - - 远期感染后、疫苗应答、或者近期HBIG注射 
    
    HBV-DNA是HBV的遗传物质——基因,当HBV侵入肝细胞后,就会以HBV-DNA为模板,合成新的HBV颗粒并释放入血,故HBV-DNA是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肝脏穿刺直接抽取微量肝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是最为直接、准确地诊断慢性乙肝的“金指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不同,最佳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在治疗前到有相关检查条件的医院作此项检查,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四、乙肝的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急性乙肝,应早发现,早治疗,对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忌烟酒,避免病情发展为重症肝炎或者慢性肝炎;慢性乙肝,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心理、对症治疗等。目前认为,由于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肝炎慢性化,继续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和HBV相关性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慢性乙肝治疗的目的是:1)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病毒清除; 2)减轻肝脏炎症及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 3)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 4)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 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6)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避免传染给他人,家庭成员应注射疫苗;劳逸结合,合理营养,忌烟酒;避免滥用药物而损害肝功能;最重要的是应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及有关病毒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五、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根本措施。接种对象是新生儿(我国已经列入计划免疫项目,WHO已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和其他感染乙肝的高危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医务人员等)。接种方案是:1) 基因工程疫苗:每次5ug于0,1,6月各一次,上臂三角肌注射; 2)血源疫苗: 每次10ug,或30ug,10ug,10ug。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每次应30ug。(目前血源疫苗已较少应用) 
    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最好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加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方案是:出生后6小时内给予新生儿HBIg 100-200u 肌注,1月后开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HBIg还适用于意外暴露后的预防。 
    针对传染源应加强管理,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禁止献血,不宜从事饮食和托幼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公用物品,不共用理发工具、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 
    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传染,措施包括: 
    (1) 阻断母婴传播 
    (2) 加强环境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重视经常性的清洁打扫,垃圾须无害化处理、废弃物须焚毁、对公用浴巾和修脚用具须严格消毒;对理发店尤须严格卫生管理,理发工具、刮脸的剃刀、穿耳孔及文身文眉的工具等必须消毒。 
    (3) 避免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刮须刀、牙刷和盥洗用品必须个人专用;不与已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内裤,尤其是月经期中的内裤专用盆清洗;清点钞票后洗手;等等。 
    (4) 防治性接触传播:婚前检查如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应先接种乙肝疫苗;做好宣传教育,控制性乱;孕妇如有性病(HIV、HSV、HBV等)可传播给胎儿,对孕妇尤应加强防护。 
    (5) 输血管理:提倡志愿献血;严格输血适应症,对可输可不输的尽可能不输;贫血病人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择期手术的病人,可预先储存自身血液,备手术时应用,对预期需长期输血的病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慢性肾炎等,应先注射乙肝疫苗。当前输血管理主要为预防丙型肝炎。 
    (6) 防止经微量血传播的医源性感染。 
    (7) 医院管理等。
    
    m*** | 2006-12-11 20:52:54 78 26 评论
    0/300
  • 2006-12-11 17:45:32
  • 结果表明你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处在乙肝恢复期,同时也说明你对乙肝有免疫力,以后要是还追踪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话,有可能转为仅第二项也就是HBsAb(+),也可能一直是这样。
    露*** | 2006-12-11 17:45:32 59 29 评论
    0/300
  • 2006-12-11 16:24:10
  • 表明你曾经感染过乙肝现在已经产生抗体。自身免疫力很强,自愈力,产生了抗体,以后再也不会得乙肝了。好事。
    夜*** | 2006-12-11 16:24:10 61 29 评论
    0/300
  • 2006-12-10 16:06:50
  • 表明你曾经感染过乙肝现在已经产生抗体。
    y*** | 2006-12-10 16:06:50 46 32 评论
    0/300
  • 2006-12-10 14:45:22
  • 提示感染后痊愈,看一下科普的文章就明白了
    
    1、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乙肝? 
    
    请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目前也有“三对”和“三对半”,但在检测意义上没有实质的扩展,结果的意义下面有论述,但最好要由医生判断。 
    
    2、乙肝标志物都有哪些?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 
    
    E-抗原(HBe-Ag),E-抗体(HBe-Ab); 
    ...

