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首页

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2 17:55:48
      在明朝,虽然农民的赋税负担重,但社会的商品经济也已经开始萌芽发展。因为耕作技术的进步,花生种植越来越普遍;番薯、玉蜀黍也从南洋引种进来;棉花“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松江200万亩耕地“大半植棉”;福 建、广东广种甘蔗,湖州地区家家种桑养蚕,烟草也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
      手工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民窑的窑身比官窑要大三四倍。丝纺织业中,绫、绢、纱、绸、罗、布等成品在市面上都可以买到,花色更是堪称日日翻新。在 苏州的丝织业中,有车工、纱工、缎工、织工等专门的工匠。在织绸时还有打线、染色、 改机、挑花等明确分工。
      这种精细的分工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尽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还居统治地位,但是在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后,促使人们必须出卖更多的农副产品以换取银两,这就使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如浙江嘉善,穷苦小 民日卖纱数两以糊口,涓滴成泉,也汇成巨大数额。当时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 纱”的谚语。
      
      其他像粮食、生丝、蔗糖、烟草、绸缎、纸张、染料、油料、木材、铜器、 铁器、瓷器及各种手工艺品,也都大量涌进市场,还有一部分远销海外。全国各地的商人数量随之增多,最著名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组织了各种商帮,其中大多数人是拥资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富商大贾。

    l***

    2018-02-02 17:55: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