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鱼病的生态防治?

首页 鱼麟病怎么治疗

什么是鱼病的生态防治?

什么是鱼病的生态防治?如何做到?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01 14:15:56
      (1)休养和改养如果池塘养殖某种鱼类时间较长,上年 发生某种鱼病,且发病率较高,则当年可不再放养该种鱼类, 应对池塘采取药物消毒处理后,休养半年或更长时间,或投放 其他水产动物。这样可使病原体找不到适宜的宿主而自灭。 如上年发生微孢子虫病的蟹池,即可采用这种方法。
      如果鱼 类患有小瓜虫病,可种植作物,改变池塘环境,消灭病原体。 对狭腹鳋等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乌鳢、鲫鱼鳃上,对寄主有 严格选择的特点,可采用轮养其他鱼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而 新开挖的鱼池,可先养1〜2年成鱼,以后再养鱼苗鱼种,以预 防弯体病。
      (2)与其他水生动物混养①混养某些水生动物,可杀灭 病原体或吃掉某些寄生虫或敌害生物,以减少鱼病。如在黄 鳝养殖池中放入少量蟾蜍,可防治黄鳝的梅花斑病;每亩鱼池 放养100〜150克的黄颡鱼20〜30尾,能吃掉病鱼体表的部 分描头鳋;在鱼池中混养较大规格的鲫鱼,可吃掉池水中水蛭 的卵和幼体r池水过肥时可放养罗非鱼,以清除蓝藻等藻类 混养少量鳜鱼等凶猛'鱼类,可吃掉野杂鱼、蝌蚪等;如果在养 蟹池中放养少量的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掉水中的 有机碎屑及残饵,鲤鱼还可吃掉蟹奴虫的幼体,从而大大降低 蟹奴虫的感染率;适量搭配性情温和的团头鲂,可减少青泥 苔、水网藻的发生;罗非鱼喜食水中的鱼鲺、锚头鳋,能减少鱼病危害。
      ②混养肥水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调节水质。混 养鲤鱼、鲫鱼、泥鳅等杂食性鱼类,可吃掉水中的有机碎屑、残 饵、小型动物,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有利于其他鱼类生长。③混 养少量规格适当的凶猛鱼类,可刺激鱼类活动,提高鱼类摄食 和活动能力,增强体质。
      ④混养对某种鱼病有抵抗力的鱼类, 减少同种鱼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减少鱼病传播。在黄饍池中 放养少量泥鳅,能防治黄鳝之间的缠绕,预防发烧病的发生。(3)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用生物方法改善池塘的生态 环境,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提供充分的天然饵料,既有利于 鱼的生长繁殖,又减少鱼的发病概率。
      ①培育水生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产生氧气,吸收水中有害成分,改善水质,为鱼类提 供丰富的天然饵料。②栽植水草等水生植物。在水面放养浮 萍、空心莲,水中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夏季可遮阳,防止水温过 高,调节水质。如在河蟹养殖中,许多水草都是河蟹的好饵 料,还可以净化改善水质,供河蟹蜕壳时攀援附着,固定身体, 对河蟹的生长栖息、蜕壳、隐避及减少敌害侵袭防逃都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是人工养殖的重要一环。
      ③池边搭棚遮阳。在 池塘的东、南、西三面种植陆生作物,如南瓜、冬瓜、葡萄等,有 利于鱼的生长。④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防治鱼病。微生物 制剂的使用是生态养殖中重要的一玮,是一种活菌制剂,主要 有枯草杆菌、EM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能杀死或 吞噬水体中的致病菌,净化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适宜的透 明度。
      鱼虾摄食微生物制剂后,有益微生物成为鱼虾体内的 优势种群,一些有害菌被排出体外,减少对鱼虾的侵袭机会, 达到防病的目的。早期使用光合细菌,能从根本上防止鱼虾 病害发生,光合细菌中还含有抗病毒因子及多种免疫促进因子,可活化机体免疫系统,强化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病 力,并能分泌大量叶酸,防止鱼类贫血病的发生。
      (4)加强日常管理,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可采用切断寄 生虫生活史中的某个环节的方法来防治鱼病。平时加强词养 管理,合理投喂适口伺料,让鱼吃饱吃好,增强鱼体抗病力,避 免鱼体受伤,注意鱼池环境卫生,勤清除池边杂草、敌害和中 间寄主,及时捞出残饵、死鱼尸体及排泄物,定期清理和消毒 食物。
      许多水生动物和食阜动物等敌害在水体中活动,不仅 伤害鱼类,而且传播病原体,应认真清除。许多种吸虫的中间 宿主是各种螺类,如人畜共患的肺吸虫病。从螺类出来的尾 蚴再钻进河蟹的肌肉里,形成囊蚴。因此,将池边和水中的螺 类清除掉,便可切断其中间宿主。
      (5)选择抗病力强的鱼种采用鱼类种间杂交,培育抗病 力强的新品种。在一些发病严重的鱼池,少数无病存活下来 的鱼,一般对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可将这些鱼专塘伺养,培育 具有免疫力的鱼种。利用中草药等植物体,直接防治鱼病用中草药防治 鱼病,不仅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而且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 既防又治,效果明显,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常用的中草药 有水菖蒲、水辣寥、地锦草、大蒜、桑叶、苦楝树枝叶、辣椒、姜、 五倍子、三黄、马齿苋(马风菜)、铁苋菜(车前草)、鳢肠(旱莲 草)等。施药方法有拌饵投喂法、浸汁泼洒法、糖化法、浸泡法 等。如每100千克鱼每天用新鲜马齿苋1。5〜3千克,切碎后 投喂,连续6天,或每天用鲜辣寥5千克、地锦草2千克(或干 草粉300〜400克)切碎加水煮沸30分,然后拌成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用4天,可防治肠炎病。
      每亩用40千克喜旱莲,粉碎后挤汁拌入豆饼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用10天,防治草 鱼出血病。每100千克鱼用地锦草干草500克或鲜草2。 5千 克,煮汁后拌人饲料投喂,连续3天,可治疗烂鳃病。每亩水 深1米用菖蒲1。 3〜2。 5千克,加食盐0。
       5〜1千克,全池遍 洒,防治水霉病。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椒粉250克、干姜片 100克,混合加水煮沸,全池泼洒,防治小瓜虫病。浸泡法是 将草药扎成把,放入池塘浸泡,利用浸泡的药汁扩散到全池, 达到预防和治疗鱼病的目的。如在鱼池进水口处,每亩浸泡 苦楝树枝叶30〜40千克,每隔7〜10天更换1次,浸出的药 汁随水流遍全池,可防治车轮虫病。
      

    徐***

    2017-03-01 14:15:56

类似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