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

首页

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

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11 23:16:35
      
        “两袖清风”本意是指两个袖子里除了
    清风外什么都没有。引申为为官清廉,克己奉
    公。这个典故与明朝著名廉吏于谦有关。他有
    首著名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
    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
    人间。”
        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
    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
       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 他的同僚劝他说: “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 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 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 两袖风趣地说: “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 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
       这在他写的《人京诗》中有所体现。 “绢 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 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意思是绢帕、蘑菇 和线香这些本来是资为民用的,怎么可以拿来送礼呢!上朝就要清风两袖的去,免得百姓议论啊! 后来就用“两袖清风”表达为官的清正廉 洁。
      如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 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清代李宝嘉《文 明小史》第十二回: “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 官,依然是两袖清风。”。

    c***

    2017-02-11 23:16: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