    查看全部>>

    提示感染后痊愈,看一下科普的文章就明白了
    
    1、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乙肝? 
    
    请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目前也有“三对”和“三对半”,但在检测意义上没有实质的扩展,结果的意义下面有论述,但最好要由医生判断。 
    
    2、乙肝标志物都有哪些?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 
    
    E-抗原(HBe-Ag),E-抗体(HBe-Ab); 
    
    核心抗体IgG (HBc-Ab- IgG) ,核心抗体IgM (HBc-Ab- IgM); 
    
    前s蛋白; 
    
    HBV-DNA。 
    
    3、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意义? 
    
    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能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 
    
    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 
    
    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 
    
    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某些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 
    
    抗HBc-Ab - IgG提示感染过乙肝,是乙肝的流行病学检查; 
    
    抗HBc-Ab - IgM提示可能有乙肝相关的免疫活动,但该项检查精确率不高; 
    
    前s1蛋白,阳性提示病情复制; 
    
    HBV-DNA,提示病毒复制程度; 
    
    4、乙肝五项的常规排序? 
    
    (1) 表面抗原(HBs-Ag) 
    
    (2) 表面抗体(HBs-Ab) 
    
    (3) E-抗原(HBe-Ag) 
    
    (4) E-抗体(HBe-Ab) 
    
    (5) 核心抗体IgG (HBc-Ab- IgG) 
    
    本篇文章内提到的乙肝五项排序以此为准。 
    
    5、乙肝五项的常见组合? 
    
    1、3、5阳性,俗称大三阳,提示感染乙肝病毒,有传染性; 
    
    1、4、5阳性,俗称小三阳,提示感染乙肝病毒,传染性小或无; 
    
    2阳性,多是注射疫苗的结果;或感染后痊愈; 
    
    2、5阳性,提示感染后痊愈(2、4阳性;2、4、5阳性意义相同) 
    
    6、单纯5阳性提示什么? 
    
    病毒标志物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病情长期稳定,某些病毒标志物浓度会降低甚至消失,以至于试剂检测不到,显示为阴性, 
    
    单纯5阳性提示感染过乙肝,有两种可能:2、5阳性或1、5阳性,2或1因为浓度较低检测不出。根据目前的经验,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们知道,2、5阳性提示感染乙肝后痊愈,体内已经建立针对乙肝表面抗原的免疫机制,此时注射乙肝疫苗,会激发免疫,使表面抗体浓度增加,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断单纯5阳性属于哪一种情况。 
    
    方法:注射一支疫苗以激发免疫,过一个月检查,如果表面抗体转阳,说明原来是2、5阳性,否则应该是1、5阳性。 
    
    注:单纯4阳性或4、5阳性意义同此。 
    
    以上说明仅作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要请医生作具体分析
    
    乙肝五项中,只有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需要治疗。由于目前尚无比较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需靠调节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使其产生相应的抗体,来达到清除病毒、使抗原转阴的目的。某些益气补肾的中药如黄芪、党参、人参、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黄精、熟地、鹿角胶等,具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考虑试用。此外,若患者肝功能不正常时,应以治疗肝炎为主,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针对病毒治疗。 
    
    医*** | 2006-12-10 14:45:22 75 26 评论
    0/300
  • 2006-12-10 13:43:29
  • 曾经感染过但是现在已经产生抗体或者是因为你曾经打过疫苗 
    处于一个恢复期
    平时多主义饮食
    不吸烟喝酒
    少油腻
    经常去查个肝功
    希望你健康
    U*** | 2006-12-10 13:43:29 63 29 评论
    0/300
  • 2006-12-10 13:30:06
  • 我简单地告诉你,你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由于你身体抵抗力强,消灭了乙肝病毒,而产生了抗体,这就是“乙肝表面抗体”(HBsAb)。而这时象征着病毒复制的核心抗体(HBcAb),仍未消灭,说明机体在与乙肝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中,未彻底胜利,待核心抗体也曾阴性时,只剩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机体才取得完全胜利!
    只要你肝功能正常,就没有患“乙肝”。
    j*** | 2006-12-10 13:30:06 75 26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2)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